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冬至在香港度過,我特意吃了餃子以為慶祝。冬至過後立即動身赴加拿大,剛好趕上聖誕前夕(即平安夜),聖誕節當天下午按北美洲習俗吃了一頓聖誕大餐。連續慶祝了兩個重要節日,又已過了陽曆新年,我覺得可以寫一篇關於這兩個節日和曆法的文字。
冬至節的由來
冬至是一年中白晝最短、黑夜最長的一天。這個獨特的天文現象,地球上所有人(特別是在高緯度地區的人)都可以直接觀察到。
許多證據顯示,新石器時代晚期(距今約6,000年前),處於冬季晝短夜長的北歐地區人口就已經知悉冬至的現象。考古學家在挪威和德國都發現了石器時代(約5,000年前)有關慶祝冬至的遺跡。英國著名的巨石陣(Stonehenge,位於英格蘭威爾特郡埃姆斯伯里鎮附近,據估計建於距今4,500年前)中,有一處巨石的擺放就是對準了冬至那天日落的方向。
冬至發生在冬季的中段,此後嚴冬就要到來,日照時間也會從此增長。近代以前,除去熱帶地區,冬至之後食物往往短缺,因此人們會提前宰牛,以便嚴冬時不必再以儲藏的穀類餵養牛群。在溫帶的地中海和中東地區,秋天收成的葡萄此時也釀製成酒,正可以飲用。所以冬至在歐洲和西亞逐漸成為一個節慶,象徵太陽重生,光明再現。
羅馬帝國的第44任皇帝奧勒良(Aurelian,214或215—275)在羅馬已經衰敗時,征服今日敘利亞境內臨近波斯帝國的帕爾米拉(Palmyra)王國;公元274年,把敘利亞的太陽神(Sol)定為諸神之首,並把太陽神慶典定在冬至(Solstice,意為太陽停止時),即當時羅馬曆法(見後)的12月21日。從此,羅馬人每年都連續幾天慶祝冬至,祭祀太陽神及其他諸神。
雖然歐洲北部可能最早有人慶祝冬至,但沒留下文字記錄。從已知的文字記載看,中國人定出冬至這個節日略早於羅馬人。據傳說,冬至是周公測定的,在春秋時代(前770-前476)已被重視。但是冬至作為節日則始於東漢(25—220年)。《後漢書》(作於南朝宋代)記載:「冬至前後,君子安身靜體,百官絕事,不聽政,擇吉辰而後省事。」
可見東西兩大帝國對冬至節的慶祝方法頗為不同:在中國,皇帝敬天祭祖,安身靜體,百官不聽政事;在羅馬,人們連續幾天飲酒作樂,祭拜眾神。
聖誕節的演變
由於歐洲絕大多數人口在公元五至十世紀信奉了基督教,十一至十五世紀歐洲的基督教分為使用拉丁文的羅馬教會即天主教(Catholic Church)和使用希臘文、阿拉伯文或斯拉夫語言的東正教(Orthodox Church)。
十六世紀,羅馬教會統轄的北方地區出現了宗教改革運動,形成了新教或抗議教(Protestant Church)。十六至二十世紀間,各教派的歐洲基督教徒在全球各地建立了殖民地和勢力範圍,並大力傳播基督教,所以基督教(包括天主教、新教、東正教,以及埃塞俄比亞、埃及、亞美尼亞等地獨立於以上三個大教派的小教派)現在是全世界信徒最多也最為強勢的宗教。
100多年來,聖誕節已經從歐美人的宗教節日轉化為一個兼有宗教、文化與商業性質的世界性文化現象。然而大部分參與慶祝聖誕節的人(不論是否信奉基督教)都未必清楚聖誕節的歷史。
基督教《新約》的四部福音書都說耶穌大約2,000年前出生在巴勒斯坦的伯利恆(Bethlehem),沒有一處提到是哪一天或什麼季節。公元三世紀,有少數羅馬帝國境內的基督教徒開始慶祝耶穌的誕辰,並把這一天定在冬至。公元四世紀末,羅馬帝國定基督教為國教時,聖誕節還不是教會規定的節日;許多轉奉基督教不久的羅馬人,仍然在冬至之後的幾天聚集狂歡,祭拜眾神,包括羅馬的農神(Saturn)和源自波斯的光明神(Mithra)。當時的基督教會為了消除羅馬人多神崇拜的舊習俗,特意把冬至後數日即羅馬歷的12月25日定為耶穌的誕辰。這樣,羅馬人就可以在那幾天繼續歡樂慶祝而不拜祭異教神靈。也就是說,基督教用聖誕節替代了冬至節。
