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

寫在歷史邊上的書信
作者:張灼祥2023-05-04
S. Montefiore選輯的書信,提及的人物包括George Orwell、卡夫卡、畢加索、曼德拉,當中的內容十分難得。
浪淘沙.多瑙河之波
作者:張楨2023-05-03
倩影白裙經多瑙,燈火輕舟。
李金強教授:香港基督教會的自立、發展和歸宗
作者:本社編輯部2023-05-02
李金強教授特別指出,20世紀上半葉,中國教會重視「愛神愛人愛教會」,但更重要的是「為國為民為社會」;重視國家觀念,是華人教會的特色。他坦言,沒有「為國為民為社會」的精神,是香港教會現在面對的最大問題。
香港粵劇的歷史和傳承──寫在名伶白雪仙生日前
作者:李大齊2023-05-02
記憶裏,任白最後一次同台演出,是在1972年的「六一八雨災」籌款節目,由無綫電視舉辦。當年仙姐帶病演出,歌聲悅耳。這個世紀的任白同框,至今還令人回味,津津樂道。
被時間大潮淹沒的文化先驅
作者:周光蓁2023-05-02
上月香港國際電影節首演的《尚未完場》,由歷史學者祁凱達和編導徐岱靈攜手製作,尋覓曾經被譽為香港「娛樂大亨」歐德禮(Harry Odell)的傳奇一生。
從大江健三郎的悼文看中外異同
作者:艾雲豪2023-05-01
上周將莫言先生的一篇舊文新讀,今周再就手上兩篇中外對大江的訃文,比較其異同,體會一下大江先生如何感染着截然不同的文化背景的讀者。
説不出的美學體驗──盆景、美學與沉默
作者:施林海2023-05-01
盆景帶給我很多樂趣和寄托,以及難以言喻的美學體驗。這一切主要還是來自緣分和命運,沒有這個非人為的關鍵因素,我是不可能進入這個世界的。這也是我在盆景美學中領悟到的重要道理。
粵語解密:覆、覆轉
作者:黃氏2023-04-29
「覆轉」之「覆」與「仆」之義相近,但卻有細微的分別。何謂「古無輕脣音」呢?「覆」的「上下顛倒」義亦與閩南話有關。
盧瑋鑾:孫受匡與香港的因緣
作者:編輯精選2023-04-29
認識了孫受匡與香港的因緣,也許,有心有力的讀者還會有更多疑團或想法,從而另闢蹊徑繪寫早期香港文學發展史、香港社會史……反省香港人應如何處理這城市的歷來命運史,又該如何走向未來的道路。
看港島街道與物業分布
作者:蔣匡文2023-04-29
香港島上因為地少,佷多平地都是沿着彎曲的海岸線而填海得來的,所以香港島上不少街道除了四正之外,都是四隅方向的。
父親的序──悼厲以寧教授
作者:編輯精選2023-04-29
感謝他培養了我追求自由,熱愛旅行的「性格」。在沒有遷徙自由、思想禁錮、精神苦悶、文化單調和物質饋乏的年代,他為我訂閱《地理知識》和《旅行家》雜誌,讓我看到「現實」生活以外的世界,開闊了我的眼界和胸懷,
探看中國文化軟實力發展四大國策:香港人還等什麼機會?
作者:李偉民2023-04-29
目前我國展現最大的決心去承先啟後,推動中國人的文化和藝術力量,而在這千秋大業中,香港有幸定位為中外文化藝術交流中心。香港人、香港的商人,還等什麼?
新世代的小寶貝──誰的責任?
作者:許志榮2023-04-29
「大同與小康」、「近者說(悅),遠者來」似乎愈來愈虛無縹緲。我們的明天,會「進化」成為長生不老、不必傳宗接代的AI嗎?
