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政府上場除了為特區教育灑下36億元鉅額資源外,並表示十分重視青年發展,將青年事務委員會升格成為「青年政策委員會」。最近更舉行多場青年發展政策公眾參與交流會,蒐集民間對未來青年發展政策的意見。
教育範疇以外
參加了其中一場交流會。從事了數十年培育青少年的學校教育工作,原來並不多關注到青年人在教育範疇以外的種種。青年政策,絕對是一個跨部門的重要策略;可是業界人士很多時只會關注自己所屬範疇。即使如此,有時連本身範疇內,都存有很多盲點。
若把青年分為三個子群,即高中至中學畢業的後青少年、大學生至到畢業後一兩年的年輕青年人、20、30歲左右的年輕成年人,那麼學校教育照顧到的,就是青少年和第一個階段的青年。在交流會上與一批高中學生同組,所以交流到的都是第一個子群,即是最年輕的青年人。總結起來這批高中學生的心聲可大致分為四個度向:學業和教育、家庭壓力、社會住屋狀況和未來就業的考慮。本文的重心放在學校教育上,故下文探討的只偏重於這些度向中與教育相關的部份。
訊息系統混亂
香港是個華人社會,受傳統文化影響對教育頗為重視,尤其是家長和與高中生一同面對公開試的老師,往往對他們施以壓力而不自知。上世紀中後期的公開試很是主宰著高中生的生活,但那些年,學校教育幾乎佔了主導位置,況且訊息流轉不及現時那麼便利,學生在校內舖排下亦可得到不錯的建議和支援。相比之下,現時的高中生卻發現自己面前的選擇實在很多,但接收到的訊息卻不是很有系統地出現;據他們所言,那是頗為混亂地湧現!針對這點,教育前線是否理解到呢?
把兩個公開試合併為DSE,結果考試壓力都加於所有學生身上,而且是持續兩年多。學校為了追趕課程造成了無間斷補課,部份學生更要自資參加校外補習。同時,DSE還要求學生有足夠份量的OLE(其他學習經驗)和校本評核SBA;結果令到高中生的生活壓力也是超高壓的。作為學校教育持分者之一,對青年人的提控實在難以否定;學校已盡量將這些需求加以平衡,但平衡後的壓力也是不會消弭的。或者,可以說這是制度問題。
舒緩壓力,需要有足夠的空間。課程份量的多寡和足夠與否,其實是有機會調整的。不過在同一時空下,大學方面卻經常指責經DSE閘門入學的學生,知識量不足以應付大學要求!這是否課程設計出了問題呢?一個普及式課程既要滿足跨入大學的篩選要求、又要起到分流和展示出所擁有知識技能的功能,同時又要讓全民學生修讀,並以同一個考試來評級;這些在過去十多年已有大量討論了。從青年人口中講出來,除了感受更深,實在看不到有解決的可能。
教育是甚麼呢?
這亦是一個老掉牙的問題。今天沒有人反對教育是釋放年青人潛能的一個過程,良好的教育可以令學生認清自己的強項和不足。課程革新後,學校必須推行生涯規劃教育,這些課程確是幫到學生理解自己的優劣、協助分辨擇業方向。但社會價值卻未有適時跟上,縱然學校有效幫到學生,卻始終敵不過家長的期望。社會至今仍然將職業收入視作成就感的最大因素,至於志趣和潛能發展,很多時都得不到家人和社會的足夠重視。
青年人的這些心聲,在平日校園工作上都可以感知到,這就是學校教育與現實無法填平的鴻溝。
最想不到的,居住環境和置業困難,竟然都是這些年輕青年人的夢魘!不過篇幅所限,在此不再點評。
簡言之,青年發展是一個重要的課題,這是社會新一代持續前進的動力;教育從來都是重要因素之一,但現實中學校教育卻為青年思索自己未來的發展帶來難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