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

馮可立:基本原則和底線是非暴力
作者:張家偉2022-08-31
馮可立受訪時回憶1995年旺角金輪大廈天台屋事件,那時居民計劃將石油氣罐擲落彌敦道,癱瘓整條彌敦道,但社協堅決反對。「反暴力、非暴力是社協清晰的底線,暴力一發不可收拾。」他說。
馮可立:假民主也要當真民主做
作者:張家偉2022-08-30
80年代初期港英政府推行地方行政,在區議會層面引進選舉,社協是首個積極介入選舉的民間組織,但當時社工界意見紛紜。馮可立認為,無論是真民主、假民主,都要令它成為真民主。
新增8488宗確診個案,劉宇隆料1.4萬至2萬宗見頂
作者:本社編輯部2022-08-29
本港周一(8月29日)新增8488宗新冠確診個案,包括8252宗本地確診及236宗境外輸入個案,呈報多4宗死亡個案。政府專家顧問劉宇隆教授指出,確診數字的高峰將介乎1萬4000宗至2萬宗。
新加坡副總理王瑞杰訪港 李家超冀兩地繼續多元合作
作者:本社編輯部2022-08-29
新加坡副總理兼經濟政策統籌部長王瑞杰周一(8月29日)一連三日工作訪問香港。行政長官李家超與王瑞杰會面強調,期望雙方繼續多元合作,促進緊密聯繫,指出雙方合作對整個亞洲地區均有好處。
香港戰略
作者:陳文鴻2022-08-29
中央推珠三角以助香港要感恩,但大灣區不是香港發展的方向,香港的優勢是外引內聯,走往世界。內地是香港的後盾和服務對象,香港的發展戰略只能是與世界連接。
實事求是看民研
作者:劉銳紹2022-08-27
無論從民意數據和趨勢來看,都令人感到港府的工作不斷好轉,並取得愈來愈多市民的接受。於是,問號出現了:這到底是什麼原因?是否轉軚的跡象?
昨新增7835宗確診 周日起出席宴會須快測 盧寵茂籲減少聚會
作者:本社編輯部2022-08-27
本港周四(8月25日)新增8579宗新冠病毒確診,自3月底以來再創單日新高,當局預料每日確診數字可能很快會突破1萬宗,呼籲市民不要以掉以輕心,要加強防範,減少大型聚會。
土地房屋發展 以新加坡為追趕目標
作者:雷鼎鳴2022-08-27
我們可否以新加坡為目標,在20年內追上她今天的水平?只要看看中國在29年中人均住宅面積能猛增494%,若仍認為香港的56.9%太過進取,則我們不應羞愧嗎?
為什麼政府部門各自為政?從《個人資料(私隱)條例》說起
作者:孫明揚2022-08-27
為着加強部門之間能有效解缺各自為主的亂局,設立一個恆常機制去分享及統一資訊不可或缺。律政司必須尋找一個能夠克服此問題的機制應對,而不應慣常性依賴豁免要求。
疫情應對
作者:陳文鴻2022-08-26
精準防疫主要是紓減,不是解決。解決還靠動態清零,防疫的手段日常化,讓市民與之並存,爭取動態清零或病毒馴化。我曾建議的深港通關,防疫與經濟民生一體化是大的變革,卻可使香港借深圳有更大的經濟民生迴旋空間。
MIRROR演唱會屏幕下墮 初步評估為金屬疲勞致鋼索斷裂
作者:本社編輯部2022-08-25
MIRROR紅館演唱會大型屏幕墮下事故調查工作小組周三(8月24日)公布初步評估結果,發現懸掛屏幕的鋼索出現金屬疲勞而斷裂。建築師蔣匡文認為,若有更多鋼索保障,也不至於發生這樣的悲劇。
得人才 得天下
作者:陳景祥2022-08-25
香港吸引外來人才的計劃表現並不出色,內地人才來港的意欲亦會逐漸下降。政府應該做的,是持續投資加強本地培訓人才計劃,增強本地人才庫,就可減少依賴從外地輸入。
蔣匡文:Mirror演唱會頻頻出事因忽略酬神儀式?傳統戲班演出前有什麼宜忌?
作者:本社編輯部2022-08-25
Mirror在紅磡香港體育館舉行的演唱會上月28日發生嚴重事故,術數名家蔣匡文回應演唱會頻頻出事只因忽略酬神儀式的傳聞是否當真。一起聽聽他的說法。
垃圾回收及能源社區策略
作者:胡恩威2022-08-24
2018年棄置於本港堆填區的固體廢物總量為587萬公噸,這樣巨大的廢物量可以營造一個規模數以百億元的垃圾產業,結合創科、智慧城市、餐飲、市集、漁農等等領域,是必須有的發展策略。
霍詠強:粉嶺高球場土地使用緣何再起陰謀論?建制派撕裂會對特區政府施政不利?
作者:本社編輯部2022-08-24
目前香港有許多土地發展計劃,小至改變學校、大至明日大嶼,現在硏究了發展高球場計劃,只涉5%的高球場,為何忽然變成了焦點?到底目的何在?為何還要拉上「打擊資本家」?扯到中國的共同富裕上?
