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ue Apr 22 2025 14:19:45 GMT+0000 (Coordinated Universal Time)

普京與石油:俄羅斯之咒

一個國家的天然稟賦會對國家現代轉型帶來影響,俄羅斯的天然資源極為豐富,精英把眼睛盯在這些天然資源上。

1991年存在70多年的,根據列寧主義國家學說建立起來的蘇聯,由其第一任也是最後一任總統戈爾巴喬夫宣佈解散。俄羅斯作為蘇聯的國際法責任的繼承國家,在蘇聯消亡的廢墟上建立起來。

新建立的俄羅斯因為舊有的意識形態被廢棄,同時原來的國家制度乃至機構處於除舊立新的關節點而運行不前,國家經濟則因計劃體系突然崩解,人們正面對廢墟而惆悵,不知如何措手足。總之俄羅斯最初十年國家孱弱無比。

西方精英不可原諒的錯誤

在國際上,西方國家面對冷戰對手突然不戰而倒,西方精英驚訝之餘根本無暇籌劃後冷戰時代的世界戰略加以應對,可以說壓根兒沒有明確的世界遠景。當年的西方領袖老布希雖然有國際新秩序的說法,但是他只是一任總統,並沒有一展鴻圖的時間。後來的克林頓更多是忙於做風流天子,並沒有宏大的世界新秩序大略指引西方的方向。西方經濟精英汲汲於自己的利益,全力推動經濟全球化,最終造成今天的民粹主義在全球肆虐的局面。從相當程度上說,西方知織界甚至沒有正確總結冷戰勝負的原因。

福山以《歷史的終結》取寵一時,只說出一個大家都看到的歷史現象:自由平等+市場經濟作為黑格爾的絕對精神得到了實現,這種有些類似共產主義者的宣傳口號實在太空洞。至於人們要求被承認的衝動,共產主義、計劃經濟又何嘗沒有意圖被承認。後面我們將會指出,因為對現代社會性質判斷的對錯才導致冷戰的勝負分野。因為西方精英不可原諒的誤判,在當年大好形勢下,坐失良機,使人類的前進路線發生巨大的,不必要的曲折。

西方精英最大的失誤就是沒有如二戰結束時通過化敵為友的策略,推出類馬歇爾計劃,拯救俄羅斯,把它拉進普世陣營。反而步步進逼,意圖趁俄國人在困境中最大限度削弱它。結果是如一戰結束後,因過分苛刻對待德意志帝國與奧斯曼帝國,最終造成近尤(二戰接踵而至)與遠患(奧斯曼帝國銷亡後,穆斯林的失敗情緒種下了仇恨的種子,釀成延綿至今甚至愈演愈烈的恐怖主義。)

冷戰後西方精英的策略錯誤帶來嚴重後果,但絕沒有改變現代社會的基本性質,現代社會是腦力性質,具備最高效開發腦力資源的制度才是最優越的制度。自由平等與市場經濟激勵推動社會精英實現角色轉變,由搜刮的,自封為高人一等的貴族,轉變為高效的創新者與經營者,以他們聰明頭腦的創新產物自利又利人,推動人類社會進步。這一冷戰勝敗之因將繼續引領人類的發展方向。

造就普京與民族主義

在上面所說的這些內外因素加起來,使當年俄國人彌漫於失敗無助的氛圍之中。國家的失敗最容易引起國民的怨懟乃至產生仇恨。尤其是一個曾經有着極為輝煌歷史和深厚文化傳統的民族。俄羅斯社會在這種情況下出現民族主義,把國家的困難歸罪於外來因素:西方的壓迫變得順理成章了。

帶領俄羅斯黜棄列寧主義之咒的葉利欽近十年的任期諸事不利,他起用的總理如走馬燈般,你唱罷,我登場。這位古稀老人心力交瘁,似也意興闌珊。在千禧前夕,現代俄羅斯之父決定淡出克裏姆林宮,把權力移交給時任總理的普京。

這位曾經作為克格勃特工的克裏姆林宮新主人當時年未及五十,正所謂春秋鼎盛,自然野心勃勃,誇下海口說給我20年,還你一個新俄羅斯。這句話本身已明顯偏離俄羅斯人當年黜棄列寧主義重回世界文明主流的初衷了。20年是什麼概念,世界上只有厲行獨裁的政治家主要是被封為偉大領袖或國父一類才會有這般終生的任期。普京此言一出根本代表俄羅斯重新偏離人類現代文明發展的正軌。果不然,普京為了自己的權位以民族主義為名,把俄羅斯引向威權主義的道路,打壓所有異己勢力,不管是億萬富商還是傳媒精英,凡不利普京者率皆羅織罪名投入大牢,藉沒身家甚至在遠必誅,使俄羅斯離自由平等愈來愈遠。

至於上演總統總理易位而處,根本一出鬧劇。俄羅斯在普京治下基本重回精英通過壟斷國家權力,搜刮財富,乃至通過國家決定各別庶民貧富貴賤榮辱的分野。這樣的制度,這樣的結構根本不足以使俄羅斯成為現代成功國家。如果說列寧史達林是俄羅斯第一咒,普京是為第二咒也。俄人實在不暇自哀也。

石油阻礙俄羅斯精英轉變角色

現代社會的腦力性質決定了一個國家要成為成功的現代國家,必須通過自由平等+市場經濟這種制度激勵推動精英改變角色。其中自由平等及其衍生的民主政制根本剷除國家的搜刮功能,使精英無法再依恃國家權力取得利益;市場經濟則激勵作為聰明頭腦的精英從事創新,從創新中得以自利同時惠及社會其他成員。

