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來西亞的華文獨中

現在的小學,都是公立的「國小」,不過華裔學生也學習華文,當然國語(馬來語)還是為主的教學語言。

有機會訪問了馬來西亞的華文獨中。2016年末,本欄曾經介紹過馬來西亞的華文教育,這次稍為深入一些。

馬來西亞是一個多種族國家,近3000萬人口之中,馬來裔佔人口65%,華裔佔23%,印度裔8%,其他是近年新進入的人口,大多數是勞工,最多的是印尼,也有南亞各國的。因為生育的習慣不一樣,華裔人口的比例在逐漸下降,馬裔的人口相對上升。

現在的小學,都是公立的「國小」,不過華裔學生也學習華文,印裔學生可以學習泰米爾語,當然國語(馬來語)還是為主的教學語言。已經沒有了獨立的華文小學。中學則分為三類。第一類是國民中學,要學中文只有有限的課後學習,華裔學生70%在國民中學就讀。第二類是國民型中學,華裔學生可以選修正規的華文課程(每周約3至5節),華裔學生約20%在此類學校就讀。第三類是獨立於公立體系的、華文為教學語言的「華文獨中」,目前有61所,大約10%的華裔學生就讀此類學校。目前學生總數是8萬人。

華文教育 傳承文化

華文獨中的董事會,結成了聯合組織,稱為馬來西亞華校董事聯合會總會,簡稱「董總」。中國內地、台灣、香港的教育界,都知道董總,而且有不少的交往。董總是一個比較完整的教育體系,從全球看,她是主流華人社會(陸、港、台、澳)以外,生存於另外一個文化裏面的華人教育體系。她有自己的課程,有全體系的「統考」,還出版自己的課本。設在加影(Kajang)的總部,就有一支非常能幹的課程發展與教材開發隊伍。

值得一提的是,董總有一個很小的研究團隊,但是對於國際上的教育動態,訊息非常靈通。只要提到一些最近的動態,他們大都已經知道,而且會深入地追尋,而不是停留在掠過表面的報告。有些他們還沒有知道的,馬上上網尋查,不過一會就會提出相當有見地的問題。他們與華人社會一些重要的人物與機構,例如上海成功教育的劉京海、香港中文創意教學法的謝錫金、香港校長中心的自主學習、台灣的腦神經學習科學家「洪蘭老師」、香港研究德育出名的李榮安……都很着意訪問、邀請、研究、嘗試。那種開放的態度、研究的精神、搶時間的決心,令人佩服。不禁心想,香港的資源要比董總豐裕得多,要是有這麼一兩個幹勁十足的年輕研究員,我們的教育決策就會有完全不一樣的基礎。當然,董總這種精神和態度,也是他們生存和發展的必需。不過,香港又何嘗不需要?

由於不屬於國立學校的體系,法理上華文獨中是私立學校,拿不到政府一分錢。而華人家庭又並非全部富裕,因此學費都比較便宜,有些學校僅僅可以覆蓋教師工資,有些甚至不夠支付工資,就要靠捐贈。因此校董會可以說是華文獨中的命脈。

華人社會 團結支撐

這次有機會參加一所獨中「家教會」的就職典禮。在座的,除了學校的校長和教師代表,還有校友會和家長會的代表,都是比較有名望的商界名人,其中不少還是該校的校友。場面非常溫馨而熱鬧,看得出校董們對學校的熱情、擁戴和期望。因此,看來學校都會得到「華社」(華人社會)的強力支持。

由於歷史淵源,華文獨中以往與台灣關係比較密切,不少教師都是台灣的大學畢業生。這次遇到台灣大學校友會的主席,聽說馬來西亞全國有會員9000人。老一代的教師與校長,則是南洋大學的畢業生,談起「南大」的消失,莫不唏噓。教師們的教育淵源,也是華文獨中團結的一種重要鏈接。

華文獨中由於沒有採用國家的課程,因此董總的「統考」不被承認,進不了馬來西亞的國立大學。而年前打算建立獨立的大學,因無法得到批准而沒有成事。但是華文獨中由於學生的學術能力比較強,畢業生升學比較有優勢。目前獨中學生升學,最多的還是升入本國的私立大學,有不少是外國大學的「離岸」分校,如英國的諾丁漢、澳洲的Monash。

其次是台灣、新加坡,近年到中國大陸升學的愈來愈多。其實香港的大學,錄取華文獨中的也不少,學生也願意在華人社會生活,大多數的華裔學生又都諳廣東話;但是囿於香港的大學外籍學生入學有限制,很多都不能成事。

最近,北京大學、清華大學都派團隊親身到華文獨中招生,甚至哈佛、牛津都派人越洋招生,可見華文獨中的畢業生在外面的大學聲譽不錯。香港的大學,其實也很努力,很多大學也與董總很有交情,但是在全球名校紛紛嚮往的時刻,香港的大學也許就顯得比較保守。

去年9月,董總的首長(CEO)帶隊,派了一個十多人的團隊到香港,訪問了不少學校和人員,當時是為了研究一份發展藍圖而做準備。這次訪問董總,主要就是參與藍圖草案的討論。董總的同事,還邀請參加了他們的周年學術會議,也參觀了兩所情況很不一樣的學校。

翹楚獨中 大校風範

一所是在小城市波德申(Port Dickson)的中華中學。波德申是馬來西亞最早的港口之一,面對馬六甲海峽。中華中學立校於1914年,有800名學生,屬於中型學校。校長張永慶在別處辦學出了名,3年前被校董會邀請接任;3年之內學校發生戲劇性變化。

不只是校園發生了變化(例如圖書館的裝修和使用),主要是把教學的探究與創新放在學校活動的中心,因此幾乎每一個科目都在探索新的教學法,而「統考」的成績也是逐年大幅上升。但是學校又特意注重禮貌、環保、綠化,還開展戶外活動、社會服務、數理探究,整個學校都蓬勃起來了。看到的學生都很整齊、有禮,聽老師講自己的工作,都有一份自豪感。校長溫和低調,但是發展政策拿捏準確。看來這是「翻新」一所老學校的好範例。

另一所學校是在巴生市(Klang)的興華中學。這所學校成立於1947年,3000學生。也許是看的學校多了,一進校園,就感到學校非凡的氣派;果然是當地名校,也是華文獨中裏的翹楚。這所學校,教學方面已經不再受課程與統考的束縛,英文基本上不用課本,完全符合「用英文」而不是純粹書本、考試的「學」英文的原理。理科,也遠遠超越科目的範圍,而讓學生參與到實際科學研究。新建的科技大樓,高10層,下面是大講堂,除了綠色屋頂,以及一整層的資訊科技中心,其他都是從事科技學習的,除了常見的數、理、化、生實驗室,有細胞培育室、機器人研究室,還有專供學生成品的展覽廳與發表廳。最矚目的是有一台天文望遠鏡,又有一個與中國青藏高原天文站連接的遠距天文觀測中心,與香港一些學校的做法不謀而合。

這所中學,也是聯校活動的焦點。剛好是星期六,董總的學術大會,與一項學生的聯校多種球類大賽,都在這裏舉行。整個校園異常熱鬧。

校長、副校長都是給人溫文爾雅的形象,問下一步如何,答案都是:在德育方面要進一步。可見學校既沒有自滿,也看準了下一個台階,明顯感到有空間和餘地。這些都是大校風範的特徵。從興華中學,可以看到華文獨中的明天。

原刊於《信報》,獲作者授權發表。

程介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