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政報告提出要「促進師生全方位認識國情和中華文化,學習中國歷史」,所以將中國歷史在初中定為獨立必修科。教育界爭取了多年而獲得「中史必修獨立成科」,是個好結果。但施政報告想要的目標,即是「認識國情和中華文化」,這就會水到渠成嗎?
義務教育的目標
任何國家或地區推行義務教育的目標除了掃走文盲,大多數是有多重目標的,例如:加強人民對國家、文化、傳統的歸屬感;提升國民質素以便在全球競爭中不致落後於形勢;了解過去、現在,協助發展當地社會的未來等等。在二次大戰後脫殖潮流中獨立的新國家,多數投入大量預算振興教育事業,也是回應這些目標。反之任何一個外來侵略者,必定控制當地人的教育,如百年前日本人侵佔琉球、台灣後就強推日文教育,把日本文化植入當地人生活,影響至今仍延綿不斷。因之政府提出「認識國情和中華文化」,實在是應有之義。
教育除知識學習之外,必須同時兼顧培養歸屬感和身份認同,甚至包括認知文化傳統和民族風俗等等。作為一個基礎教育工作者,本身並非歷史教育專科,想了解這段時期在本地教育框架之下是如何推動這些目標,遂嘗試搜尋這方面的文件。
在教育局網頁有不少課程文件和相關資料。2007年發表的《個人、社會及人文教育學習領域課程指引》的宗旨一段,指出課程是「幫助學生了解自己、社會和世界」;其下列出的目標有「理解過去的人、地與事件間不斷轉變的關係,與這些轉變如何影響今日及未來的人類社會」,還有「欣賞本身所屬文化的特質和價值」。10年前本地課程規劃已有顧及文首提及的教育目標,為何還要「促進」?
其實在《個人、社會及人文教育學習領域》內羅列了幾十份課程綱要及指引,覆蓋程度遍及小學、初中和高中,範圍亦包括很多個學科;其中不少都有涉及以上的目標。可以說得上是花多眼亂,可能因而導致上述問題的出現。
中華傳統知識延續
稍加檢視該版面,原來掛在網上的兩史《課程綱要》(中一至中三級)已是20年前的產品,即在回歸前的!原來回歸前本港一直都有獨立於「歷史科」以外的「中國歷史科」的課綱。「歷史科」課綱內清楚列出學科宗旨是「幫助學生鑑古知今,加強對社區及本土文化、以及對世界其他主要文化之認識」。而「中國歷史科」課綱則列明「認識歷代興衰、學習中華文化(提高歸屬感)、認識歷史人物及史事(培養優良品德)」。由此觀之,當年在殖民地條件之下,中史科可算是保留一個渠道,讓中華傳統知識和感情得以延續輸送給炎黃子孫的新一代。通過對比這些文件,可見回歸前中國歷史科是有其獨特的存在意義,也可解釋為何海峽兩岸並無設立中史科。
但當局未有藉着20年前回歸的機會,將中國歷史科轉型為真正的「國史教育」。今次施政報告的建議或許只可視作「重新出發」,長遠應把國史教育規劃得更好;不只是知識系統,更需要改善令課程內容成為市民的共同記憶、令整個社會了解是如何從過去行走到現代,讓香港人與中華文化和祖國河山連成一氣。
今天全球經濟已是一體化,人類歷史亦一樣。在中史獨立成科拍板的這刻回望過去,初中歷史教育的萎縮更是可怕,修讀過歷史的初中學生甚至未及半數。試問中學生怎能夠培養出鑑古知今的技能?他們無法了解近代國際形勢、掌握不到中國與近鄰(日、俄、美和東南亞)的互動,全因為欠缺了全面的人文栽培。
來個逆轉思維吧!在適當的時間標尺上,於中國歷史的學習中切入一些世界歷史片段,令學生有能力見到「人、地與事間不斷轉變和影響」。
!doctyp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