廣東省將容許香港學生優先返陸升學 蔡若蓮:急事急辦 學生準備隨時起行
作者:本社編輯部2022-08-23
香港政府周二(8月23日)宣布,廣東省已將打算到內地升讀高等院校的香港學生,納入粵港澳陸路口岸「人文關懷通道」,增加香港學生往深圳或珠海的名額,亦會調動隔離酒店及航班配合。
政府推出跨代脫貧計劃 2000名基層初中生名額 每人可獲發1萬元資助
作者:本社編輯部2022-08-23
政務司司長陳國基周一(8月23日)宣布推出「共創明Teen計劃」,協助弱勢基層初中生,扶持他們的生活、學習及個人發展。他又表示,民政及青年事務局正制訂《青年發展藍圖》,政府也會繼續加強與青年溝通。
一國兩制指示與戰略俱備 只欠香港行動
作者:袁彌昌2022-08-23
中概股需從美國退市,不少中概股計劃由美國轉到香港上市,或把在港第二上市地位轉為雙重主要上市,北京禁不起失去香港這個國際金融中心。
為什麼高球場規劃爭議非常危險? 製造矛盾是香港大敵
作者:霍詠強2022-08-23
目前香港有許多土地發展計劃,小至改變學校、大至明日大嶼,現在硏究了發展高球場計劃,只涉5%的高球場,為何忽然變成了焦點?到底目的何在?為何還要拉上「打擊資本家」?扯到中國的共同富裕上?
家超元年開新篇
作者:李漢祥2022-08-23
知道我們欠缺什麼人才時,方能制訂恰當的教育、培訓及吸引人才的政策。適逢本屆政府開局之年,正是制訂中、長期人口政策的大好時機。
黃錦輝教授:習近平對香港創科發展有什麼指示?孫東局長怎樣帶領業界走出新天?
作者:本社編輯部2022-08-23
國家主席習近平上月訪港時參觀多個創科地點。香港中文大學工程學院副院長黃錦輝教授表示,習近平為大灣區以身作則,並從管理學看習近平講話的含意,以及探討帶領香港科技發展需要什麼人才。
陳茂波:精準抗疫為穩住經濟提供有利條件
作者:編輯精選2022-08-22
財政司司長陳茂波撰文表示,面對着內外的逆風,香港經濟正在承壓中繼續前行,特區政府正力求做到「疫情要防住、經濟要穩住」。
酷熱天數未來愈來愈多?港大揭全球綠化空間規劃不公 中大倡長遠增設降溫設施
作者:本社編輯部2022-08-22
氣候變化加上城市化的影響,本港酷熱天氣的情況愈來愈多。中大聯合研究團隊建議政府建立長遠規劃及增設紓緩設施,以減低極端高溫天氣對市民健康的影響;港大則倡議政府推動綠色地段供求和布局平衡。
回顧香港25年的人才和人口
作者:張建雄2022-08-22
科技是未來,不只是醫生和投行,香港的年輕人要覺醒!
功成有賴鄉梓地 人生無處不青山
作者:關品方2022-08-22
香港的大學應該呼籲學生們撇開泛政治的錯誤議題不談,少講主義,多講發展。其實香港的國際競爭力是十分重要一環。可惜香港大學的部分校長領導們,好像沒有符合新時代對他們的要求,未能夠登高一呼。
八方學童入香江
作者:何漢權2022-08-20
多年的「香港成就」,使得內地特別是大灣區的各個城市,家長們及學生們都期望來港就讀,大、中、小、特、幼各級學校,都有不少擁躉。問題是,政府的政策如何吸納?
前事不忘後事之師──英國檔案中的香港前途問題
作者:張家偉2022-08-19
香港回歸25周年,北京對香港原有制度及生活方式「五十年不變」的承諾也過了一半。香港社會近年出現翻天覆地的變化,不論持什麼政治立場,了解1970年代以來關於香港回歸問題的歷史,都具有重大價值和現實意義。
黃錦輝教授:美國欲通過晶片法案趕盡殺絕 中國有何化解招數? 香港可發揮什麼作用?
作者:本社編輯部2022-08-19
美國欲通過晶片法案來壓制中國科技崛起。香港中文大學工程學院副院長黃錦輝教授認為,「十四五」規劃重科技發展,希望突破重圍,而香港政府大力支持創新發展,應該如何配合?一起聽聽他的分析。
23港人被誘騙至東南亞禁錮工作 保安局已成立專責小組跟進
作者:本社編輯部2022-08-19
今年1月起,當局共收到23名港人求助,他們懷疑被誘騙至柬埔寨、泰國、緬甸及老撾等國家,遭禁錮並從事非法工作,事件引起廣泛關注。保安局表示,高度重視誘騙事件,已成立專責小組,警方已經接手調查。
習主席對香港「一國兩制」的論述 對完善《基本法》的啟示
作者:劉兆佳2022-08-19
現行《基本法》在2047年之前可能因應需要,並按照習主席7月1日所說的談話指引進行修訂,以更有利於一國兩制的全面和準確實踐,及有助香港的繁榮穩定、國家安全並融入國家發展大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