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

逾40名學人加盟教大 增設兩學院 李子建校長:加強師德和職專教育 應對未來挑戰
作者:本社編輯部2024-02-22
香港教育大學2月21日(周三)舉行新春傳媒聚會,重點介紹新成立的兩所學院,着重教育發展與創新、應用政策研究及教育未來,希望裝備學生面對21世紀的新挑戰。
香港中文大學中文系60周年系慶 「花雨弦歌」系列講座祥龍開年登場
作者:本社編輯部2024-02-22
香港中文大學中國語言及文學系為慶祝60周年,2023年起陸續舉辦多場學術研討會、論壇、詩聯創作比賽,2024開年即與香港中央圖書館合作舉辦「花雨弦歌」系列講座,歡迎讀者前往聆聽。
實踐友善社區學校 共建長幼共融精神
作者:何樹顯2024-02-22
為了讓學校走進社區,甚至讓學校成為社區的重要持份者,我們嘗試運用體驗式學習配合推行友善社區學校,善用社區及校內的資源來回應社會所需,把學生的學習帶至學校以外,同時讓社區人士的參與連結至學校之內。
第三屆腹有詩書冠軍 聖公會聖彼得小學:愈戰愈勇終奪冠 磨練鬥心歷成長
作者:本社編輯部2024-02-22
第三屆腹有詩書──全港小學校際中國語文常識問答比賽聖公會聖彼得小學勇奪冠軍軍。聖公會聖彼得小學參賽三載,成績一年比一年好,已建立中國文化的傳承系統,學生文學與歷史知識與日俱增。
港大醫學院:高瞻遠「築」增基建、海納百川吸醫療教育人才
作者:本社編輯部2024-02-22
港大醫學院21日舉行新春傳媒茶聚,新任院長劉澤星帶領6位領導層亮相,展望6年內完成所有擴建及重建工程、增加宿位,並吸納更多本地及海外教授加入團隊,應對醫學生名額增加。
《愛國主義教育法》與香港小學人文科的配合
作者:鄭家寶2024-02-22
香港小學在配合推行時應結合實際情況,注重實效性和針對性,讓學生在愉快的氛圍中接受國家和民族在過去和現在的偉大,並對未來予以期盼,共同為國家的發展貢獻力量。
城大將成立數碼醫學研究院 梅彥昌校長:有意進駐北都不考慮遷校
作者:本社編輯部2024-02-21
梅彥昌校長表示已向政府表達城大有意進駐北部都會區,在北都校園設立研究院課程和特定學科,但不會搬遷整個校園至北都。梅校長認為內地有龐大資源,被問及城大(東莞)項目進度,他表示有待國家教育部批出相關牌照。
淺談如何在小學藝術教育中實踐LBD
作者:教育大同2024-02-21
以LBD推行藝術教育,可運用來自不同範疇的教學法,以及其他多元化教學策略及學習技巧,務求讓學生在創作過程中不斷面對培育創意思維的綜合性問題及培養批判思維的評鑑性問題,藉此提升創造力及批判思考。
第三屆腹有詩書亞軍 英華小學:脫離「比賽」層次 由品讀經典昇華至歷練人生
作者:本社編輯部2024-02-21
第三屆腹有詩書──全港小學校際中國語文常識問答比賽英華小學勇奪亞軍。同學們不約而同地說,比賽只是一個引子,雖然現在須止步於此,但不會把這個比賽視作最終的終點,反而是鑽研中國文化的起點。
港人子弟學校關鍵在建立教師團隊
作者:曹啟樂2024-02-21
在內地辦港人子弟學校要成功的話,需要香港教師和內地教師的聯手,組合成為堅強的師資隊伍,因此校方需要重點投放大量資源在師資上,以相同或者稍高於香港的水平從香港聘請骨幹教學及管理團隊。
第三屆腹有詩書季軍 東華三院羅裕積小學:從經典中汲取養分 春風化雨育英才
作者:本社編輯部2024-02-20
第三屆腹有詩書──全港小學校際中國語文常識問答比賽東華三院羅裕積小學勇奪季軍。是次參賽除了提升同學們對中文科的興趣,更創設了一個讓他們研習中華文化的好時機。
周國平:父母不要試圖規劃孩子的一生
孩子的未來豈是家長決定得了的?他的未來,一半掌握在上帝手裏,即他的外在遭遇;另一半掌握在他自己手裏,即他應對外在遭遇的心態和能力。
恒大校長何順文︰教學用地需求大 有興趣北都建分校
作者:本社編輯部2024-02-19
何順文表示,不單只恒生大學,其他大學都有向北都遷校的計劃,始終每間大學在香港都有一定限制,在土地上,就算其他大學在市區都很難再擴展,所以他們也有向政府表達過興趣。
第三屆腹有詩書殿軍 樂善堂梁銶琚學校:學校快樂學習古詩詞,平常心面對賽事
作者:本社編輯部2024-02-19
第三屆腹有詩書──全港小學校際中國語文常識問答比賽樂善堂梁銶琚學校勇奪殿軍。面對強校,隊員之間一直彼此鼓勵,以積極心態繼續迎戰。
黃玉山、黃友嘉、廖榕就、廖伊曼:香港職業教育有什麼優勢?香港中華職教社如何推動人才轉型升級?