很明顯實現精英轉變角色,需要很多因素配合包括文化傳統,政治經濟制度等等。因此當今世界只有西方日本的精英真正實現這種轉變而成為成功國家。在相當程度說,是制度促使精英轉型;从另一角度看,也是精英接受這種自由平等民主+市場經濟的制度才使這種制度扎下根,開花結果。兩者互為因果關系。

值得指出的是一個國家的天然稟賦也會對國家現代轉型帶來影響,像俄羅斯這樣天然資源極為豐富的國家,包括精英在內的很多國民都會把眼睛盯在這些天然資源上。尤其是石油,當石油價格升上天的時候,它代表的財富怎會不使人心動呢?又那有心思去進行殫精竭慮,絞盡腦汁,費盡心力的創新呢?實際上自然資源根本不足以使國家成功,看看中東那些油國就可以知道了。

俄羅斯的石油真正是俄羅斯現代轉型之咒。在蘇聯時代,計劃經濟之無效率早已為人詬病。蘇聯的無效經濟和專制的國家制度所以能撐70多年相當程度上拜豐富石油資源之賜。根據蘇聯的統計數字,蘇聯GDP曾達到美國的八成,人均GDP達到過美國的一半,相當程度上靠巨大的石油產量和大量的石油出口。如果沒有這麼豐富的石油資源蘇聯可能更早倒台。蘇維埃制度可以說是最典型的精英通過壟斷國家權力,予取予攜的失敗制度,石油使它苟延殘喘自然延緩精英現代轉型的壓力。

普京的俄羅斯也恰逢世紀初開始的世界石油價格狂飆,使俄羅斯枯木逢春。普京放言的新俄羅斯似乎也有些光景了。俄羅斯精英的最佳選擇自然是瞄準爭奪權力,國家權力中的油元令人渾然忘了創新是成功國家首要之務。或者說創新帶來的價值在油元之前不過小之又小之巫而己。總之石油絕沒有推動俄羅斯向成功邁進而是相反,稱之為俄羅斯之咒不為過也。

什麼樣的精英構造什麼樣的國家人格。俄羅斯精英以壟斷國家權力搜刮財富為其基點。這樣的國家人格在國際層面必然表現為對外侵略和搶劫,俄羅斯精英歷來如此。普京的俄羅斯靠着油元的挹注,荷包鼓脹之機,大肆添置搶刼工具:軍備。進而奪走克裏米亞,並意圖肢解烏克蘭,結果受到西方制裁,與西方的經濟聯系幾乎斷絕。俄羅斯精英實現角色轉變進而加入成功國家陣列的時序因普京與石油而延緩了。

普京上台時誇下的海口今天又成了什麼景象了呢?在油價再次下墜及西方制裁之下,俄羅斯的GDP世界排位竟然僅居13,位於南韓之後,是有記錄以來的最低排名,所謂新俄羅斯者竟然是人均GDP8,000美元,遠不及舊俄羅斯也。實在嗚呼哀哉至極。普京又如何面對俄人。需要指出的是,在美國頁岩油(年產達16億桶,佔美國油產過半)及中國對石油需求增長放緩諸因素沖擊下,油價不可能重高峰。而俄國石油開採成本大大高於中東油國。俄羅斯難重溫舊夢,憑油元整軍經武乃至振興經濟。俄羅斯走出困境其實只有一途,與曾世陣營修好,使西方撤銷制裁。如果那樣做,世界格局將大有變化。

全世界各國的精英融合起來

所有各種不同的現代、現代性或現代化理論都是基於對現代社會性質的判斷為基礎建立起來的。在這一基礎上確定現代社會的目標,達致這一目標的路線,應該使用的方式。有人號召某一階層的成員聯合起來,有的要求某一種族奮發起來,用集體的,排他性的方法去建立現代社會。結果都造成怨懟,產生仇恨。實質上所有這些都無非是一些人(你稱他為精英也未嘗不可,到底那些理論都是煌煌巨製),有意無意為精英通往掌控國家而構建的。這些理論都極為有利於一些精英通過國家權力甚至強化國家權力達致搜刮以自利,作威作福的目的。從蘇聯到俄羅斯都是因實行這種基於怨懟與仇恨的理論而與成功無緣。雖然,出現這種情勢有一些外部與自然的因素,但蘇俄本身精英要負最大的責任。

現代社會最根本的性質是腦力性質。人類愈來愈來依靠腦力來生產滿足人類生存生活與發展的一切產物。通過腦力資源的開發甚至使人類正在改造自己,突破上天先定的,對人類個體的一切局限:時間的與空間的。這樣的現代社會為那些作為聰明腦袋即有更大腦力潛質的精英作前面所提的角色轉變帶來必要與可能的條件。大家看到,實行這種角色轉變的地方有更成功的國家與社會。人類歷史的發展要求所有國家的精英都要實行這種角色轉變。實行了精英角色轉變的國家都將融合起來,這樣的國家之間不會再出現戰爭。因為國家之間出現戰爭必然是最少有一方意圖以暴力掠奪他人。這只能是那些精英未實現轉型產生的國家人格使然。如果所有國家的精英都完成這種轉型,世界將趨於和平。人類社會變得美好。中國古代賢人老子說,天之道損有餘而奉不足:人之道損不足而奉有餘。精英們轉型前只能是人之道;轉型後按照前面的分析就是天之道的社會,而且有更高的效率。你能不說是美好的社會?因此現代社會不是什麼階層什麼種族應該聯合起來,而是那些更聰明的頭腦應該融合起來!

駱惠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