公元六世紀時,羅馬教會對耶穌誕生的年份做了計算,把它定做主後(Anno Domini)1年,這就是我們今天使用的公元(Common Era)紀年的宗教來源。但是後來的學者比照《新約聖經》的記載、猶太人的記載以及希臘至羅馬史料之後,認為這個計算有四至六年的誤差;耶穌應該是生於公元前4至6年而非公元1年。
在基督教2,000年的歷史中,聖誕節的宗教意義有過幾次變更,聖誕節的慶祝方式也因為地域和民間傳統的不同而有別。十七世紀時,清教徒為了反對飲酒狂歡而譴責慶祝聖誕節的活動。英國國教在十八世紀強調聖誕節的宗教性。十九世紀上半葉,美國作家華盛頓·歐文(Washington Irving,1783—1859)和英國作家查爾斯·狄更斯(Charles Dickens,1812—1870)各自寫了一系列關於聖誕節的短篇小說,在英語世界裏廣為人知。後者的《聖誕頌歌》(A Christmas Carol),描述一位吝嗇的財主在聖誕節時被三位精靈感化成為樂意行善的好人。
這些文學作品催生了英語民族慶祝聖誕的新模式:慶祝的重點從社會歡慶轉變為家庭團聚;聖誕節時應該關心兒童和弱者;親朋之間彼此要交換禮物,慶祝時要擺放常青聖誕樹,並一起吃火雞餐,等等。家庭團聚的習慣使在街頭飲酒變為不恰當,交換禮物的風俗使寒冷的12月成為零售業的大旺季。穿紅袍留白鬍子駕着馴鹿的聖誕老人(Santa Claus)給兒童送禮、聖誕夜唱有關歌曲(如《平安夜》)這一套聖誕文化,則在十九世紀時從英國和美國開始得到確立,並傳到世界各地。
總體而言,慶祝聖誕節歷來有神聖和世俗兩部分。一個世紀以來,在歐美基督教地區以及亞非等傳統非基督教地區,總的趨勢是,聖誕歡慶中的世俗性逐漸超越了它的宗教性。近年來在中國出現的聖誕熱潮尤其如此。
非信仰者、猶太人和穆斯林對聖誕節的態度
絕大多數香港人都不是基督教徒,但英國的殖民統治使得聖誕節成為香港文化的一部分,和復活節(每年春分月圓之後第一個星期日)同是香港的法定假日。
雖然一般香港人在家裏不會在聖誕樹下和親人交換禮物,香港的熱鬧地段卻一定會在聖誕節前一個月,就把建築物的裡外都裝飾得火樹銀花,華麗燦爛。這樣做主要是出於商業動機和把聖誕節當作香港文化的一部分,基本上沒有宗教意義。香港人也很重視中國的傳統假日。農曆新年、清明節、端午節、中秋節和重陽節都是法定假日;許多香港人還過冬至節,雖然這一天不是法定假日。居港27年給我的印象是,大部分香港市民都和我一樣,既認同中華文明又受到西方文化的影響。大家都會喜悅地歡度冬至節和聖誕節,卻都沒有特別強烈的感情。
我在北美恰巧也住過27年。北美人口固然以基督教徒為絕大多數,佔總人口不到3%的猶太人對社會文化的影響卻很大。在基督教徒慶祝聖誕節的同一時段,猶太人會過一個歷時八天的Hanukkah(修殿節)節慶,紀念公元前二世紀猶太人成功反抗外來統治者,並重修耶路撒冷的聖殿。北美洲的猶太人家裏不會立聖誕樹,但一般會在窗前擺設一個有九支蠟燭的燭台以象徵光明,因為Hanukkah也稱作「光明節」。在北美洲社會裏,猶太人會主動對基督教徒朋友說”Merry Christmas”,基督教徒也會向熟悉的猶太人說”Happy Hanukkah”。在這段時間,自己並不信教的人,或是基督教徒和猶太教徒面對不相識的人,一般會說:”Happy Holidays!”
