綜合實踐活動:課程新篇章

我們作為教育工作者,作為家長,不得不留意這種變化。要青少年純粹乖乖地埋頭啃書本,也許與時代脫節了。大學收生也須要考慮這個因素。

上周在北京參加一個名為「中國教育明德論壇」的大會。接受邀請的時候沒有注意,到了才知道參加的有4000人,國家會議中心偌大的演講廳,坐得滿滿的。聽主辦人介紹,去年到的更多,今年決定要篩選。這4000人,大部分是來自全國的校長,也有教師和教育局長、廳長。

主辦的是一個叫做「世紀明德」的機構,是專門為中小學生組織旅行的,稱為「研學旅行」,包括夏令營、冬令營、國內營、國際營、親子營、社會實踐、文化體驗、教師培訓等,共有500多種「產品」。該機構成立於2006年,由5名清華畢業生創業,11年裏面,參加他們項目的,超過100萬名學生。其北京總部有員工300人,平均年齡26;很多員工說,他們是95後,比90後還年輕;全國還有10個分支,在國外還有很多夥伴(英、美、澳、北歐三國、法、意、瑞、日、新)。

對於服務標準、安全保險、組織流程、管理體系等都非常現代化。主辦人帶筆者到他們在清華科技園的總部參觀,不由得嘆為觀止。

綜合實踐 政府頒行

這顯然是一個賺錢的機構,這是中國內地一個異乎尋常的現象——辦教育而不虧本。總部的四壁都是一些勵志句子,但又不是口號,卻都是創業者的一些金句;也有掛上不少其他員工的精句,可見這也是一個很有文化素養的機構。

主辦者還告訴筆者,「研學旅行」已經成為教育部「綜合實踐活動」的一部分,因此受到國家的重視、學校的支持;這次的教育論壇請到前教育部長、國務委員陳至立到場,也算是難得的認可。

教育部於今年9月頒發《中小學綜合實踐活動課程指導綱要》(下稱《綱要》),非常詳細地說明「綜合實踐活動」的目的、形式、實施、師資、評估等各個方面,主要的形式包括考察探究、社會服務、設計製作、職業體驗4個大範圍,研學旅行便屬於考察探究。

《綱要》又提出綜合實踐活動的4項原則:自主性(學生的自主選擇)、實踐性(在動手的過程中體驗與感受)、開放性(鼓勵學生跨學科、跨領域;為學生自主活動留出餘地)、整合性(體現自然、社會、自我三者的內在聯繫)。

《綱要》又從價值體認(作為體驗、體悟、體認的最後階段)、責任擔當、問題解決、創意物化(具體化)4個方面,分別舉出小學、初中、高中的具體內容與要求。

讀到這個文件,不免覺得,這應該是中國教育一個大突破。突破之一,第一次明確把實踐活動列入課程,這在「唯有讀書高」的社會文化中,是從來沒有的,也是不容易的;突破之二,從理念來說,這也是把學習經歷作為「課程」框架的勇敢一步,模糊了課內和課外的人為界線;突破之三,不再糾纏在如何克服應試教育,不再採取deficit model,而是創造了更大的學習空間,讓學生、家長、教師的眼光超越考試,面對更加廣義的天地;突破之四,有了教育部的支撐,就會有資源跟進,就會使研學旅遊不再局限在富裕家庭的子女。

更有趣的是,雖然是「紅頭文件」,提出的綜合實踐活動卻令整個文件充滿青春活潑的氣息——也會是學生、家長和教師喜見樂聞的——是一份「正能量文件」。全國範圍來實施綜合實踐活動,而且作為課程的一部分,這也許是世界性的創舉。

課程概念 重新演繹

看了這份文件,不禁想,要是拿到香港,只要把一些內地慣用的用詞略作改動,也完全適用。教育2.1也曾討論「不一樣的暑假」,今年也有了不錯的嘗試,讓家庭負擔不起的學生也能享受有意義的暑假;否則經過一個無聊的暑假,許多學生就此散漫下去,一蹶不振。

讀者也許記得,2016年,教育2.1與政策21合作做過228所學校的抽樣調查,發現平均每所學校有9.8個項目,是與社會上的工商機構、公共設施、非政府組織、專業團體、媒體等等合辦的活動。那是另一類的創舉,因為動員了社會力量,提供種種現實生活的學習體驗。

周前也介紹過青少年發展企業聯盟組織的、企業提供的中學生工作實踐機會,都是由社會機構投入,由此衍生出「大教育」的概念,即由社會機構本身參與提供學習經歷。上述內地的《綱要》,也包括職業體驗,相信不久就會發起由企業提供的學習經歷。

世紀明德的年輕負責人很開放、好學,他們牆上有一句話:「最好的課堂在路上。」他們覺得不太滿意,因為這樣好像貶低了課堂,老師們會不高興。他們這句話原來取自「讀萬卷書,行萬里路」,他們有覺得這樣提法深度不夠,理念不夠強。

其實,大家閉目想一想,一般的課外活動已經是最有效的學習。一、學生都是主動的學習者;二、都是學生有興趣的活動,沒有缺乏動機的問題;三、都是有實質性目的的活動(而不是做給老師看的);四、都是在實踐中學習,而不是先學理論;五、大多數是集體性的合作;六、學生各取所需,各自有各自的期望與所得。這些,都完全符合學習科學的基本概念,因此說最有效的學習。

上述的研學旅行,也完全符合這些原理;而且因為是團體活動,學生們一起生活,即使是短短的幾個星期,那種學習經歷是很難得的。

社會實踐 提早發生

上述的大教育平台,以及企業提供的現實工作經歷,由於有了社會機構的參與,在社會的實際環境下發生,所以除了一般課外活動的優點,還加上實際參與貢獻社會的經歷。那也是學習科學發現的重要一環。

有一點也許值得注意。在新世代,年輕人參加實際的社會實踐,不斷提早。他們不是真正參加工作,但是在實際社會中體驗的機會愈來愈多——包括服務、工作、教會、從政、出洋……從學習的角度看,以前我們把他們的學習與實踐分成兩個階段,在學的時候是「學」,畢業以後才是「做」。

現在,「學」與「做」的界限不斷下移。中學生甚至小學生,都可以參與社會服務,都可以做真正的科學實驗,都可以作真正的舞台演出,可以做真正的動植物養殖……

我們作為教育工作者,作為家長,不得不留意這種變化。要青少年純粹乖乖地埋頭啃書本,也許與時代脫節了。大學收生也須要考慮這個因素。

對於綜合實踐活動。有一點也許是還要探索研究的,就是評估。作為傳統的課外活動,沒有人想到要正規評估。但是一旦正式成為課程的一部分,人們的思維就會覺得需要評估。

《綱要》也提出評估的問題,說要「綜合評估」,具體如何做,也許要教育工作者各自去闡釋。但是綜合實踐活動的特點,就是學生各自精采;也只有這樣,才能顯出實踐活動學習的優勢。

與傳統的正規課程不一樣,是一種經歷,而我們相信這樣的經歷,學生會得益。但是學了什麼,學到什麼程度,每個人會不一樣,是無法控制的,也是毋須控制的。實踐活動,寶貴的是過程;其結果,是不容易測量的;勉強去測量,也是意義不大的。「大教育」實踐活動的評估問題,如何對待,也許是等待着我們另一個突破。

原刊於《信報》,本社獲作者授權轉載。

程介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