作者:本社編輯部2024-02-17
香港中華職教社1月12日舉行成立典禮暨晚宴,現場貴賓雲集,政務司司長陳國基擔任主禮嘉賓及致辭。為什麼成立香港中華職教社?未來有什麼發展方向和目標?
香港小學人文科的理念︰人文素養
作者:霍秉坤2024-02-17
科學求真求知,人文求善求美,兩者相輔相成。在學習中,我們經常提及「科普」,然而,我們可否加入「人普」?
浸大缺乏發展土地 有興趣遷校北部都會區 衛炳江校長介紹大學發展新計劃應對時代挑戰
作者:本社編輯部2024-02-16
政府去年的《施政報告》提出在北部都會區發展北都大學教育城,衞炳江校長表示有興趣將部分或整個校園遷入北都教育城,透露去年8月已向教育局及教資會會面表達意向,期望北都校園交通便利、面積比現時更大。
跳級與爭贏
作者:程介明2024-02-16
學生要考好試,不在話下!但是千萬不要把應考的努力,霸佔了學生的全部生活;不要把學生的時間,浪費在沒有實質效果的競爭與虛名,反而應該盡量拓寬應考以外的空間,讓學生有廣泛的經歷。
3招教你提升學生學習動機
作者:編輯精選2024-02-16
正如嬰孩學走一樣,學生學習新知識的過程總需要經由教師指導下逐步放手,然後再自行「學走」。然而,許多教師都會採用「我做,你做」的模式,而跳過中間「一起做」的步驟。
減輕學童壓力的配套
作者:彭智華2024-02-16
由於社會已從商業社會蛻變至人工智能的年代,不論日常生活或工作類別都有翻天覆地的轉變。勤有功,但戲也有益,整個社會需要為下一代創造更多發展機遇或工作崗位,容讓學童看到未來的多元性及青雲路。
體驗式學習之旅──聖公會聖西門呂明才中學的價值觀教育實踐經驗
作者:湯皓勛2024-02-15
期待在經歷不一樣的體驗活動後,學生可切實體驗到幸福感,能邁向成為一個明辨真理、具備正向思維的明日領袖!
李澤厚:好的教育,是一趟重新確定意義的「美的歷程」
現在社會潮流是物欲壓倒一切,是物欲對人的異化,學校對異化應有一種免疫力,即應有一種批判性的認知。21世紀應當是教育學世紀,應當重新確立意義。通過教育,重新培養健康的人性,便是重新確立意義。
校長不易為:從理念建構出發思考如何扭轉劣勢與回歸教學根本
作者:鄒秉恩2024-02-14
要一所薄弱學校重新得力,要達成真正的改革果效,首要的是要激發所有持份者的共同改革心志和堅毅動力,也即是說要調動所有人的積極性,幫助他們建立有效團隊,有希望就有動力。
教育:快=好?
作者:程介明2024-02-09
很早能說話的,並不一定將來就口齒伶俐;很早就學步的,並不一定將來就是運動健將。固然,嬰兒的成長,有一定的階段性規律,也就是會有大概的先後次序,但是卻無法預測成長的快慢。
教師與學校價值觀的差異對教師的影響
作者:朱啟榮2024-02-09
教師的價值觀與他們的教學行為有關,一些研究表明,體育教師較重視學習過程,更注重學生的技能發展;而重視社會責任的教師則傾向關注與學生的關係。
港大教育學院電腦伺服器遭入侵 涉約7400師生資料
作者:本社編輯部2024-02-08
香港大學教育學院的電腦伺服器1月30日(周二)遭受網絡攻擊。個人資料私隱專員公署表示,已收到港大教育學院方面通報,暫時未有接獲相關的查詢或投訴。
配合實習安排服務學習 讓SEN學生由受助者變為施予者
作者:沈立平2024-02-08
對SEN學生來說,除了在正規的生涯規劃課堂讓他們進行自我認識及發展、事業探索及事業規劃與管理外,更重要的是讓他們透過體驗式學習,學會與行業相關的知識、生涯規劃和工作技能,以及所需的工作態度。
提升閱讀,有賴家長配合
作者:黃冬柏2024-02-08
要提升閱讀成績,不是個別科目的事,那是需要整間學校一起努力;而且不只是學校要做,更應是家校合作、全社會的責任。
胡曉明教授以家族歷史 與青年學生對談家國情與夢
作者:編輯精選2024-02-06
胡曉明教授娓娓道出祖父輩自上世紀20年代起的故事,又述父親胡法光博士是如何憑藉專業知識,衝破重重難關,建立起自己的「事業王國」──菱電集團。同學們透過一個家族充滿溫度的傳奇歷史,獲得鼓勵與啟發。
關心才是最重要
作者:蔡世鴻2024-02-06
家長可如何防止子女自殺?答案只有一個,就是關心、關心、再關心。孩子的成績不好,我明白家長會痛心,會懲罰不長進的子女,但也要表達你對他們的關心,罵過了,可以安慰他們,表達你的想法和關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