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施」之讀音問題

一般情況下,詞語「施行」的「施」字,與「師」同音,但柳宗元《始得西山宴遊記》的「施施而行」一詞,「施」字怎樣讀?

柳宗元《始得西山宴遊記》開篇云:「自余為僇人,居是州,恆惴慄。其隙也,則施施而行,漫漫而遊……」,「施施」二字,諸書多注「移」(yí)音,亦有少數標注「異」(yì)音及「師」(shī)音。

三種不同說法

在筆者讀過的注釋中,注「移」(yí)音者有:一、朱東潤主編之《中國歷代文學作品選》,其注云:「施(yí 移)施,徐行貌。」二、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出版之《大學語文(修訂本)》,其注云:「施(yí 移)施:慢步走着的樣子。」三、 王先霈《中國歷代美文精典》,其注云:「施施(yí 移):緩慢行走。」四、孫育華、張雪靜編著之《歷代抒情散文精選》,其注云:「施施(yí):緩慢地。」五、張叔寧主編之《唐宋八大家散文詳譯》,其注云:「施施(yí):緩慢行走的樣子。」六、朱子銳《唐宋六十家小品文精品》,其注云:「施施(yí):緩慢地。」七、王維家等編著之《古文鑒賞手冊》,其注云:「施(yí)施:徐行的樣子,此形容偷偷溜出官署,避免注意。」

注「異」(yì)音者有:(一)鄧魁英主編之《中國古代文學作品選》,其注云:「施施:音 yì yì,從容徐行的樣子。」(二)劉盼遂、郭預衡主編之《中國歷代散文選》,其注云:「施施:音ーˋーˋ,形容行走緩慢、從容的樣子。《詩經.王風.丘中有麻》:『彼留子嗟,將其來施施。』鄭玄箋:『施施,舒行,伺間獨來見己之貌。』」(三)陳器之主編之《中國歷代文學精華譯注》,其注云:「施施(yì 異):緩慢行走的樣子。」

注「師」(shī)音者只有梁容若、齊鐵恨主編之《注音詳解古今文選》,其注云:「施施(ㄕㄕ):形容慢慢『走』的樣子。」

「施」字的四個讀音

《漢語大詞典》「施」字下有(1)shī、(2)shǐ、(3)yí、(4)yì 四個讀音。音 yí 之義項包括(1)邪;(2)謂太陽西斜;(3)逶迤斜行。由此可見,「施」讀 yí 音,多跟邪、斜義相關。但「施施而行」,卻跟邪、斜義無關。

至於音 yì 之義項,則包括(1)延續,延伸;(2)移易,改變。但「施施而行」,卻跟「延續,延伸」或「移易,改變」等義無關。

「施施而行」,意為「徐行貌」。《漢語大詞典》「施」字下所收詞條中,有「施施」一條,其義項(1)「徐行貌」下云:「《詩經.王風.丘中有麻》:『彼留子嗟,將其來施施。』毛傳:『施施,難進之意。』鄭玄箋:『施施,舒行伺間,獨來見己之貌。』唐柳宗元《始得西山宴游記》:『施施而行,漫漫而游。』」

根據《漢語大詞典》的體例,如某詞條中的「施」字讀 yì 音,即《漢語大詞典》「施」字下所標注的第四個讀音,它會在該詞條「施」字旁標一個「4」字,例如詞條「施4易」,意為「移易交換」,「施」旁標「4」字,即表示「施易」之「施」讀 yì 音。

如某詞條中的「施」字讀yí音,即《漢語大詞典》「施」字下所標注的第三個讀音,它會在該詞條「施」字旁標一個「3」字,例如詞條「施3行」云:「【施3行】(-xíng)逶迤斜行。宋陸游《晚游東園》詩:『藥瓢藜杖合施行,獨往山林已歃盟。』」即表示陸游詩中的「施行」讀 yí xíng。

《漢語大詞典》另有詞條「施行」,「施」旁沒有標示任何阿拉伯數目字,即表示該詞條的「施」字唸四個讀音中的第一音 shī。該詞條云:「【施行】(-xíng)行動。《墨子‧明鬼下》:『雖有深谿博林幽澗,毋人之所,施行不可以不董,見有鬼神視之。』……」 即表示《墨子.明鬼下》的「施行」讀 shī xíng。

詞條「施施」亦沒有標示任何阿拉伯數目字,可見《漢語大詞典》認為「施施」當讀作 shī shī。「施施」讀作 shī shī,可能是根據陸德明《經典釋文》。《詩經.王風.丘中有麻》:「彼留子嗟,將其來施施。」《釋文》:「施,如字。」沈建民《〈經典釋文〉音切研究》云:「所謂『如字』音,就是按此字原來的音或常用的音來讀。」「施」字原來的音或常用的音是「式支切」,也就是 shī。

原刊於《明報月刊》,本社獲作者授權轉載。

單周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