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睇相的林真」之外,還有「文學的林真」,對林真來說,睇相是職業,文學是興趣,在文化圈子裏,他早已有一定知名度。
故宮博物館古老的陳列中,處處都是故事,都是趣味,或含着眼淚,或透着溫度,都叫你驚訝,叫你讚歎,叫你感動,發揮着中華民族綿長流芳的文化魅力,施展着歷史教育的溫軟實力!對成人如是,對兒童少年更如是!
晚上有空,去和平飯店,聽那些老傢伙,彈奏爵士音樂,消磨一個晚上,是上海的特色,是上海的腔調。是中國的唯一。
關於新界原居民的定義,有3點筆者必須特別提及,以讓大家更加清晰了解。
廣州十三行位於珠江約300呎的十三行區,對面就是英法租界的人工小島沙面島。如出一轍,17世紀鎖國時期,德川幕府在長崎興建了一座扇形的人工建小島,名叫「出島」,方便監控外國商人。
20世紀,新界鄉村學校走過孕育、發展、鼎盛、消減的歷程,既與政府整體建校政策有關,亦大概與鄉村人口消長,以及城鄉發展的差異,同一步伐。
儒家思想自漢以來已成為華夏文化重要的部分,格物致知、誠意正心、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深為士子遵奉,四維八德是讀書人應有的道德標準,這些訊息、事例都可以從不同的典籍文章中讀到。
關於「蜑家」一族的來源,說法紛紜,至今仍然沒有一個定論。據嶺南著名學者陳序經《疍民的研究》一文所述,大約有30多種。
丁新豹教授何時開始愛上探訪墳場考察墓碑,墓地有什麼吸引他?退休16年來,丁新豹教授做了很多事件,一邊撰寫書籍,一邊帶隊文化遊,近年更鍾情墳場背後的歷史故事。早前他現身書展,娓娓道來他的習史之旅。
星羅棋布後,命主的命運密碼就隱藏在命盤裏,星與宮的組合,隨着天地人的流動,交織着命主一生的喜怒哀樂,窮通禍福。
菱電集團創辦人胡法光之子胡曉明25日 (周一)在香港書展的一個講座上,談及其父生前的公職。胡曉明表示,胡法光1952年來港,見證了70年來香港的發展、回歸和內地的改革開放。
一個偶然的機會,令冼玉儀教授在學術界忽略香港的時候,踏上研究香港歷史之路。在40年來,身邊遇到多少人物,她形容都是貴人。因為他們對香港的熱愛和無私的分享,令冼教授的研究路愈走愈長,愈走愈闊。
兩個故宮、敦煌系列性展覽在打出響噹噹的頭炮之後,卻都有難以為繼的情況。以我所見,萬壽慶典展的展品仍是精彩的,那麼香港人能夠思考問題的關鍵所在嗎?
日本城郭最初只是一座堅固要塞的軍事設施,後來隨着政治上的需要,發展成以豪華壯麗的外觀彰顯領主統治權力的象徵,是集軍政權力於一身的統治據點。
當年小學會考是人生大事,主要是考入設備完善的官立、津貼中學。小學會考重要之處是決定一生的前途,因為只准考一次,使人生成敗得失際遇迥異。
鄧老師心繫祖國,熱愛文化,功在士林,令人懷念。
我們在創作之時,固然需要投入,但也要保持距離,如此才能獲得理想的創作/審美效果,也能夠保持謙遜和反思,看到自己的不足和盲點,如此才能夠改善和進步。
著名收藏家、掌故作家鄭寶鴻繼出版《香江知味》一書後,新著《回味無窮》,細細道來香港百年美食佳餚背後的故事。日前,他於書展舉行講座,漫談飲食界的種種逸事。
我與書同行超過半世紀,認識書界很多奇人異士;在報界打滾了30多年,見證了報業的興衰;喜結交文化界前輩,聽過不少文壇掌故。朋友叫我把這些回憶抽取部分用文字寫下來,這就是我本新書《香港文壇回味錄》的由來。
「古兆申先生淡泊名利,寧靜致遠,誠懇待人,踏實做事。他的一生充實而豐富,有多方面的成就,但是一般成功人士的風光,他都迴避了。喜歡趁熱鬧的人,不會注意到他,認識他的,會對他由衷地敬重。」(雷競璇語)
在舉行中的書展(7月20日至26日),科幻名家倪匡的小說最熱銷,衛斯理系列尤受年輕人歡迎。倪匡與武俠名家金庸是莫逆之交,是早期(1959-1969)、中期(1970-1979)《明報》重要的專欄作者。
香港貿易發展局主辦的第32屆香港書展周三(7月20日)於香港會議展覽中心正式揭幕。今年書展是香港特別行政區成立25周年的慶祝活動之一,年度主題為「歷史文化·城市書寫」。
從此我們俯照維港的波心,仰看獅子山的雲影,那片交會的光亮中映照的玻璃新城,是如此的永遠不再一樣。
雖然傳統上2024年才開始九運,但在下觀察驗證,其實2020九運已經開始,八運之東北旺星已開始退氣,所以澳門之賭業及旅遊業都有退氣之象。
瑪利諾修院學校予人的第一印象,就是獨樹一幟的建築特色。從高空看,校園有兩座合院式建築,利用四面的建築物圍繞中央的方形庭院,設計如同歐洲中世紀的修院、學院或大宅。
奧尼爾表示,多個國學大師研究胡適的著作都有拿來看,但沒法超越他們,只能用簡單語言介紹胡適的思想、他一生的故事,讓一般讀者有機會認識這位20世紀初,非常開明的學者、公共知識分子。
此實地考察為「攝・寫・文人」推廣中文計劃 (2021-2023 學年)中學活動,本計劃由灼見名家傳媒主辦,語文教育及研究常務委員會支持及語文基金撥款。
新書內容以內地和香港的「情義」作為主軸,精選25篇兩地人民守望相助、共同打拼的故事,輯錄逾百件兩地大事以及近200張珍貴歷史相片,集中展示香港回歸四分之一個世紀以來,兩地之間,尤其是民間的互動與交流。
「大時代的青年是資本,是工具。我們振翅時,空中多少羅網;我們奔馳時,路標上多少錯字;我們睡眠時,棉絮裏多少蒺藜;我們受表揚時,玫瑰裏多少假花。渴了,自有人向你喉中灌酒,死時,早有人為你準備好墓誌銘。」
孝敬不等於順從,這個道理,與「慈愛不等於順從」並無二致,可說是對父母的相應回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