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切從源頭出發:朗誦追求情真意切

「一切從源頭出發」是朗誦獲得情真的行之有效的方法,也是區分朗誦與朗讀的根本所在。

近期誦讀藝術在大眾文化中掀起熱潮,在社會上引起極大的迴響。《朗讀屋》、《見字如面》等節目紅遍全國,於是朗誦與朗讀的定位與界線也不時引起探討。有人認為朗誦是帶感情的朗讀;有人認為兩者風馬牛不相及,個人認為這樣的論述都有些片面,前者貶低了朗誦,後者又貶低了朗讀。

朗誦起步於朗讀

朗讀與朗誦存在很深的淵源關係,他們都屬於語言藝術,其屬性是相同的。張頌教授在他的《朗讀學》中指出:「朗讀語言的規整性是以其共通的基礎性對其他藝術語言發生重要影響的」。其中 「共通的基礎性」,其意是指朗讀的技巧是其他藝術語言所共同具有的。它向行動發展是舞台語言、向吟詠發展是朗誦語言、向明晰發展是播音語言……。我們的朗誦愛好者都起步於朗讀,戲劇學院與傳媒大學的學生都以朗讀的語言技巧作為基礎課程。因此可以說,朗讀的基本功是其他語言藝術的起步點。

然而,朗誦與朗讀的個性不同,屬於不同的藝術範疇。根據《文化部教學考級表演教程》的定義,朗誦屬於有聲語言的綜合藝術表演形式;而朗讀則單純屬於語言藝術的範疇。因此兩者的創作方法及演繹方式也就大不相同了。

一、朗讀與朗誦同屬語言藝術,所以他們的創作步驟是一致的,都是通過體驗與體現兩個階段完成的。但是在具體的創作方法及演繹方式上卻有着質的區別。

二、朗讀者定位為作品的引路人:通過對作品的介紹,達到欣賞文學作品的目的;朗誦者直接擔任作者的代言人:以渲染作者的情感與理念為主,達到感染觀眾的目的。

三、在創作方法上:朗讀從文本出發,強調作品的文學特色,敘述性地表達情感,規整地誦讀作品;而朗誦則從文本的源頭出發,形象地渲染情感形成的過程,並以吟詠的方式演繹作品。因此無論在創作手法還是演繹方式上都有明顯的區別。

朗誦的藝術追求

舉例來說,朱自清先生的《春》,「盼望着,盼望着,東風來了,春天的腳步近了。」朗讀者徐徐道來,讓你欣賞文筆的優美,以及從中感受到喜悅,甚至激動的情感基調。朗誦者則在未出聲前,你就感到他眼中流露的期盼,然後和煦的春風拂面,語流中帶來的暖洋洋的舒坦,最後在目睹桃紅柳綠、細雨濛濛,耳聞鶯歌燕舞中詠出「春天的腳步//近了」的雀躍之情,這樣的情感是真切的、活潑而動態的。由此明顯區別出兩者的不同藝術範疇。

情真是任何藝術的追求。如何在朗誦中達到這樣的境界呢?本人認為:一切從源頭出發的創作方法,是達到這一目的的路向:從源頭解讀作品;從源頭進行二度創作;從源頭確定語境獲得技巧;從源頭演繹作品。這些創作和演繹方法,是朗誦取得真情實意的正確路徑。本人及大專朗誦社多年的實踐證明了這一點。

感受特定的語境

從源頭出發是作者在創作當時的所看所聽所想,從而獲得作者當時的真實感受,以及最後凝成文字的緣由。戲劇界的台詞三步曲:「說什麼──為什麼說──怎麼說」,是舞台語言的指引。這也是對「從源頭出發」最好的解讀。因為只有在特定的語境中明確了語言目的,才會產生情真意切的語言來,因此這同樣是朗誦語言及創作方法的指引。可以說,朗讀是從文字形成後去演繹作品,朗誦則是從文字形成前去演繹作品的。一個表達產生情感的結果(文字) , 一個展示情感產生的過程。借用張頌教授的話,一種是結果性辨析,一種是原因發生。由於兩者獲得情感方式的不同,效能自然就大相徑庭了。

在源頭解讀作品起步時,朗誦與朗讀差不多是相同的,都是依據作者的創作背景、創作目的、作者生平與作品風格去析解。只是朗誦者會多一些感性的分析,不會滿足於概念性的評析。如林徽音的《深笑》,不會滿足於對「笑」的分析,而是尋求「深笑」的原因和引發笑的現實場景,如此就可獲得真實而形象的感受,而不是理性的、抽象的、概念化的。這種形象的體驗,對以後的創作與演繹具舉足輕重的作用。

