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

「花果飄零」的香港文化
作者:施林海2021-11-25
文化底蘊之建立絕非一朝一夕,需要正確的態度,亦需要時間的浸淫,但前提必須要先了解自身的境況,認清「花果飄零」的慘淡現實,有此自知之明,才能夠補己不足,踏步向前。
唐獎得主王賡武教授:中國應成多元民族國家 給予人民安穩未來
作者:本社編輯部2021-11-21
原訂2020年舉行的第4屆唐獎頒獎典禮因新冠疫情影響,11月20日透過網上舉行,「漢學獎」得主91歲的王賡武教授以「文史相成的中國之道」為題進行演講,揭開第4屆唐獎頒獎典禮序幕。
何文匯:寄意
作者:編輯精選2021-11-20
10年匆匆過去,我還在過着難以調控的忙碌生活,未能忘卻營營。不知脫離了肉身束縛的黃兆傑教授這10年過得怎樣呢?
世界級攝記劉香成回憶錄
作者:鄭明仁2021-11-18
劉香成的新書《世界不是這樣的》是他大半生新聞工作的回憶。他說這個書名「旨在適時地提示不同地方的人們,在傳統意義上對世界的理解,同真實的世界之間常有偏移。」
珍貴的中華遺產──新界祖堂地
作者:廖書蘭2021-11-18
中國的祖堂地和祠堂的根,就只有在香港新界尋獲,由於歷史特殊的時空,「它」天然的被保護着,且持續傳承至今完好無損!
鑲成書苑千家石 籠得才人幾輩詩──清代廣東書畫展(下)
作者:馮珍今2021-11-18
中大文物館成立於1971年,今年適逢建館五十周年,作為慶祝金禧館慶展覽之一,廣東書畫選的展品,選自歷年入藏的精品,而簡又文先生的斑園舊藏,更是重點的收藏。
拒《醜陋的中國人》入教材 柏楊遺孀:永不再版
作者:本社編輯部2021-11-17
台灣作家柏楊《醜陋的中國人》一書,1986年在中國大陸出版後旋即掀起「柏楊熱」,後此書被禁,直至2004年才可再次出版。遺孀張香華近日斷然拒絕摘文選入台灣教科書,並向兩岸出版商聲明將永遠停止發行此書。
千紅萬紫安排着 只待新雷第一聲──清代廣東書畫展(上)
作者:馮珍今2021-11-17
「廣納百川:明至清中期廣東書畫選」第二期「清代篇」現正於中大文物館舉行,展覽分為「文藝世紀」及「風滿筠清」兩部分。本文首先介紹第一部分「文藝世紀」,展出多位廣東書畫名家作品。
我們同期都辦新媒體──悼念新聞前輩江迅
作者:文灼非2021-11-15
江迅1994年移居香港,加入《亞洲週刊》擔任資深特派員,以他在內地文化及新聞界的深厚資歷,很快就嶄露頭角,闖出名堂,很多獨家報道挖出鮮為人知的內幕消息。
分手也寬容──從敦煌離婚文書說起
作者:施林海2021-11-13
《放妻書》將問題的重心放在雙方感情不合及因緣聚散之上,再加上傳統報應觀,使雙方心懷善念,接受現實,期盼將來,最終才能夠相互祝福, 「一別兩寬,各生歡喜」。
「學習強國」播饒公紀錄片
作者:郭一鳴2021-11-12
把饒宗頤的學術生涯放在中國近代一個世紀的大時代,把饒公的學術成就放在中華文化與世界文明的背景來解讀,印象中是第一次,循此路進,最容易走近饒宗頤。
好聚也好散──從敦煌離婚文書說起
作者:施林海2021-11-12
比起現在離婚的水火不相容,惡言相向,敦煌《放妻書》以平緩、大度、祝福的態度來了結難續之緣,用不糾不纏、不怨不恨的方式,來和諧處理婚姻破裂,盡顯唐代敦煌地區包容和豁達的婚姻觀,值得現代人借鏡及參考。
和平紀念日
作者:馮應標2021-11-11
英國聯軍深厚無私的貢獻,付出寶貴的性命;倖存者亦受到3年8個月、比普通平民更悲慘的戰俘營折磨,作為香港人、作為一個加籍港人,應銘記於心。
與古董收藏打卡自拍
作者:編輯精選2021-11-06
中國古典家具乍聽是個枯燥的學術領域,但其實它有非常現代的一面,就連丹麥的現代主義風格家具都從明代家具中汲取靈感。兩依藏博物館是一家體會中國古典家具的好地方。
經典的塑造與成全──中國傳統示例
作者:許志榮2021-11-05
「經典」的塑造與成全,體現了人文關懷的深度和廣度。如果我們去除它的封建標籤,吸取其中精華,對中國的文明復興一定可以發揮策勵和制衡的作用。
李澤厚走了,人們卻借「他」來緬懷80年代
作者:本社編輯部2021-11-05