李金強教授:基督教在香港的開基與立教
作者:本社編輯部2023-04-28
李金強教授表示,基督新教在香港的歷史,可以追溯到1842年,唯早在1807年,馬禮遜(Robert Morrison,一譯摩理臣)受倫敦傳道會派遣來華傳教,成為外國來華的第一個基督新教傳教士。
專訪楊潤雄局長:從「文化沙漠」到中外文化藝術交流中心
文體旅局局長楊潤雄闡述未來的工作重點,是要發揮好香港一國兩制和中西文化交匯的優勢,透過香港對西方文化的了解,以更好的演繹方式呈現中華文化的深厚底蘊。
寨城公園複句聯、詩詞指瑕 陳煒舜:詩詞聯格律推廣工作依然任重道遠
作者:編輯精選2023-04-27
政府機構、廟宇、大專院校在有關方面犯下的謬誤,依然時有所聞,貽笑大方。可見九龍寨城公園事件的教訓,早已被遺忘。詩詞聯格律的推廣工作,依然任重道遠。
馮唐:天下第一好事還是讀書
作者:張灼祥2023-04-27
這些年一直都有追看馮唐的作品,來到2023年,他向讀者說出心底話:「天下第一件好事還是讀書。」
CEO的中譯
作者:馮應標2023-04-27
CEO的英文全寫是”chief executive officer”,是一間民營企業、集團的人事架構中,最高負責人或管理職員,大陸官方文告和傳媒,經常錯譯作「首席執行官」。首席、執行,是直譯已有問題。
陶傑:迪士尼由盛入衰的政治苦命
作者:編輯精選2023-04-27
迪士尼公司計劃再次大規模裁員,數千人失業,包括娛樂部門約成半員工。裁員或將涉及電視、電影、主題公園與其他每一個部門的職位,並影響迪士尼所在的每個營運區域。迪士尼集團是否也逃不過由盛入衰的政治苦命?
香港成第二大藝術品交易市場 目前哪類收藏是風向標?
作者:李大齊2023-04-26
最近幾年,香港藝術品市場真的有不少轉變,譬如市場喜好、收藏群體結構等等。作為一個富經驗的收藏家,容讓筆者娓娓道來,給大家一個簡單介紹,讓大家收藏來得更得心應手。
晚春—北歐四國行
作者:張楨2023-04-26
玉箸銀盃新盛酒,高歌笑語舊存恩。
香港智能電子書庫網 世界閱讀日開放登記 招募業界參加拓闊市場
作者:編輯精選2023-04-25
香港智能電子書庫計劃網上一站式服務平台於4月23日「世界閱讀日」正式開放登記,出版業界成為登記用戶後便可免費使用,享受將紙本中文出版物迅速翻譯成英文等服務。
陳煒舜:創作對聯有什麼要求?寨城公園初期的單句聯有什麼問題?
作者:編輯精選2023-04-25
寨城公園落成初期的單句聯,出現問題的共有六副,包括一副五言聯、五副七言聯,我們會逐一審視,並提出修訂建議。
化作春泥更護花
作者:周光蓁2023-04-25
後抗疫時期,文娛活動基本復常,各職業樂團演出無間。對沒有恆常資助的音樂團體,「劫後」如何重生成為最迫切的問題。上周末一場籌款演出,就見證這樣一個音樂團體。
自明之難
作者:張宗永2023-04-25
《給十九歲的我》榮獲第41屆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電影,令這部極具爭議性的電影再次成為城中熱話。它被稱為紀錄片,為電影種下禍根。
台灣雕塑家朱銘輕生 疑久病厭世終年85歲
作者:本社編輯部2023-04-24
國際知名的台灣雕塑家朱銘周日(4月23日)晚在台北士林區寓所輕生,享年85歲。據了解,他近來情緒低落,妻子發現他到陽台運動遲遲未返後才發現噩耗,心情哀慟,警方接報到場確認已明顯死亡未送醫。
借莫言悼大江健三郎
作者:艾雲豪2023-04-24
莫言借魯迅先生的説話,指大江健三郎的作品,不是「書生」躲進小樓,寫出「自得其樂」的「風花雪月式的文學」作品,而是有「強烈的批判精神和人性関懷」,有「嫉惡如仇」的「靈魂」!
從前,有個何里玉
作者:徐家健2023-04-22
不論票房亦不論獎項,要港產電影真正翻生,我認為更重要的是不再逃避風險。
粵語解密:無心、多手、葺漏
作者:黃氏2023-04-22
粵語「無(冇)心」就是「並非刻意」、「不是故意」的意思。原來閩南話也有「無心」一詞。至於「多手」、「葺漏」當中又有什麼歷史意涵?
兩副天后古廟的楹聯
作者:招祥麒2023-04-22
天后信仰遍及全球。香港各鄉村海灣,都很容易發現天后古廟。本文談談兩所分別建於宋朝、清朝的著名古廟──佛堂門、香港仔天后古廟門前的對聯有什麼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