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局

鄭雁雄:發展與安全如鳥之兩翼 安居才可樂業
作者:本社編輯部2024-01-31
中央政府駐港聯絡辦公室(中聯辦)新春招待會周二(30日)晚在灣仔會展中心舉行。中聯辦主任鄭雁雄致辭時首先肯定了2023年特區管治團隊善作善成,讓香港抓住了機遇,再創輝煌,又指香港已經徹底告別迷惘。
垃圾徵費延期之餘 也要做好便利環保配套
作者:編輯精選2024-01-31
希望往後政府能更清晰公開回收物品的去向,除了源頭減廢外,更應大力推廣社區重用及回收。
倫敦火車站的一樁小事
作者:馮應標2024-01-31
此時習總書記向外國投資者和遊客招手,歡迎他們來華,此大陸群組是否有心幫習總倒米?這是親善、還是趕客?
稀土戰紀:由內陸鬥到深海 諸國相機而攻 中國力爭價值鏈上游
作者:本社編輯部2024-01-30
「中東有石油,中國有稀土」,是90年代鄧小平南巡的名句。稀土價不在稀,而在開採提純之複雜及污染,發達國家長期享受中國廉價供貨,心安理得。赫見電動車、手機及軍備生產必需的稀土金屬被中國拿捏,便忿恨難平。
李家超:23條立法今起公眾諮詢 為期一個月
作者:本社編輯部2024-01-30
行政長官李家超周二(30日)上午宣布,特區政府即日起正式展開《基本法》第23條立法公眾諮詢,諮詢期至2月28日完結。李家超表示,《基本法》23條立法是必須做的,而且要盡快做。
南非向國際法院控告以色列有用嗎?
作者:張翠容2024-01-30
大家有否留意,好些阿拉伯國家對南非的舉措保持沉默,它們深知自己雙手亦不潔淨;德國欲為「種族屠殺」下定義好讓以色列開脫,即招來批評;唯獨南非曾經歷種族隔離政策和種族清洗的悲劇,可站在道德高地指控以色列。
劉兆佳:同心協力破除干擾 早日完成23條立法
作者:劉兆佳2024-01-30
今天,23條立法在新的政治環境下,已經具備了天時、地利、人和。當然,立法工作也不可能完全一帆風順。美西方等外部勢力和香港內部的殘餘反中亂港分子不會善罷甘休,一定會想方設法阻撓和破壞此次立法工作。
劉兆佳:同心協力破除干擾 早日完成23條立法
作者:劉兆佳2024-01-30
今天,23條立法在新的政治環境下,已經具備了天時、地利、人和。當然,立法工作也不可能完全一帆風順。美西方等外部勢力和香港內部的殘餘反中亂港分子不會善罷甘休,一定會想方設法阻撓和破壞此次立法工作。
以巴危機衝擊全球 軍事科技火上加油
作者:黃錦輝2024-01-30
科技發展一日千里,各國國防部在軍事應用上都投放不菲科技資源。科技在戰爭應用上聚焦在戰略決策和戰術任務支持兩大主要範疇,例如武器、傳感器、指揮和控制、導航、空中支援系統、任務規劃、情報、監視和偵察等。
中東局勢升級:美軍基地受襲致3死25傷 國會誓言反擊
作者:本社編輯部2024-01-29
美國國會議員對三名美軍受襲喪生表示憤慨,特別是共和黨多位重量級議員,強烈批評拜登對伊朗反應軟弱,要求他要狠狠打擊伊朗及其支持者,向那些參與襲擊的人追究責任。
澳門政協委員參與內地政協會議
作者:盧兆興2024-01-29
澳區委員在各次政協會議上和諧的政治話語和積極的舉措,顯示澳門的社會、經濟、政治與內地的深度融合已經開始。
王毅在曼谷晤沙利文 指台獨是中美關係最大挑戰
作者:本社編輯部2024-01-28
中國外長王毅強調,台灣問題是中國內政,台灣地區選舉改變不了台灣是中國一部分的基本事實。 台海和平穩定的最大風險是台獨,中美關係的最大挑戰也是台獨。
通古今之變:還歷史一個公道
作者:郭少棠2024-01-27
歷史被扭曲或抹殺,只會是自欺欺人。抽離縱橫交錯的歷史演變,恐怕只是一廂情願的掩耳盜鈴。司馬遷要求「通古今之變」,正是歷史一個很基本的原則。通透地掌握古今之變化,才能真正鑑古知今。
張翠容:孟加拉為何成為中印爭奪對象?超級大選年 南亞政局如何影響中美全球布局策略?
作者:本社編輯部2024-01-27
今年是多個南亞國家的選舉年,誰勝出都會影響到南亞的地緣政治,頭炮是孟加拉,大選剛於1月7號結束,不僅美國關注,中印兩國更是密切留意。一起聽聽資深傳媒人張翠容的分析。
委任區議員應長期存在嗎?區議會在完善選舉制度後的發展前景
作者:曾鈺成2024-01-26
從中央官員對本屆區議會選舉的肯定態度來看,來屆區議會的地方選區議席應該不會減少。如果中央政府希望見到香港的選舉,包括區議會選舉,愈來愈贏得人心,愈來愈多人參與,就更有理由讓區議會的民選議席逐漸增加。
陳文鴻教授:美國欲以中東大戰拖垮伊朗 背後有什麼陰謀? 伊朗面對強敵如何反擊? 中俄怎樣力挽狂瀾?
