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數周談及教育中的文化因素,其中談到文化的改變,提到大學收生與小學收生可以做的好事。其中提到小學收生完全沒有必要地出現厚本的學生經歷檔案(student portfolio)。最近兩周,深為家長心儀的「名校」,陸續舉行小學一年級招生簡介會,自然是座無虛席,甚至有家長通宵輪候。簡介什麼?就是簡介錄取的標準,讓家長明白錄取學生的「遊戲規則」。
家長設法炮製孩子檔案
學校簡介也有申明不接受經歷檔案,又或者限定檔案的篇幅等等,值得讚賞;要是家長真的明白,也許就不會浪費很多精力,製造一些沒有意義的學生「業績」。
不過,可以想像,家長不會就此心息,一定很快會想出新的競爭方法,又或者在有限的頁數裏,擠進更多內容。都是可以想像得到的。又可以想像,替家長做「壓縮式」經歷檔案,可以是非常興隆的生意。
家長為什麼如此緊張要爭取進好學校?那又為什麼,進了好學校,就可以讓孩子受到好的教育?我們說:那是對教育的重視。那不是每一個社會都是一樣的。在有些社會,爭入名校只是少數有錢人的玩意;又或者是到了進大學才出現的現象。在香港,與其他華人社會一樣,幾乎是全社會一年一度的大運動。當然,每一所學校大致都有自己的「粉絲」家長──有地區的分別、有社會階層的分別,也逐漸有家長偏好的分別(也就是說,有些家長也許不想進某些名校);但是作為進入好學校的強烈願望,則是一致的。
父母怕輸 寶貝受苦
再仔細看一下,只是報考一所學校的,幾乎絕無僅有;也就是說,家長並非瞄準特定的學校而替孩子報名的。報考小一,是一種競爭,不只希望孩子進入好學校,而且希望孩子進入最好的學校。很少家長會想:「我只要進入某一類學校就心滿意足了。」也是周前提到的「攀比」文化──不是要好,而是怕輸。
報考小一,也是一種賭博。多「投注」幾間學校,就彷彿有了高一點的保險。因為即使學校已申明招生、面試的標準,家長對於自家孩子的表現,是毫無把握的,很多是完全沒有數的。雖然學校簡介已說明要看孩子有沒有禮貌、態度是否誠懇、是否留心專注等等。
這些方面,自家的孩子會如何表現,很多家長是一無所知的,更不會有認真的比較;而這些表現,又是事前無法操練的。有些專門的訓練班、訓練學校,專門訓練面試技巧,有經驗的老師一下就能戳穿。
這是追求表面的文化。孩子的禮貌、態度、專注,是需要家庭的長期熏陶的,是孩子在家庭的氛圍裏面,潛移默化、耳濡目染,不是臨急抱佛腳可以操練得來的。最要命的是,五、六歲的孩子不是木偶,而且往往是倔強反叛的年代;不管事前如何叮囑、臨場如何「教路」,在面試現場,他們的表現是不可控的。甚至可以說,這個年齡假如行為表現是完全可控的,那個孩子也許是過度早熟,並不一定是好事。
不知道家長有沒有想過,這些過程──讓孩子經歷各種純粹為了競爭而參與的競爭,要他們參加沒有止境的各式課外活動,讓孩子經歷他們自己一點都不明白的訓練,要他們在面試裏面專門作出某種表現,要他們經歷種種自己無法積極努力的競爭……
最差的情況是,家長於面試之前誘之以利──努力進了這所學校,有什麼什麼好處;或者加以恐嚇──假如進不了這所學校,就會如何如何淒慘。那是最不應該的。這是把家長的情懷,不由分說強加在孩子身上。
更壞的是,口試有了結果,或則為進了心儀的學校而表彰孩子,或者為沒能進入某所學校而怪責孩子不爭氣。把入學成敗,看成是孩子的成敗,對他們很不公平;他們自己沒有做過什麼,只不過是你們大人安排,糊裏糊塗地進入了一個鬥獸場。
尤其是,他們對將來入讀的學校有了非常有害的先入之見,或則覺得這所學校是天下最好的學校,自己不許努力便成了天之驕子;或則覺得這所學校原來是不屑入的,彷彿委屈了自己。這些印象,將會深深地烙印在學生心中,將會產生長期的負面作用。
一切均與孩子經歷
上面提到的種種,也許許多家長看了很不以為然,「我們根本不是這樣想,把我們家長看低了!」果真如此,筆者不只要道歉,而且要道賀:恭喜!恭喜!你們把孩子帶出了傳統文化的困境,為孩子走出了健康的第一步。你們超越了「不要輸在起跑線上」的謬誤觀念。
的確,我也碰到一些年輕的家長,不錯的職業、不錯的收入,很有學識,但是很樂意地把孩子送進附近的小學,普通的小學。他們的孩子,毋須經過上述的煎熬,度過平靜而愉快的升學過程。這些家長的信念:
進了任何學校,最後還是要靠孩子自己的努力;
任何環境,即使惡劣,也是孩子的一種經歷,我們和孩子一起經歷;
任何學校,都會出現成功的學生。
這些家長出眾的地方是,他們把希望寄託在自己孩子的身上,而不是寄託在學校的好壞。因此他們對自己的孩子有信心。他們也有準備孩子會遇到困難,說不定還會遭遇不快的對待,但是那是在他們的預計之中。對於這些,他們不是抱怨,而是積極面對,因此他們立於不敗之地。事實上,他們往往會告訴你,這些所謂「普通」的學校,其實也有很多優秀的地方。
在社會文化的大環境裏面,這樣的家長到底是少數。讀者們,你們說,哪一類家長更有見地?哪一類孩子會成長得更加堅強?
說實在的,即使是大家認為非常好的學校,孩子也有感到不快、不公、不幸的時刻,孩子一樣要面對,家長一樣要面對。
原刊於《信報》,本社獲作者授權轉載。
!doctyp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