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特朗普誘使台獨勢力挑起事端 將找藉口介入製造混亂? 歷史上中國三次對台戰事 對兩岸統一有何啟示?一起聽聽時事評論員關品方的分析。

俄烏戰爭會有哪三種結局?俄羅斯的帝國夢還有機會實現嗎?一起聽聽資深傳媒人趙靈敏的分析。

歐洲議會跨黨派議員團2025年2月竄訪台灣,本頻道特別分享楊榮文先前於2023年在義大利的一場講座,其中談到了台灣問題的歷史淵源和對歐盟的發問:歐洲依賴美國的保護,如果美國只顧自己了,是否意味着歐盟失去了根基?

敘利亞新政府上任3個月即爆發派系衝突。有阿拉維派居民對傳媒說,儘管他們在變天後表示歡迎改朝換代,渴望國家團結有和平日子,但新政府似乎對他們並不信任,完全沒有給予他們任何保護。傳聞指有關方面有心清洗少數派系,斬草除根,斷絕伊朗利用他們在敘利亞重建勢力。

美國對巴拿馬港口的爭奪,恰似一面稜鏡,折射出中國在全球化變局中的戰略進化,從初期資產收購的積累期,邁入規則重構的成熟期。

台積電赴美投資千億美元,引發台灣社會擔憂技術及人才流失,美國藉此鞏固其在人工智能領域的領先地位。未來情況並不明朗,台灣的半導體產業將面臨嚴重挑戰,未來的競爭力將受到影響。

美俄烏和談傳聞四起,美國施壓烏克蘭放棄領土,只想取得礦產資源,澤連斯基面臨兩難。戰爭走向取決於烏軍能否堅守陣地,以及澤連斯基的談判策略。

中國是巴拿馬運河第二大用戶,商船貨運量佔比達21%。未來面臨的風險可能類似SWIFT制裁俄羅斯的情況。

眾所周知,怎樣提問是記者的權利,怎樣回答則是受訪者的權力,各自表現智慧和技巧,然後由受眾判斷高低。

陳香梅女士:「在華府政界打拼,驚濤駭浪。政客們無非是籌錢、拿選票、做高官。我口袋有錢,手中有筆,無求於人,做人講良心,做事講原則,才保平安。」

美國政商界瀰漫對特朗普政策的焦慮。企業家們憂心關稅戰、經濟衰退,甚至國家安全,對其「美國優先」政策及親俄立場深感不安。

戰場上俄羅斯佔優勢,特朗普急於抽身,美歐分化,俄更毋須急於停戰,反而會堅持戰爭下去。一是試圖全面擊潰烏軍,阻嚇北約、歐盟的軍事介入。二是烏克蘭勢危,戰與和都是受制於俄。

美國斡旋烏克蘭戰爭時不能優先考慮礦產資源協議,因為此舉不僅損害美國的全球領導形象,還會強化人們普遍認為美國霸權實際是經濟帝國主義,利用戰爭來製造人類苦難。

在特朗普下班前,北約還能存在嗎?這三年將是大清洗,希望壞人下台,還世界一個清明。100萬烏人都已死去了,還要多少才夠!

陳茂波認為匯聚培育創科人才,關鍵在於結合教育與實踐。讓科技界最前沿的人才、知識和經驗,匯聚到教育最前線,從而激發年輕人對創新探索的好奇心、燃點夢想,培養他們成為未來創新科技的領航者。

芬太尼貿易因中美關稅戰再次引起關注。針對芬太尼危機的歷史源頭,進一步收緊奧施康定等處方止痛藥的監管有其合理性,但不能視為萬能解藥。美國需打破非法芬太尼的供應鏈,並從根本上降低毒品需求。

中國能否頂住美國的貿易制裁、保住製造業領先優勢,關鍵是要在科技創新上有突破,不能被美國拋離。而科技創新之路能否成功,最重要是培養人才。

長和集團在中美博弈的緊張形勢下,計劃出售巴拿馬運河及海外港口業務。港澳辦網站轉載《大公報》一篇評論,批評長和所為「是沒有腰骨的跪低」。學者羅祥國認為,商人保障自己的資產「無可厚非」。

資深傳媒人張翠容認為,紀錄片《家不成家》獲獎,突顯以巴衝突的殘酷現實。巴人領袖穆斯塔法倡議建立單一民主共和國,與片中以色列導演尤瓦的和平願景呼應。一起聽聽她的分享。

台獨分裂勢力自從2024年5月20日賴清德上台以來,不斷配合美國在後面的慫恿,持續向大陸挑釁。賴清德以徹底賣台的方式乖乖交上保護費,但不管他怎樣賣力取悅美國,估計最終難以藉此保命。

香港須深化國際交往合作,融入國家發展大局。除經濟貢獻外,更應重視政治、科技、民間等多層面交流,善用軟硬實力,突破傳統框架,拓展多元國際聯繫,並結合內地資源,展現香港獨特優勢。

美股3月初暴跌,市場憂慮特朗普關稅戰2.0引發經濟衰退。然而,同樣是貿易戰開啟,港股卻逆市向好。那麼,貿易戰是壓垮美股的最後一根稻草嗎?本文分析三大原因:經濟基本面堪憂、市場信心受損、政治市主導。

為何特朗普要重振製造業是不可能的任務?美國關稅收入增加 但可能付出經濟衰退代價?一起聽聽冠域商業及經濟研究中心主任關焯照博士的分析。

公務員是長工,首要無過,準時上下班,穩步升遷,順利退休享長糧。用內地話說:在位那幾十年,一切按上級的既定方針辦。多服務、多收費,容易得罪國民和同事,對自己沒有好處。因此長遠下來,政府必有冗員、臃腫的架構,開刀有理。

美烏元首爭吵,台灣成棄子?美國棄烏,歐洲失援,美國或吞併格陵蘭,轉移焦點。盟友易被出賣,台灣代理人戰爭無望。台灣牌過時,美國損失有限。

兩高報告關注弱勢群體保護、青少年司法,並以公開透明方式公告案件審理結果。持續優化法律執行,保障外資權益,打造良好投資環境。體現司法為民,致力建設平安中國。

日後梁文鋒、王興興只會更多。中國小地方出英才,軟實力絕不只72.8分,英國人還是好好調整那55項分數。中國只會處之泰然,巍然不動。

儘管美烏會談有進展,但處於上風的俄羅斯似乎未作好停火的準備,無論對庫爾斯克的烏軍或烏克蘭本土,俄軍不斷發動大規模的攻擊。

特朗普幾大政治認知,為何天真幼稚? 俄羅斯此刻大舉猛攻,烏戰停火和談便可順利進行?一起聽聽政治學者陳文鴻教授的分析。

俄美雙邊會談跟雅爾塔會議驚人地相似?中國堅持通過聯合國和談 保障歐洲、烏克蘭利益?一起聽聽時事評論員關品方的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