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

如何透過兩岸命題看內地和香港融合問題?
作者:阮紀宏2017-06-06
如果我們將兩岸統一命題套到香港,就是內地跟香港融合問題。
回歸20年,港人屢次挑戰國家主權
作者:鄭赤琰2017-06-06
港獨涉及分裂國家主權的問題,特區終審庭沒有中央授權,無權力處理港獨案件。
陳潤芝寫六四 重現學潮場景
作者:丁望2017-06-02
一個個天真的笑臉,在記憶的幃幕壘印,令人有無語問蒼天之嘆。
中國可以迴避「金德爾伯格陷阱」嗎?
作者:鄭永年2017-05-31
在經濟方面,國際社會對中國的話語和行為愈來愈具有信心。
我管 你治
作者:陳景祥2017-05-31
換言之,大政決策日後將在北京,香港特區政府受命執行,特首的權力範圍只限於業務營運。
精英角色轉變所帶來的社會進步
作者:駱惠南2017-05-29
很明顯,傳統社會的精英和現代社會的精英內涵有相當大的差異。
香港對內地仍是重要的
作者:關焯照2017-05-26
一旦中國出事,香港可能是內地的逃生門。
「六七」解構釋義:(唯)香港一制和香港人戰勝文革
作者:洪清田2017-05-25
六七暴動的狂熱簡單幼稚愚昧,不單是方法錯誤,歷史進步的方向也錯誤,實為「超級極左」。
中國為什麼要躲避大國「命運」?
作者:鄭永年2017-05-24
大國的「命運」在招呼中國,但如果繼續受制於意識形態和局部利益,將很難實現真正的崛起。
林泉忠:台灣與沖繩民主發展經驗對香港的啟發
作者:本社編輯部2017-05-23
若果以中國崛起症候群來看,事實上台灣的確正在香港化,是現正進行中的。
香港還有多少優勢
作者:劉迺強2017-05-23
大家細想想,今天有什麼香港做得到的好事,在大陸是做不到的?
以一帶一路為契機擴大開放
作者:胡舒立2017-05-22
擴大對外開放千頭萬緒,近期可從若干重點領域做起。
假大空評論家
作者:陳文鴻2017-05-22
一些自以為是的評論員不讀書不看報不看中外分析,只是胡亂評論。
The name of the game
作者:艾雲豪2017-05-19
小皮球的坦白震驚了這位經驗豐富的腐敗調查員,他沒想到貪污腐敗已植根社會,甚至滲透至小學。
馬克思在中國正強勢回歸
作者:零傳媒2017-05-18
在當下社會矛盾日漸尖銳,步入轉型周期的關口,馬克思在中國,強勢「回歸」,忽然再度紅火,大有重返「神壇」的架勢。
香港是一帶一路的風險對冲基地
作者:陳景祥2017-05-17
即使香港積極參與國家規劃,但能否保住香港過往的優勢?答案是否定的。
一張一弛的國際公關
作者:劉迺強2017-05-16
與其打阿里巴巴,不如對它施壓,要它自理門戶。
特朗普退縮
作者:陳文鴻2017-05-15
有了習近平,中國這個骨頭難啃!
習近平:一帶一路非另起爐灶 而是優勢互補
作者:本社編輯部2017-05-15
「讓我們一步一個腳印推進實施,一點一滴抓出成果,造福世界。」
葉劍英冥壽120 重提2月事件
作者:丁望2017-05-05
與極左的江青集團搏鬥中,葉劍英是關鍵人物。
陳坤耀:特朗普上任對中國是件好事
作者:本社編輯部2017-02-05
先將自己的答案告訴大家:我認為特朗普上任對中國來說是一件非常好的事,比希拉莉擔任總統要好幾倍。
高希均:沒有和平一切空談 要把大陸市場看成墊腳石
作者:本社編輯部2016-01-10
台灣經濟發展進入困局,他認為是因為兩岸融合的廣度、速度和力度有所不及。
內地腐敗的解決方案:提高習近平的薪酬?
作者:編輯精選2015-06-25
「打老虎」固然過癮,尋找反腐敗的長效策略卻更為重要……增加公務員正式工資、改善公務員的激勵機制,對清廉政府的建立可產生深遠的影響。
《外交政策》:經濟與人權並非不相關
作者:本社編輯部2015-01-30
《外交政策》雜誌亞洲編輯 Isaac Stone Fish 發現,在達沃斯的中國議題聚焦經濟,卻很少提及人權問題。國際人權NGO人權觀察總監、多年出席達沃斯的 Kenneth Roth 表示,人權問題在達沃斯中屢屢討論,但不是針對中國。
論分合、論族群、論向背
作者:黃賢2014-10-20
唐末宦官朋黨頃軋,中央混亂,派駐地方以鞏固中央及維護皇權的勢力,反形成了藩鎮割據的局面,演變成前後十多個政權。至宋朝一統天下,為彌補前朝割據局面,決定崇文抑武,守內虛外,帶來200年繁榮。如此這般,周而復始,延至101年前的辛亥革命,清廷命官是看到十多個省份先後宣布獨立才倒戈,逼清帝遜位,結束帝制。這也說明,合不一定好,分不一定壞。
鄒至莊談中國經濟發展與政策的局限性
作者:本社編輯部2014-10-02
中國的經濟應由勞動力、企業家及知識分子等人力資本推動,以達致持續增長和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