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

中大舉行多元共融宣誓儀式 積極建構和諧共融校園
作者:編輯精選2021-03-04
多元共融宣誓儀式是中大設立多元共融周後的首項活動,標誌着大學社群正同心協力、積極構建一個多元共融的校園。
段崇智校長:學生越界須自我負責 大學不會放棄年輕人 重建校園多元共融《灼見教育》
作者:本社編輯部2021-03-04
朔夜當選中大學生會幹事會內閣政綱涉嫌違法,校方近日暫停學生會享有的權利,學生會幹事上任後隨即集體請辭。對於新一代年輕人,中大校長段崇智教授認為,校方會盡力教育他們,並努力重建大學多元共融的文化。
重思香港專上教育的發展
作者:邱國光2021-03-04
40年內香港大學生數目增加了六倍,增幅不可謂不驚人!我們的社會能承受這麼多的大學生嗎?社會愈趨動盪、年輕人愈趨激進,專上教育欠缺清晰發展方向也可能是一個主因。
清理大學
作者:陳文鴻2021-03-02
如今,在《國安法》的威懾下,中大學生會內閣還敢以反《國安法》參選,不依法也不畏法。撤回政綱只是為勢所逼?
東華學院畢業生平均月薪再創新高 近八成畢業生月入逾3萬
作者:編輯精選2021-02-26
東華學院學士畢業生的就業前景持續樂觀,平均月薪突破$31000,較2019年上升3.5%。
教育新一代構建可持續發展的智慧城市
作者:麥嘉晉2021-02-25
香港在智慧城市發展的道路上走到了分水嶺,究竟我們是在構建一個環環相扣的可持續發展城市?還是只在以科技重複重點產業提升的老路?
高等教育界對2021財政預算案之回應與期許
作者:本社編輯部2021-02-24
財政司司長陳茂波今日(24/2)宣讀2021年財政預算案,其中針對教育、科研與就業提出許多計劃與措施,香港浸會大學校長衞炳江及嶺南大學校長鄭國漢均表示歡迎,並樂觀其成。
身經百戰
作者:何漢權2021-02-24
近代「身經百戰」又幾乎亡種滅國的中華民族,是如何飽受侵略之痛,浴火重生?
金耀基教授:大學無法與社會分離不涉政治 校長要有堅持不能跟着學生走
作者:本社編輯部2021-02-23
香港中文大學前校長、社會學系榮休講座教授金耀基提出,今時今日大學校園與社會政治已經無法分離,並且非常紛亂,作為校長不能跟着學生走。一起聽聽金教授精闢分析。
後疫情時期大學面對的責任與挑戰
作者:段崇智2021-02-19
疫情帶來新興的社會需求,而大學的研究、創科和成果轉移則具有非凡的社會影響力,貢獻社會。
海外留學:五眼聯盟以外的選擇
作者:邱國光2021-02-18
五眼聯盟國向來是港人及內地父母為孩子選擇留學的主要目的地,但隨着中美關係緊張、一些國家歧視華人以亞裔人的事例不斷增加,父母對送子女到這些國家學習自有戒心。其實,除此之外還有哪些好選擇?
滕錦光銳意提升香港理工大學的創科力量
作者:文灼非2021-02-16
滕錦光教授出任香港理工大學校長一年半以來,首次接受本社文灼非社長專訪,深入詳盡的分享了他對理大發展的願景及對香港推動創科的看法。
史丹福大學公布全球2%科學家排名  教大22學者榜上有名
作者:編輯精選2021-02-08
本港8家公立大學學術研究能力居於世界前列,致力推進世界進步,成就不斷,今次香港教育大學逾20名學者便獲得史丹福大學肯定。
港大校長張翔教授勉勵學生:勇於創新 堅持理想
作者:編輯精選2021-02-08
創科學院位於港大許愛周科學樓新落成兩層的譚榮芬創科翼(創科翼),它的至高使命,是要啟發學院、學生及工業界追求研發一些為商界和社會帶來裨益的突破項目,同時為頂尖研究項目提供一個設備完善、啟發靈感的環境。
城大網上畢業禮 郭位勉勵學生:志存高遠,廣交朋友,獨立思考
作者:郭位2021-02-03
在城大網上畢業禮上,校長郭位教授勉勵畢業生,要昂首挺胸接受挑戰、擔負責任,做好回饋社會的新生力量。他指出,求學重要,做人為先、真理至上,並強調舉止行為正直,才是做人的正確態度,也不枉費走上大學之道。
香港大學蒲飛路校園動土 預料2025年落成
作者:編輯精選2021-01-27
