縱觀過去近200年的海外華人移民歷史,便可結論出無論海峽兩岸的政情,將來有怎麼樣翻天覆地的變化,海外華人和他們的後代,大規模回流中國的可能性微乎其微。
校友們捐獻母校,傾囊相贈者為數不少,筆者認為捐款者除感恩母校外,想必有更重要的樂觀信念持守,更終極的赤子關懷,那就是教育推動,薪火相傳,這是對個人成長、集體向前,永續不斷提供最大的進步空間。
若細心回顧香港資本市場的發展歷史,不難發現,最為可靠且較易吸引的,其實是海外華人資金,這一方面是因為海外華人經濟實力不容低估,資本雄厚,且需尋求多元出路,香港資本市場長期均屬他們多元投資的重要一環。
海外華人尤其鐘愛小紅書。很少見到有一個平台,是有很多英文內容分享的,甚至有些視頻是全英文分享,連字幕都沒有,但仍然可以看很多人like,這種現象可以說是中國互聯網史上罕見。
回顧今年,《明日戰記》是有標誌性的,但2022年,實質宣示着新港產片時代來臨的,或許是其他電影。
一個偶然的機會,令冼玉儀教授在學術界忽略香港的時候,踏上研究香港歷史之路。在40年來,身邊遇到多少人物,她形容都是貴人。因為他們對香港的熱愛和無私的分享,令冼教授的研究路愈走愈長,愈走愈闊。
現正舉辦的北京冬奧有多名美加華人代表中國參賽,多數不懂漢語和中文,不少更是有非華裔DNA的混血兒。本文旨在讓讀者多一個角度,去認識現今的海外華人,尤其是土生土長的新世代華人。
華僑與海外華人,在心態上是有很大分別的,前者「落葉歸根」,後者「落地生根」。筆者認為,長年在海外定居的華人,土生也好、像筆者這樣的「加燦」也好,我們的心態其實都很簡單。
王賡武教授是南洋華人研究先驅,與傳統東西方歷史學研究觀點相比,出生於印尼的王賡武是從自身的生活經歷出發,以獨特的視角理解中國歷史,許多著作都已成為經典。
我們要幫助孩子發現他們擅長的方向,要和孩子有心靈的對話。而這些前提就建立在父母也需要不斷成長,不斷進步。
到底有沒有華裔的代表社區說話,又能被美國所接受?其實在總統這個層面我覺得是不大可能了,但是我也說了我的預測,在內閣層面、在州長、市長層面都是有可能的出現華裔政治家的。
順德柬國之行,給同學的不只是對兩地歷史、發展、經濟異同的認知;更多的是把大灣區、一帶一路的虛空觀念換再實在的認識。兩個地區的機遇重重,能否把握首重自己的能力,再其次才是際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