作者:本社編輯部2024-01-25
美國空襲伊朗支持的武裝組織及其設施。香港珠海學院一帶一路研究所所長陳文鴻教授認為,美國欲以中東大戰拖垮伊朗,而中、俄則有需要拉攏伊朗抗衡美國。
郭少棠教授:以色列如何為濫殺無辜的戰爭罪行辯解?反對以色列的言行都是反猶太?
作者:本社編輯部2024-01-25
春秋戰國時期著名辯論家公孫龍子提出「白馬非馬」理論,而以巴衝突核心問題中,是誰採用狡辯的方法在把事件脫離大背景孤立處理?是誰掩蓋背後的政治操控,好似白馬不是馬一般,混淆視聽?一起聽聽郭少棠教授的分享。
李家超:今年完成23條立法 困擾畫句號 全力拚經濟
作者:本社編輯部2024-01-25
李家超表示,《基本法》23條立法工作是刻不容緩的,應該是「早一日得一日」。香港縱然是君子,但亦要防小人、要防敵對力量、防間諜活動,保障香港利益和經濟發展。
美國如撤銷香港經貿辦 香港如何逆境自強?
作者:羅祥國2024-01-25
在現今中美關係下,美國國策是要確保繼續稱霸全球的大政治。對美國的利益來說,香港只是小菜一碟;這正如中國著名科幻小說《三體》裏的一句名句:「我消滅你,與你無關」。
日本地震揭露的秘密
作者:張建雄2024-01-25
地震重災區的人口老化率株洲市51%,輪島是45%,可謂滿街都是老人。「退而不休」是福氣,還是無奈?年輕人躺平,對金錢,地位和婚姻都不感興趣,老年人當權,是幸事?
改寫未來的台灣大選
作者:袁彌昌2024-01-24
立法院三黨不過半,已成為島內政治的新格局:民進黨失去立法院控制;國民黨雖成為立法院最大政黨,只不過在柯文哲的民眾黨取得關鍵少數下,實際意義不大,反而青年選票流失與政治版圖萎縮,已為國民黨敲響了警號。
我和我的猶太同事
作者:張宗永2024-01-24
作者認為,猶太人寄居在別人的國家上千年,但時間長了,往往滋生當地原居民反感。至於阿拉伯國家和以色列之間的爭拗,真是有理說不清。猶太人經常引用的祖宗地說法,也不是滴水不漏的。
張舉能:不能接受法官履職遭威脅制裁
作者:本社編輯部2024-01-23
法律年度開啟典禮周一(22日)下午舉行。終審法院首席法官張舉能說,法官必須能夠在不受干擾或非正當壓力下對案件作出判決及在判詞中解釋其決定,這點對司法獨立至關重要。
最有壓力的台灣大選:國際媒體解讀的背後
作者:張翠容2024-01-23
旁邊20來歲的柯粉說既然害怕戰爭,為何不創造和平條件?其實今次大選也關乎到經濟,為何大家老是關心有關對岸威脅的揣測?這種政治操弄已經令年輕人非常厭煩了,他們更關心中美鬥爭下對台灣經濟的衝擊。
台灣政黨輪替未果 兩岸洶湧止步於戰
作者:編輯精選2024-01-23
大陸理性務實以全方面制裁圍堵台灣,代替實際軍事行動,務求緊縮台灣咽喉,以溫水煮蛙取代輕率躁進,統一的天秤似乎沒有改變方向,只是改變速度。
創科以外新動能 經濟發展謀破局
作者:張量童2024-01-23
香港在發展國際創科中心的道路上急起直追,但在配合國家科創事業發展的效果確實不似預期。香港應同時在創科以外發展新動能,為經濟發展謀破局。
垃圾徵費解說語焉不詳 一再押後細節仍未釐清
作者:本社編輯部2024-01-22
謝展寰不停出來「解畫」的無奈,說明一個簡單「丟垃圾」的動作,已經變成一個複雜的問題。垃圾徵費之所以複雜,主要是當中具體的細節未有講清楚,說明白,市民擔心動輒得咎。
巴以衝突的大損失告終
作者:張建雄2024-01-22
以色列速戰速決無望,世界人心已失。雖說猶太人已控制美國,國會是分裂的,兵凶戰危,還是快快停火。以為備戰可以避戰的人還在發夢,以色列是2024年大教訓。
德桑蒂斯退選 特朗普對決拜登機會高 老人政治續成大選戲碼
作者:本社編輯部2024-01-22
拜登已臻81歲高齡,特朗普亦屆77歲,兩位政治老人再度上演4年前競選總統的戲碼。對於全球綜合實力遠超其他地區的超級大國美國,卻由兩名精神恍惚的老人駕馭權力,怎不令人有憂心仲仲之感?
港澳居民對大灣區的態度
作者:盧兆興2024-01-22
筆者希望港澳有更多的智庫、研究機構和相關團體能夠願意對公眾對大灣區的態度,進行更多的研究。此外,港澳兩地政府有必要加強對內地就業計劃的教育和宣傳工作,並給予適當津貼,鼓勵本地人到內地體驗工作和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