我在埃及和土耳其這兩個穆斯林人口佔絕大多數的國家也曾經度過聖誕節。穆斯林比猶太人更易於接受聖誕節,因為伊斯蘭教承認耶穌是先知。但是穆斯林不會主動慶祝聖誕節,所以12月在開羅和伊斯坦布爾的街頭感受不到聖誕節的氣氛。
其實,猶太教、基督教和伊斯蘭教都源於亞伯拉罕開創的一神教。最晚出現的伊斯蘭教把猶太教徒和基督教徒稱為「有經者」。所謂「經」,指的是猶太教的《律法書》(Torah,或稱《摩西五書》)和基督教的《聖經》(Bible,其中首五卷就是《摩西五書》)。因此在穆斯林統治的社會裏,猶太教徒和基督教徒受到法律的保護,猶太人慶祝修殿節和基督教徒慶祝聖誕節都是被允許的。
聖誕節在中國
嚴格來說,七世紀中期景教傳入中國後,聖誕節就應該已經為中國人所知曉;唐德宗(779―805年在位)時豎立的《大秦景教流行中國碑》的碑文就提到了耶穌誕辰。所以聖誕節的概念傳到中國比傳到美洲、東南亞和大洋洲要早至少800年。
但是,直到十七世紀歐洲傳教士成批來華傳教之後,才正式有中國基督教徒集體慶祝聖誕節的記錄。無論是七世紀還是十七世紀,基督教傳教士來華傳教時,中國都處在完全自主的時代,與十八世紀以後的帝國主義及西方霸權無關。中國在改革開放後提倡與國際接軌,國人模仿西方的風俗習慣,於是聖誕節文化在中國社會開始傳播,實屬不可避免。但鑑於這些年中國主權鞏固並且再度崛起,國人當下熱衷於過聖誕節,很難簡單說成是西方人倚仗霸權進行文化侵略的結果。
當前有些人認為,因大批民眾對中國文化缺乏自信而模仿西方人過聖誕節,故而有必要重新提倡中國的傳統節日冬至節,以抗衡或部分抵銷聖誕節的影響。這是重複羅馬教會當初用聖誕節替代冬至節時的邏輯和手法,不同的是,當前一些人的設想是1,500年前羅馬基督教會的逆向運作。
中國曆法與羅馬曆法
羅馬帝國和漢帝國都是農業大國,因此對曆法都很重視。羅馬帝國早期使用陰曆,根據月球的盈虛定出一年的12個月。時任執政官凱撒(Julius Caesar,前100—前44)把羅馬原來的陰曆改為陽曆,按太陽的軌跡定出一年的長度,分為12個月,每若干年在2月尾加一個閏日。
這套曆法被冠以凱撒的名字,稱為「儒略(Julian)歷」,在歐洲一直通用到十六世紀。此時的儒略歷已經不再準確,所以天主教的教宗格里高利十三世(Gregory XIII)於1582年頒布了對儒略歷的修訂,大致是每400年減少三個閏日,修訂後的曆法被稱為「格里高利曆」。因為當時儒略曆的誤差已經積累到十天,所以格里高利歷在公布當天就跳了十天。
從格里高利歷公布到最近一個世紀,它和儒略歷的差別又增加了兩天。所以現在的差別是12天。(俄羅斯等地當初沒有採用格里高利歷而繼續用儒略歷,所以是在格里高利曆法的1月6日過聖誕節,今日仍然如此。)
中國早期採用陰曆,之後逐漸在陰曆中加入冬至等反映太陽情況的二十四節氣,需要不時加入閏月來調整,所以成為陰陽曆,又稱農曆。農業運作需要符合節氣,所以中國歷朝歷代開國後都以修定曆法為頭等大事。明朝取代元朝之後,開國皇帝朱元璋(1328—1398)命欽天監參考元朝時從中亞傳入的回回曆修改曆法,修改後的曆法已不復是華夏文明所固有的舊曆法。將近三百年後清朝開國時,曆法又已失準。順治(1638—1661)和康熙(1654—1722)兩個皇帝任命歐洲學者主持修訂曆法,主要是湯若望(1591—1666)、南懷仁(1623—1688)這兩位天主教耶穌會的神父。所以十七世紀後的中國曆法是滿清皇帝請歐洲人主持修訂的,更加不是純粹的華夏曆法。
