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丹斯電影節 獨立製片園地

辛丹斯電影節的選片,大多數是低成本的獨立製作,創作動機主要在以新穎的電影手法訴說故事。

心儀美國的辛丹斯電影節已久,今年終於可以到訪,心靈得到莫大的滿足,也因為電影人的熱誠而感到喜悅;雖然猶他州的柏克城已是大雪紛飛了。

在從三藩市飛鹽湖城的航機上,載滿了由不同地方前來參加盛會的「美麗人」。他們穿着別具一格,醒目自信,如果沒有這兩項條件,實在難以保住晉身電影界的衝勁與毅力。電影使人醉生夢死,給你丁點兒希望與鼓勵,其後又讓你痛苦地守株待兔;三年一個機會,繼而是五年、十年,人生又不知幾個十年。但電影的道路是曲折而又充滿傳奇的,有些人不只多產,且齣齣精采;或許電影真是精英的世界,平庸的人靠不了多少運數。

辛丹斯近年吸引了7,000人到訪,帶旺了猶他州這截滑雪區的旅遊業。每年1月份即使雪下得少,到山上的吊車沒有幾許遊人,但坐在不同電影院裏的觀眾還是滿滿的。數以千計的人聚在一起只有一個目的,就是進入星光裏的世界,不是洛杉磯式的幻象,還有奇軍異出,記敍社會現實的紀錄片。

發掘電影界奇才

辛丹斯每逢放映一齣電影,有關的策展人總先出來「片責自負」,介紹到訪現場的編導演;完場後兼任主持影後談。策展人的自信,來自他們獨到的眼光,這已是辛丹斯的傳統了。如果問為什麼要千里迢迢,前來參加這個曾經發掘過多個電影界奇才的電影節,策展人獨到的眼光功不可沒,他們也啟動了辛丹斯的良性循環。

電影節的選片,大多數是低成本的獨立製作,創作動機主要在以新穎的電影手法訴說故事。世事儘管千篇一律,但由於敍事者的投誠和獨到的眼光,更平凡的事都變得十分有趣。以巴西電影LoveLing為例,窮鄉僻壤的一戶人家,窮得只容得下愛。父母和四個兒子相親相愛,房子連大門都破了,每天從窗口爬出爬入,牛奶都買不起。 母親就這樣每天抱着兒子逐個來吻,直至大兒子因手球守得出色,被徵聘到德國受訓,當母親的想盡辦法拖延,觀眾對她又恨又憐,幾乎都認同要「大義滅親」,視母愛為「糾纏障」,直至她送走了兒子,跟着巴士跑啊跑。

看了同樣成功地描寫家庭之愛的美國紀錄片《判決》(The Sentence),自是真人真事。導演是女主角的親弟,十年來為被判囚15年而又是三女之母的家姐奔跑,為求她能早日釋放,繼續盡事母親之職。姐姐仙迪婚前的男友是毒販,後遭殺身之禍,牽連她的罪名是美國通過一條法例,知情不報者懲罰相等。仙迪被捕時已改過自新,且另嫁別人,並生了三個女兒,想不到三年後在幼女襁褓中被捕。在如此不平等條件下的案件仍有2,000多宗,只有百多宗被重審,仙迪的是其中一宗。重審的申訴過程漫長,仙迪在獄中度過了九年,看不到女兒的成長,丈夫也日益冷漠。信是家人血濃於水,愛志堅決。鏡頭下仙迪終於從獄門步出,觀眾與持鏡頭的弟弟同樣屏息住了呼吸……

放映後見如此深愛的一家人現身幕前,正是辛丹斯貫徹着的,對電影的交託與信念。

原刊於《信報》,本社獲作者授權轉載。

文潔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