下一步二度創作,則是朗誦與朗讀的分水嶺。朗誦者力求將文字演變成畫面,猶如作者親自看到、聽到、感覺到的場面。在誦者內心形成活動的視像,情感隨之釋出。這是依據生活語言的規律:感覺→思維→表達,因此是自然而真實的。朗讀一般只是以文字(情感的結果)為依據去析解情感,以作品基調去表達感情:文字→表達。其中缺少了思維判斷的心理過程,易進入形式甚至虛假的誤區。

朗讀與朗誦之別

以兒童詩《曬太陽》為例:

小時候
我喜歡曬太陽
爸爸  在椅子上
我  在他腿上
爸爸大大的手掌
溫暖在我的臉上
眼睛閉上
讓陽光
照在我頭上臉上身上

小時候
喜歡跟爸爸在一起
爸爸厚厚的手掌
在我小小的頭上
流着淚的臉上
沾着土的手上
傳來陣陣的暖流
像太陽一樣

小時候
我喜歡跟爸爸
在一起曬太陽
小時候
爸爸就是我的
太陽……

詩的基調是溫馨摯愛。朗讀就將這種情感通過語言表達出來,而這種情感是人們普遍認同的溫馨和愛的一般性感受。朗誦則將這種情感產生的過程展示出來:從描述與爸爸在一起時歡快喜悅的真實場景開始,漸漸進入深層回憶,許多往事湧上心間,父親或鼓勵、或撫慰、或同樂,於是尊敬愛戴之情油然而生。這樣的情感形成過程是作者特有的,是朗誦者通過想像置身於作品的情境之中,所自然生發的,是獨特、真實、細膩而感人的。朗讀與朗誦在此分道揚鑣。

語言技巧來自生活

在技巧的獲得上,如上指引,朗誦從語言的源頭──情境出發,接受刺激產生情感反應,這種經思維判斷而目的明確的語言,其語氣、重音、節律、停連都會相應到位,還包括相應的眼神與體態,令語言有了靈魂。當然這種自然獲得的技巧還需進行藝術加工,從近似生活語言提升為高於生活的藝術語言,這是需要經過錘鍊的,這也是朗誦者水平的高低之分,然而與朗讀語言則有本質的不同。

伊索寓言《狼和小羊》(Pixabay)
伊索寓言《狼和小羊》(Pixabay)

舉例來說,伊索寓言的《狼和小羊》中,狼找藉口威脅小羊: 「你怎麼敢到我的溪邊來,把水弄髒,害得我不能喝」;小羊辯白:「您站在上游,水是從您那兒流到我這兒的,不是從我這兒流到您那兒的。」

朗讀者根據上述文本的析解,語言技巧的語氣、重音、節奏等是容易確定的。然而朗誦者他從體驗當時的情境出發,產生清晰的畫面(內心視像):狼居高臨下、志在必得,自然會用霸道的驕橫的口氣說話;而小羊則因恐懼而小心翼翼地辯白,它隨時有被吃掉的危險,於是即使充足的理由(重音)都不敢大聲,都要在細察狼的神態才卑微的表達(相應的語氣停連速度節奏)。朗誦就是會將狼和小羊在不同處境下真實的反應過程,運用技巧細膩而充分地展示出來,是活生生的真實地演繹,而不是客觀地、概念地、一般地表達。

因此朗誦的語言技巧是來自生活的真實,又作了藝術加工,大大提升了他的感染度。這與朗讀是不能同日而語的。

情自心中起,聲從口中出

演繹階段兩者更有明顯的不同,那是因為屬於不同範疇之故。朗讀者見字發聲,其最高境界為「聲情並茂」,是以聲帶情以情托聲,是先有聲後有情,或兩者同步,是有聲語言的藝術體現;而朗誦者則隨情出聲,文蘊於心。前輩的座右銘是:「情自心中起,聲從口中出」。我還覺得應補充一句,「神自眼中流」,是情→神→聲的先後次序。這樣的演繹神采奕奕、栩栩如生,情感產生的過程細膩而豐滿,語言的表達抑揚頓挫、張弛有序,達到朗誦藝術視覺美、聲音美、意境美的境界。

綜上所述,朗讀與朗誦既有相同的創作步驟,又有相同的語言技巧作基礎。然而由於功能的不同,在創作方法與演繹上則有着本質的區別。目前之所以引起朗誦與朗讀的混淆,很大程度是因為某些朗讀者運用的是朗誦的手法,或進入了朗誦的創作狀態,所以其實是在朗誦;而某些朗誦者並沒有運用或進入朗誦狀態,他們只能算是朗讀而已。因此有必要梳理兩者的同與不同,才會得出較清晰的判斷,也有着現實的意義。

「一切從源頭出發」是朗誦獲得情真的行之有效的方法,也是區分朗誦與朗讀的根本所在。至於如何提高朗誦者的水平:重視語言基本功的訓練,精雕細琢地錘鍊語言,以及學習一些表演藝術,這是每位朗誦者所必需的。當然提高誦者本人的人文藝術修養更是不容忽視的。

蔣治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