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的要想「小學半日制」?

在討論「全日制」與「半日制」的同時,我們應該重新審視全日制的價值及整個課程的安排。我們需要深思理想與現實的落差,我們也要讓社會對教育有認識、有理解。

一番的討論:

近年隨着家長對學制、考試有不同的想法,在互聯網上的家長討論區都出現不同的建議或要求。其實每當政策走到一定步伐時,問題或困難自然會浮現,只要我們抱持開放的態度,廣納意見,從多方思考,這也可以是優化之良機。

有不少網上討論區都有家長表達期望小學重回「半日制」,還給孩子一些「快樂的時光」。筆者不禁慨嘆為何「全日制」就是不快樂?「全日制」不可以快樂嗎?問題究竟是學生在校園生活不快樂,還是在校園以外不快樂?只把留校時間縮短就是解決問題的方法嗎?從世界其他的城市作參考,英國、德國及美國的學制多以全日制為主,而芬蘭就多以半日制。因此,學制在不同地區都可以被社會人士及家長所接受與認同。關鍵其實是孩童在校園內及校園外的生活是甚麼?

小學?我對小學的期望……

其實社會普遍人士對小學全日制的期望是甚麼?筆者從數個網絡上的家長平台發現一般對學校都有以下期望:能提供知識、能培育良好品德、能提供多元化活動、午膳吃得輕鬆、小息午息可以休息、在學校完成功課、學校能提供境內參觀,亦可以有境外交流……

回到現實的社會之中,現時「知識」層面在小學教育所要顧及的範圍豈止昔日半日制的科目?隨着互聯網的出現,「品德」的培育又豈止是肉眼所見的行為?再說所謂的「多元化活動」,現在所提的更不是昔日的跳飛機、田徑等訓練。若孩童只是「學習」,而沒有獲取獎項,表現平庸不太出色,普遍家長及學生又是否滿意?

Happy就能解萬事?

我又嘗試反問一句,如果學校只提倡成為「happy school」,而學術知識放輕不提,一眾的社會人士又是否滿足學校的質素呢?學校又會否只淪為出色的活動中心?因此,現在社會對學校的期望既是要提供一定的學術質素,亦需達至不同的多元化期望要求。

可有出路?現時一般官津學校的每班師生比例在1:25至1:33的範圍之內。學生在全日制的學制內就是要達到上述多元化的期望或要求。因此在討論「全日制」與「半日制」的同時,我們應該重新審視全日制的價值及整個課程的安排。我們需要深思理想與現實的落差,我們也要讓社會對教育有認識、有理解。家庭與學校的合作是一個微妙的關係,不同背景的家長對學校的要求或期望都有不同,每個家庭能提供給子女的也是不同,身為家長的我們又可否容許自己的小朋友享受成長中的沿途風光?如果不能,責任全都在學校?

假如真的要,可否有選擇?

隨著香港的發展,在這個小小的地區之內,家庭結構可以算是複雜的。不同背景成長的家長對學校的要求不同,對能提供給子女成長的條件更不同。

不難發現有些學生放學後就到補習中心學習,目的除了完成家課之外,還需配合雙職家長的放工時間。試問如果他們只接受半日制的上課模式,整個下午不能獨留在家,他們在補習中心的時間將會更長,但或許這比在街上流連的好。從另一個角度又看,有些具有天賦潛能的學生,不惜為着另一目標在放學之後再加時訓練數小時,每天如是,對他們小小的年紀又真是休息不足。

其實全日制學校與半日制學校都有其好處,但似乎現在家長很難覓得半日制小學。回看幼兒教育,為了配合家庭需要,有的上午班、有的下午班,也有的全日班,家長可各取所需。如果小學再次出現半日制,家長在另一方面需要配合的又是甚麼?

我們必須堅信,每個孩童的成長步伐都不一樣,揠苗助長只會令孩子失去興趣,在失去興趣的情況下就會失去動力。即使有短期的果效,亦將易於消失。若沒有短期果效,即容易造成挫敗。

結語:

教育談何容易,我們要的絶非頭痛醫頭、腳痛醫痛。教育自古以來都是一門大學問。家校要能合作,就是要推行全面的家長教育,讓政府、學校及家長都在了解教育的前設下共商政策。

翁美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