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un Apr 27 2025 12:06:10 GMT+0000 (Coordinated Universal Time)

科技

科大與港大DNA研究 入選2023中國科學十大進展 與拉索及AI精準天氣預報並肩
作者:本社編輯部2024-02-29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今(29日)公布2023年度「中國科學十大進展」,香港科技大學(科大)與香港大學(港大)等領導的「DNA複製起始新機制研究」入選,是唯一入選的香港團隊。研究有望選擇性殺死癌細胞。
人工智能可信性關鍵 應防止GenAI回應信口開河
作者:黃錦輝2024-02-27
人工智能全球普及化,勢不可當。AI發展除了在科技層面力求突破之餘,AI的可信性亦非常關鍵,絕對不容忽視,它不但影響商業,更甚者會對國家安全造成隱患。
國際數據港 上海志在必得
作者:車品覺2024-02-26
我們可以看到上海在國際數據跨境流通方面的努力,上海對國際數據港有志在必得的決心。目前亞洲比較有希望成為區域數據樞紐的地方,分別是上海、新加坡及香港。筆者期望香港能更加重視,增強在這方面的部署。
香港科技園公司推動創新及可持續發展 全力配合政府搶才策略
作者:編輯精選2024-02-21
展望新的一年,科技園公司會繼續建構蓬勃的創科生態圈,並協助園區公司吸納創科人才、助它們把科研成果商品化、吸引資金,助它們快速成長,驅動更多創科成就,助力香港向成為國際創科中心的願景進發。
數碼業界有心人 爭取資安國際認證 提高市場信心
作者:楊知諾2024-02-20
業界如數碼港生態圈等努力不懈的追求,共同建構更具網絡安全的城市,這些默默耕耘的人,共同提升香港整體資安水平,亦令外界對行業加強信心,讓整個生態圈受惠,比起冷冰冰的數字,更值得銘記於心。
科技探索  建構創科精神
作者:何劍輝2024-02-20
隨着東莞高科技產業的快速發展,愈來愈多的創科企業開始在東莞設立研發中心和生產基地。這為學生們提供了廣泛的就業選擇和發展空間。
讓企業捕捉數據價值
作者:車品覺2024-02-19
隨着數字經濟發展的步伐,數據的角色和價值只會愈來愈大。數據應該能夠被用來推動創新,無論是通過改進現有產品和服務,還是通過創建全新的業務模式。
為香港氣候相關信息強制披露作好準備
作者:商界環保協會2024-02-19
目前,氣候相關信息的強制披露愈發受到重視,全球一些主要經濟體或地區已經推行或正在制定有關氣候相關信息的強制披露法案,以促使企業或機構作定期披露。
將網絡安全植入每位市民的腦海之中
作者:楊知諾2024-02-15
互聯網時代,任何人不能置身網外。網絡上的「黑手」和「病毒」無處不在,無論組織,還是個人,均須具備網安意識,網絡安全才能擁有最廣泛、最牢固的基石。
我們的AI舞者會為你編排一場舞蹈,告訴你在特定年份的運勢
作者:馮穎匡2024-02-07
在這個充滿資料和演算法的時代,人工智慧(AI)像一位多才多藝的藝術家,不僅在科技領域大放異彩,而且可以涉足那些古老而神秘的領域,比如命理學。
善用生成式AI 提升學生創意創新能力
作者:黃錦輝2024-01-23
而在現實教學中,學生過分使用(以致依賴)谷歌的案例比比皆是,學者斷言如此下去,學生便會不經意地把自己的記憶體外判予互聯網,由計算機承包思考及分析工作,那麼學生便真的「變笨了」。
邁向淨零發電:香港太陽能發電的未來展望
作者:商界環保協會2024-01-22
香港政府一直推動可持續發展和減少碳排放,太陽能發電亦是其中一種獲採用的清潔能源解決方案。但截至2020年,本港可再生能源發電僅佔總發電量的0.4%,2021年輕微上升至0.6% 。
淺談法蘭肯斯坦綜合症
作者:車品覺2024-01-22
法蘭肯斯坦綜合症泛指擔心科技可能產生負面後果、損害人類福祉或倫理原則的情緒。在控制論等理論影響下,我們認識到技術不單是工具,它與社會、倫理息息相關,甚至可能顛覆人類的生活方式和價值觀。
生產力局科研實力備受認可 囊括破百殊榮再創高峰
作者:香港生產力促進局2024-01-19
生產力局致力培育年輕科研人才,鼓勵他們發揮創意,為各行各業度身構建新型工業化方案,並參加世界級獎項獲取經驗。
AI可載舟 亦可覆舟 達沃斯:AI假訊息破壞世界秩序 醫用AI救死扶傷兼減碳
作者:本社編輯部2024-01-16
一年一度的冬季達沃斯準時在15日於瑞士開幕,連續4天的世界經濟論壇年會(WEF),探討地緣政治分裂、金融及航運緊張、經濟黯淡像是略帶苦澀的主菜。AI扶持未來醫療一起騰飛則可算誘人甜品。
港大9項研究獲國家自然科學基金、港研資局2023/24年度撥款資助
作者:編輯精選2024-01-16
值得一提的是,由港大理學院生物科學學院翟元梁教授統籌的親代組蛋白在複製叉回收的機制研究,研究成果有望對表觀遺傳學以及相關疾病的機制和治療方面具有重要的價值。
北都區大學教育城 應打造為研發及科技轉移基地
作者:黃錦輝2024-01-16
香港在推動創科上,無論是土地供應、科技轉移、知識產權法規,都是在追落後。但慶幸香港科研基礎實力雄厚,只要政府積極地發展北都區,及時做好上述各項軟硬件配套,香港打造成為國際創科中心的目標便會很快落實。
CES 巨人的進擊:AI及ChatGPT將顛覆汽車市場 港電動車「一換一」會否加碼?