中國傳統還是西方習俗
1911年辛亥革命後民國成立,隨後廢除舊農曆而採用陽曆(格里高利曆),紀元則以西方國家通用的1912年為民國元年。到1949年新政權建立,中華人民共和國宣布使用當時世界上多數國家採用的西方曆法,稱之為公元。因此公元1949年取代了民國38年,以後就是1950年、1951年……直至2018年。
近年來,不少歐美學者為糾正歐洲中心主義和基督教至上思想,不再用AD(Anno Domini,意為主後)和BC(Before Christ,意為基督前)來代表歷史時間軸的分界點,而改用CE(Common Era)和BCE(Before the Common Era)。我自己十幾年前開始採用這樣的縮寫,但是時常被習慣了AD和BC的國人所質疑。
儘管不用主後、基督前這樣的基督教口吻,今天我們經常會說十八世紀、二十世紀如何,或是二十一世紀將會怎樣。一個世紀就是100年。法國大革命發生在十八世紀,十月革命發生在二十世紀,二十一世紀被認為是亞洲人的世紀,此類說法的基準點仍然是耶穌的誕生時間。
現在有人提倡加強對中國傳統文化的重視,所以想用中國的傳統來取代西方習俗。原則上我對這一點不反對,甚至還贊成。現在有不少人,特別是一些年輕人,在每年10月31日晚上穿戴奇異地慶祝萬聖節。其實他們可能並不知道,萬聖節(All Saints Day)不是10月31日而是11月1日。10月31日是歐洲的一種民間迷信,認為各種牛鬼蛇神要在眾聖人過節的頭天晚上出來搗亂,所以就要裝鬼嚇人,一般人家就「息鬼寧人」,給來敲門者一些糖果,把他們打發走。其實,農曆七月十五是中元節,也稱鬼節,也是要吃飯喝酒安撫鬼的。要扮鬼或安撫鬼,何不選農曆七月十五日呢?
還有許多中國人慶祝唯獨美國才有的在11月最後一個星期四的Thanksgiving Day(感恩節)。他們只看感恩這兩個字,並不知道英國清教徒初到美洲的第一個秋天,因為還沒有收成,是靠原住民贈與糧食和教他們獵火雞,才能度過冬天。這些清教徒為感激上帝對他們的眷顧,才開始慶祝Thanksgiving Day。(加拿大也有自己的感恩節,定為10月的第二個星期一,即哥倫布到達美洲之時,美國把這一天稱為「哥倫布日」。)
再說回聖誕節。中國一直有人把聖誕節稱作耶誕節,我覺得這個名字很有道理。耶誕節源於西亞人的太陽崇拜,始於羅馬基督教會,而被近代歐美殖民者傳到全世界,成為今天的狀況。對非基督教徒來說,不慶祝不是損失,慶祝也無不可。但是稱這一天為聖誕節,就有如慶祝萬聖節一樣,顯示自己並不了解的歐美社會傳統。
洋節與國運
世界上每一個文化都受過外來影響,世界上所有文明都曾從與外界交往中產生借鑒。大批中國人慶祝耶誕節可能讓另外一些中國人不能認同,但這不是中華文化的危機。假如我們這個有5,000年文明,擁有將近14億人口,目前正在提倡「人類命運共同體」的大國出現危機,那只能是因為我們自我設限而停滯,或是自我戕害而倒退。
過耶誕節還是過冬至節只是小事一樁,斷斷不會影響大局。大局的未來取決於我們的社會是否和諧、科技是否先進、經濟是否繁榮。我關心的是我們的下一代或兩代人能不能擺脫曾經令中華民族停滯落後的內生文化因素:因為禮教束縛而缺乏創新動力;注重人際關係而忽視實質表現;慣於大而化之的宏觀論述而不擅精細量化的具體分析……因此才有寫這篇文字的動機。
原刊於《澎湃新聞》,本社獲作者授權轉載。
!doctyp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