香港大學蒲飛路校園的動土儀式1月26日舉行。蒲飛路校園的第一期、第二期及第三期發展預計將於2023年第三季、2024年第一季及2025年第三季落成。
香港公開大學首任校長譚尚渭教授病逝 享年86歲
作者:本社編輯部2021-01-26
香港公開大學榮休校長譚尚渭教授於2021年1月1日安詳辭世,享年86歲。譚教授於1995年出任香港公開進修學院校長,在他的領導下,1997年升格為香港公開大學。
東華學院校董會委任陳慧慈教授為第三任校長
作者:編輯精選2021-01-21
東華學院校董會今日宣布委任陳慧慈教授為學院第三任校長,任期由2021年1月13日開始,為期五年。陳校長於護理界桃李滿門,曾任教多間本港及海外大學,上任後期望推動東華學院成為一所優質私立大學。
青年史學家年獎頒獎 跨學科知識有助治史
作者:本社編輯部2021-01-19
青年史學家年獎2020的得獎者謝穎豪、林嘉澔和關浚鋒分享了個人研習中史的心得。其中謝穎豪同學表示,歷史劇集、書籍和遊戲啟迪了她研習中史的興趣。
段崇智:黑衣人搗亂校園保安崗位不可接受
作者:編輯精選2021-01-16
1月11日,香港中文大學多名黑衣蒙面人以不明粉末襲擊工作人員及搗亂保安崗位設施。校長段崇智感到非常震驚及不安。
滕錦光教授:攬月探星之後,理大如何成為融入國家大循環的領頭羊?
作者:本社編輯部2021-01-16
「嫦娥奔月」這個耳熟能詳的民間故事,在21世紀終於成真,香港理工大學校長滕錦光教授特別接受本社專訪,侃侃而談理工大學這次的航天任務、創科發展及未來校務擘劃,理大可否成為香港高校融入國家大循環的領頭羊?
沈祖堯臨別專訪:我為何要去新加坡?
作者:本社編輯部2021-01-02
中文大學前校長沈祖堯教授4月將遠赴新加坡,到南洋理工大學接任醫學院院長和高級副校長。本社訪問沈教授,透露新加坡有何吸引之處。
滕錦光教授:如何為發展緩慢的香港創科產業注入強心針?
作者:本社編輯部2021-01-01
因為參與嫦娥五號探月計劃並成功完成表土採樣,香港理工大學的科研能力近日成為傳媒追捧焦點。鮮少在香港媒體前曝光的滕錦光校長接受本社專訪,暢談他對香港創新科技發展的看法,並提出切實可行的深刻建議。
浸大前校長謝志偉:叛離古聖賢致社會紛亂
作者:編輯精選2020-12-27
中國人與猶太人有一點歷史優勢是很相似的。猶太人的悠久歷史為這民族留下許多寶貴的社會規條和智慧箴言。我們中國也是這樣。在謝博士床邊常放着幾本書,其中就有一套「四書」,當中的警世箴言是何等豐富。
馬時亨:永不言棄 正面樂觀 胸襟寬廣
作者:編輯精選2020-12-25
馬時亨教授將於2020年12月卸任教大校董會主席一職。他接受《超越教育》訪問時,談及今天年輕人面對的各種挑戰,並分享他的見解。
我看香港大學遴選兩名副校長的風波
作者:文灼非2020-12-23
香港的院校變得愈來愈政治化,會令一些國際學者卻步。港大也應汲取教訓,如何在一開始便在公關方面做好危機管理,是一大考驗。
人人頭上一片天 各展潛能邁向前
作者:馮珍今2020-12-19
香港大學附屬學院於2020年迎來20周年生日,當初從學校畢業的校友,從已經小有成就的學長、到剛剛步出學校的新鮮社會人,借此機會分享了他們在學校就讀的感受。
公開大學宣布改名為「香港都會大學」 待立法會正式通過
作者:本社編輯部2020-12-11
香港公開大學宣布,將會改名為「香港都會大學」。公開大學校長黃玉山教授表示,新名稱能夠反映本校具備現代化及前瞻性的教學和研究,並能回應香港以及鄰近地區的發展需求。
學校創新的 “Why, What & How”
作者:鄒秉恩2020-12-04
學校創新經營與學校的持續發展息息相關,若不勇於冒險創新,學校一定會被環境所制,無法追求卓越。雖然學校變革未必可於短期內取得任何進展,但因它觸動人的思想範式轉移,也會影響整間學校文化的全新改變。
張翔:匯集教科研力量 貢獻構建新秩序
作者:本社編輯部2020-11-30
11月20日,灼見名家傳媒舉辦「後疫情時代世界新秩序」論壇暨六周年慶典,香港大學校長張翔教授擔任主禮嘉賓並致辭,他指出,香港的發展正處於十字路口,如何從危機中尋覓新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