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到底面臨什麼挑戰?

「社會變了!教育也要變!」這種基調,是當時經過接近一年關於「教育目的」的諮詢,收到超過4萬份意見書以後的主要結論。這次在莫斯科,卻還是不斷在思想上受到衝擊;以上的基調,也得到很大的充實。

為文時,在莫斯科參加一個會。這是GELP(Global Education Leadership Project)的會議。GELP是Tony MacKay發起、並且一手發展起來的一個比較鬆散的國際教育組織。他原是澳洲墨爾本大學的教授,大概是由於對於教育的發展有比較深入的認識,到處應邀演講,逐漸顯示頗有大會調度的才華,因此又成為許多國際會議的講座調度員(moderator)。他索性離開大學,自立門戶,專門從事教育政策諮詢,後來更成立GELP,輪流到各個國家開會。基本格局是,參與者是外地與本地各半,希望通過交流對話,國內外互相促進;這次選在俄國。

筆者雖然在大會作開題主旨報告,參與大會和小組討論以來,啟發很多、很大,不無震撼,急不及待與讀者分享。

教育的挑戰

「社會變了!教育也要變!」這是香港自從上一輪教育改革以來的教育發展的基調。這種基調,是當時經過接近一年關於「教育目的」的諮詢,收到超過4萬份意見書以後的主要結論。這也是本欄十幾年以來的主要評論線索。這次在莫斯科,卻還是不斷在思想上受到衝擊;以上的基調,也得到很大的充實。

一、社會的變化對教育的衝擊,已經具體化到年輕人的變化。幾個講者均不約而同地提到年輕人的工作出路。筆者曾經提過,2006年的英國推算,一個公民平均會經歷13份工;美國則是10.4份工;這次澳洲的一份研究,則是15份工。

對教育的挑戰,是瞄準特定的行業的職業培訓, 已經不可能成為教育的基本目標。而這個目標,至今還有許多人不假思索地當為教育的基本。在俄國,雖然大家都在說要為下一代準備多變的未來,但同時又有很強的思想假設,認為應該讓學生「盡早為自己的『未來專業』作準備」。無論會議上,還是會前參觀的「未來學校」,都在強調讓學生「盡早按照自己的特點決定未來的方向」。這種想法,在會上引起很多議論。

二、上述澳洲這份研究,做了20萬名青年的面對面訪談,做了150名青年的個案「故事」(以後再介紹), 其中69%的青年期望能夠自己創業。這也是近年筆者的觀察。總的來說,這是一個愈來愈個人化的社會。

愈趨個人化的社會

這次會議,參加的不少是俄國的大企業,對於機構組織的變化,是他們的常識。機構變得愈來愈小, 在會上已是不言而喻的假定。機構變得脆弱、不穩定、 難預測,也是在商界大家熟知的常態。在這種情況下, 機構對僱員不可能有長期的承諾和保障;也因此,僱員也不可能對機構有任何承諾和長期的効忠。大家都覺得,這是年輕人趨向個人化的一個根本原因。

不是年輕人的道德操守墮落了,而是他們的境遇,把他們塑造成這樣的職業觀、成功感和幸福感。希望進入一所大公司,一步步從底層慢慢上升,期待總有一天出人頭地,已經不再實際;這種想法,也許已經一去不復返。

三、因此,大家眼前逐漸形成一幅圖畫:有兩片大洲,一片是年輕人將會進入工作和生活的世界,這是一片多元而燦爛的天地;另一片是年輕人本身,也是多元而燦爛的一大片。不過,這兩片大洲之間,連接的卻是一條狹窄的獨木橋,那就是教育。

不是嗎?學生學習的天地本來是無窮無盡的;學生將來進入的社會,也有無窮無盡的可能。偏偏在教育體系裏面,尤其是在學校裏面,要求的只是有限的幾個科目;而且要求的,只是局限於考試大綱的規定,不是獨木橋是什麼?這在以前,無所謂。因為教育體系希望達到的,基本上是讓學生取得學歷;學生就拿着學歷進入工作,拿到一紙文憑,就能一勞永逸,可以一帆風順,在一份職業裏面從一而終;教育這條獨木橋,也就完成它的社會功能了。

現在的年輕人要面對層出不窮的變化、意想不到的挑戰、沒有盡頭的學習,他們需要的,是比我們這一代更加充分的準備、更加根本的能力、更加堅強的品質,才能真正面對未來。

於是,會上不少人都嘗試回答一問題:「教育的根本是什麼?」「為下一代做準備,最根本的什麼?」會上沒有完美的答案。這也難怪,如此一個大問題, 怎可能一下子就有答案!有些人振振有詞,好像已有完備的答案,也只是自我感覺而已。不過,大家能夠認識有這麼一個問題已很重要;也就是說,不能再按傳統思維去發展教育。恐怕還有一段很長的探索過程,而這種探索不是在學者或是決策者的大腦中進行,而只能夠在具體前線的實踐中尋找方向。

三、這次會議就有相當多的、大大小小的前線實驗。規模都不大,但是都很有一點成功的經驗。大家的問題是:是否可以大面積推廣?也有另一種看法是,也許未來的世界就是沒有太劃一的方向。社會多元、學生多元,所以學校也多元、課程也多元。無論如何,都會對於我們一向習慣的學校觀念形成很大的衝擊。

有一點不可不提。這次的GELP參與者泰半來自學校體系以外。他們來自社會各方面,關心教育,但是似乎已找到可行的財政模型,而不是純粹的作慈善事業。從他們的發言、與他們交談,他們並沒有停留於埋怨學校,或更根據個人體會的一鱗半爪,便對辦教育亂發議論。這一點難能可貴,也給教育帶來希望。教育,將不再純粹是教師、學校、教育部的事。幾乎每一個社會,這種情況都在發生。

科技運用的教學觀念

四、大家都把注意力聚焦在科技的發展。新科技進入教育,已經不是什麼新事物,雖則幾乎每個體系都要為內部的不均衡發展而掙扎,但是在芸芸看到的發展項目中,科技的運用似能超越傳統教學觀念的, 則寥寥可數。

這便形成一個強烈的矛盾。一方面,很多人把教育的未來理解為教育的科技化,尤其是運用大數據, 推進學生學習的個人化;這也許是科技對教育的貢獻,最可靠的一個方面。可是另一方面,許多科技運用的背後還是非常傳統的教學觀念,學生也許多了選擇,但是要求他們的,仍是劃一的目標;學生也許可以採取多元的學習途徑,但最後還是逃不過特定的測驗。若不小心,用的也許是嶄新的科技,結果卻極可能加固了過時的教學觀念。事實上,由於大數據的存在和共享,學生的學習很快就會遠遠超過教育體系的要求。教育體系將如何自處?

上面牽涉幾個頗為根本的問題。以後再探討。

原刊於《信報》,本社獲作者授權發表。

程介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