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約制:三種情境、一個寓言

假若合約制被禁了,分組教學實施不了,STEM新計劃推行無期。

對於合約教師制,筆者的意見在兩篇拙作已說過。總括而言,我認為合約制是在一個特定歷史時空內出現的。面對排山倒海的工作,合約教師不啻是甘霖,助常額老師紓壓,也讓新畢業大學生覓得教席,而此制亦在現實上會長久存在。當然,同一時間,業界應繼續爭取改善班師比,增加校內常額老師數目,並且要優化合約制,摒除其中流弊。於此,顏光貴老師〈教育界可以為合約教師做些什麼?〉一文實具考察價值,他不煽情,不作人身攻擊,實實在在的向教育團體、學校管理層,以至政府提出懇切呼籲,優化及規範化合約制,凝聚共識,制定合約老師工作指引,成立新教師支援網絡,讓合約老師不受剝削、有所鍛鍊而又看到前景。

取消合約制會如何?

在此,就合約制,筆者再提三種情境、一個寓言:

情境一:某歷史悠久,校友英才輩出的資助中學,面對日漸突凸顯的學生個別學習差異增加的問題,為了更好地照顧學生學習需要,校友們打算捐出巨款,在低班中英文科施行分組教學,故增聘語文老師。此舉讓學生得益,又讓新教師有更多入行機會。

情境二:某資助小學,近年銳意推行STEM 教育,校內老師自發構思新穎教育計劃,因需大量資金,於是打算申請優質教育基金,當中包括增聘教師,以替代個別需出力承擔額外計劃負擔的現任常額老師,而計劃終獲基金通過,眼看可以順利開推,讓學生有更佳STEM 學習機會,發展潛能,老師既有額外人手支援,可無後顧之憂,而一些欲入行的大學畢業生,又有晉身教育界的機會,因為實際上常額教師難得啊!

情境三:林鄭特首在眾多教育團體極力爭取下,終於在任期內某年增加常額教席至每班加0.3名,讓所有現任的合約老師可納常額編制。然而在一、二年後,部分學校仍為學生着想,或為減輕老師工作負擔,又或想申請基金撥款,推行新的教育計劃,而需要額外人手。然而合約制已被禁止了,結果……

對。以上三情境,前二者對學校、師生俾益顯而易見,假若合約制被禁了,分組教學實施不了,STEM新計劃推行無期,因為校方不能再聘任額外教師了。而情境三,初期實施時是皆大歡喜,掌聲不斷。但再過一段時間,校方要再增加額外人手,變得不可能,學校很多新計劃非現有人手應付,故只好擱下不表。更有甚者,欲入行的新畢業者,更是近乎絕望,因要苦等常額老師退休或轉行。要苦等呀。當然,這些人,是沒有人會關心,替其發聲的,他們根本未進入教師行業,亦定必不是教師工會的會員。

沒有合約制只是寓言?

或者說,可繼續向政府施壓,0.3已不夠用,要再增加。但增加需時,此其一,資源不是無限的,也不能只向教育傾斜,此其二。讀者們,合約制是否有一定作用,是否會長久存在,廢除了,對誰有利,對誰不利?大家評評(當然要加以改善,優化)。

寓言一則:在這麼一個社會,資源是無限的,又或者,政府給予教育的撥款是不設限的,故資助學校可以開設任何數量的常額教席,而樂意晉身教學行列的大學畢業生,只要校方聘請,均可入職,在這裏所有教席都是編制內的,全然沒有合約制教席。

讀者看到這裏,會不禁說一聲「荒謬,不可能」吧,且慢,我明明說這是則寓言嘛。然而卻真的有人把寓言當真實,而假設社會資源無限,政府撥款予教育,包括教師數目與薪金並不設限,因而作出只許設常額教席,禁絕合約教席的訴求,且對持不同意見者恣意攻擊,出言侮辱,失了風度之餘,更顯思考不周全。

最後順道一提,為何校長不設合約制。如教師合約制般定義的校長合約制,於資校不存在,是因歷史、社會條件不同,常額老師數目不足夠催生了合約制,這於校長而言並不存在。但廣義地說,校長難納入常額編制,辦學團體不滿意其表現,可按合約規定,予以通知中止合約;而常額教師,校方欲與之解約,則在試用期後,要予以口頭、書面警告,未見改善,再經工會、教局介入等程序,才有機會落實。常額與合約均有利弊,前者可保障教師職位,穩定士氣,但卻也保障了缺乏專業精神的老師,讓他們在「不作為」、「不負責任」、「不稱職」情況下仍靠着「玩程序」,以至工會強力支持,而拖拖拉拉,讓學生受害,同事受累,公義不彰,且消磨管理層精力。資助學校總有此種情況,校長們、老師們太熟悉不過了。凡事,總有其兩面性,總要客觀評估,總會有空間去作出改善的啊。

曹啟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