作者:本社編輯部2024-01-11
全球最大科技展CES 9日開幕,AI晶片及ChatGPT智慧系統成吸睛神器,勢顛覆智能汽車及電動車市場,全球趨勢下,香港電動車「一換一」計劃3月屆滿後,產業補貼會否升級?
嶺大鄺得互教授新冠診斷研究 獲廣泛關注 奪IEEE頒授最佳論文獎
作者:編輯精選2024-01-10
嶺南大學(嶺大)協理副校長(策略型研究)鄺得互教授合著的研究論文,獲國際權威組織電機電子工程師學會(IEEE)的著名期刊《IEEE消費電子彙刊》頒授2024年Chester W. Sall紀念獎。
CES 2024開幕 AI一統天下 由平治到沃爾瑪都有話語權
作者:本社編輯部2024-01-09
全球最大的科技展會CES將在美國拉斯維加斯開幕,2024展會儼如AI主場,由平治到沃爾瑪都在拚AI技術,去年爆紅的生成式AI更是帶着個人電腦、晶片技術與智慧家庭概念一起飛升,讓AR/VR翻紅。
淺談數碼人文學 數據影響文史哲藝
作者:黃錦輝2024-01-09
AI科研發展的目標是「機器代人」,所以AI和人類智能之間的微妙關係,兩者如何互動協作,都是不少數碼人文學者關注的議題。
AI與教育
作者:何劍輝2024-01-09
2024年可能是AI發展的關鍵轉折點。在教育方面,Copilot被整合到Windows操作系統中,將提供即時的程式碼建議和指導,並可提供學習資源和範例,可提高教學效果,促進合作和知識分享。
控制論與AI發展
作者:車品覺2024-01-08
控制論在技術、生物學,以至複雜的社會系統領域,都給我們很大的啟示。尤其在當下人工智能高速發展下,它的思考原則有助人類檢測人工智能是否仍然受控。
城大研究生從駱駝得到靈感 研發獲獎仿生被動製冷系統
作者:編輯精選2024-01-05
仿生被動製冷系統從駱駝適應沙漠的習性獲得靈感,模仿牠們在晚間定期從空氣中吸收濕氣,在日間則釋放所儲存的水份,以達致降溫效果。
生產力局冬季實習計劃精彩可期 創科旅程由此起飛
作者:香港生產力促進局2024-01-03
香港的創科發展正進入黃金時期,我相信實習生們將會在生產力局獲益良多,並得到改變人生的體驗。期待見證他們的蛻變及成長!
AI雙刃劍 揭2024年應用研究大趨勢
作者:黃錦輝2024-01-02
「AI幻覺」令用戶信心大打折扣。面對自己掌握不透的問題時,ChatGPT不排除會因為資料不足而問非所答,這情況在實際應用中屢見不鮮,被AI業界稱之為幻覺(Hallucination)。
大灣區數據跨境突破 香港迎來機遇
作者:車品覺2024-01-02
這次大灣區的數據跨境先行先試正好為香港的創科發展打下強心針,然而香港特區要成為大灣區中的國際數據樞紐必須具備幾個重要條件,第一步必須自身在產業數字化上足夠成熟。
回顧2023年最受歡迎十大專訪報道 中美博弈的風眼 台灣專題備受關注
作者:本社編輯部2023-12-30
回顧今年最受歡迎的十大專訪和專題報道,讀者關注的議題離不開中美博弈、台海、專上教育、年輕人以及環保。本社走訪了多名出生於香港、國際知名的學者,他們在各自的領域發光發熱,受廣大讀者歡迎。
長者持續教育:AI如何助力他們從再教育到再就業?
作者:馮穎匡2023-12-28
隨着AI技術的不斷發展,我們可以期待更多創新的再教育方法,幫助長者在現代社會中發揮更大的作用,也能夠令他們有更高的存在感及責任感,從而產生幸福感。
獲選百大AI影響力人物 李飛飛教授與中學生深情對話:處理好科技和人的關係比研發新技術更重要
作者:本社編輯部2023-12-26
史丹福大學電腦科學教授李飛飛博士指出,當工具變得愈來愈強時,它對人類的影響就愈大。所以,這一代和下一代有責任,自主意識到怎樣好好應用和管理這個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