在上世紀80年代的「美學熱」中,李澤厚的著作成為不少大學生的讀物。在李氏91歲高齡「走」了之後,鋪天蓋地的悼念文字中,敏感的傳媒「嗅」到了「集體緬懷80年代」的氣息。
水稻畝產幾百斤 左王竟吹成17萬
作者:丁望2021-11-05
連日,廣東、浙江等地居民搶購糧油,說為「武統台灣」備戰,以防糧荒油缺。國務院糧食和物資儲備局於11月4日通報,糧油庫存足,可保障供應,36個大中城市成品糧油庫存保障有20天以上,呼籲不要搶購。
香港「小報」歷史難寫
作者:鄭明仁2021-11-04
曾幾何時,香港的「小報」數量多如繁星,它們之中有些閃爍生輝,有些稍縱即逝,沒有留下痕跡。其實,小報在香港報業史上佔很重要地位,可惜至今缺乏有關香港小報的學術研究,遑論要寫一部香港小報史。
「非遺」落戶三棟屋 體驗傳統粵文化
作者:本社編輯部2021-11-03
1987年重修成三棟屋博物館,經過去年底更新展覽後,今日(11月3日)正式開放予公眾參觀,同時邀請了30位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人參與展覽製作。
港澳客輪佛山輪88船員罹難   大嶼山扒頭鼓立碑悼念
作者:黃天2021-11-02
佛山輪不幸遇難,有研究者分析,佛山輪在漂流中與大型洋船相撞,可使船內電力故障,船內一片漆黑,船員不辨方向逃生不得,而輪船傾側,瞬即沉沒,才有此大慘劇。
50年前超強颱風「露絲」襲港    數十艘船沉沒擱淺  成戰後最大海難
作者:黃天2021-11-01
1971年8月17日凌晨,超強颱風「露絲」正面吹襲香港,約有30艘輪船翻沉擱淺,漁船、蝦艇、街渡或被吹上岸,或傾覆,失蹤者不計其數。
衣:中西是方法,一種尋求創新的方法
作者:編輯精選2021-10-31
當「中」與「西」置入旗袍的概念之中, 彷彿不再簡單地代表兩種不同的文化,更是指涉「舊」與「新」。 舊,未必過時,可是傳統;新,未必脫軌,可是進步。
歷史波瀾壯闊,現實悲歡離合
作者:本社編輯部2021-10-29
位於觀塘海濱道的一新美術館,即日起推出名為「共載風華:二十世紀革命志士手澤」的展覽,展出91組展品,包括書法、繪畫、信札、手稿、海報及印章等,皆與二十世紀以來的中國革命歷史息息相關。
段昌國:段祺瑞三造共和 晚年卻落帳棚中
作者:編輯精選2021-10-28
芝泉老人後來戮力以赴三造共和,竟不能與後世共推移。康有為詩云︰「但見花開落,不聞人是非。」芝泉老人晚年落居帳棚中,於外間是非早已還諸天地,留下詩文名為《正道居集》不過明志而已。
段昌國:軍閥段祺瑞背後的用心
作者:編輯精選2021-10-27
芝泉老人已是一介平民,為袁家園林遭人踐踏沒收,親筆致蔣介石函,希望能保護袁世凱遺產。他在手札中說「保障人權即整飾綱紀之要務,綱紀實而國家未有不治者」,他的寬厚與用心是兼而有之的。
蔡兆浚:三幅地圖看香港
作者:張灼祥2021-10-27
蔡兆浚指出,古今地名的演化反映香港社會的發展和變遷。重拾掌故,是認識香港,認識自己的一個途徑。
「大國建造」展覽 穿越古今看廣廈
作者:本社編輯部2021-10-26
由中聯辦、特區政府、中國建築集團等合辦的「時代精神耀香江之大國建造」主題展覽周一(10月25日)開幕,展期至10月30日(周六)止。
漫談秦興亡與市井的「群」文化
作者:管仲連2021-10-26
以人性、人道、信任、情義、良心為基礎的儒家文化,加上開放、靈活、柔韌的道家文化,自能形成「可持續社會」。講求專權、高壓、控制、功利必「暴風不終日」的。講求仁義和有容方是長久之計。
學習中文的一流讀物──民國中文教科書
作者:施林海2021-10-22
2010年起,國內掀起了一股「民國課本熱」熱潮,100年前的民國中文教科書的市場行情如火如荼,極受家長們青睞,熱潮延續至今,為什麼呢?
吳志華:故宮收藏凝聚文化 具有不竭歷史生命
作者:本社編輯部2021-10-22
國史教育中心「名家講座系列」10月16日邀請香港故宮文化博物館館長吳志華博士現身說法,談談「香港故宮」的由來、博物館的定位和策展方向。他說,「我們首先要知道,故宮是什麼,故宮文化又是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