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推行教育改革帶來的副產品:每逢踏入下半年,都會接到很多填問卷或訪問的邀請;因為高中通識科、大專的FYP(畢業前專題計劃)的學生作業,有時涉及教育範疇的,校長老師就是最好問取資料的來源。最近收到一個書面訪問,主題是香港本土歷史教育。沒有與對方做更多的互動,只是如實回應。問題紙列出的題目不算複雜,但為何有學生以此為專題研究,倒是有些興趣加以思考!
本身並非主修歷史、也不是中史愛好者,只是一個歷史的外行漢。這個話題中有幾個概念:香港本土、本土歷史、歷史教育,我會關注基礎教育中的歷史教育多一些。不過在當前時空,前兩者可能在背後有更多隱藏着的思維。
突出本土 並不妥當
很久之前曾讀過一本由退休中學校長執筆寫成的書籍,書內提到中小學教育的本質就是公民教育,目標應是培育有質素的下一代公民。借用這個講法,學校提供適切的歷史教育是必需的,不然一個完全沒有過去的學生怎樣過渡到以後?從學校教育的角度來看,不論是否歷史教師,都有責任擔當推動這種歷史教育。
如何撰寫課程指引,應該是專家的事;高中公開試的考試綱要,更屬專科層面的知識。但日常學校活動或初中小學的教學,怎樣推行和滲透呢?這裏可能有選材或表達的問題,在撕裂社會氣氛下,更可能出現「先問立場」的困境!
涉及公民質素的歷史教育,可以沿用歷史科、中史科、生活與社會科、人文學科,或是公民教育科的渠道推動,甚至通過班主任課堂帶出來都可以。然而突出「本土」這個想法,就有些不妥當了。
任何一個地方的學生都不可能不去認識自己周遭環境相關的知識,包括歷史和發展;如果這些就是本土歷史,那應該很自然地嵌在課程內。不過,有些人提出的本土歷史,卻是相對於「整體國家」的歷史,甚至把兩者對立起來。在這種想法下推行本土歷史,當然會有隱藏危險。
香港與大陸,因為晚清積弱而分治了百多年,在其他時期裏原是一整塊;因此香港歷史與中國歷史本應連成一氣的。現今學生更應通過學習和了解當年割讓香港的歷史,包括因由和帶來的結果。最近幾百年的歷史過程中都有不少涉及香港的,例如以往中央朝廷會在此屯兵戍疆、元朝兵馬追逐宋王、明清時代教士經珠江口入廣州,以至孫中山留港策動反清等;這些事跡都難以區分是國史抑或本土!
本土歷史教育的偽命題
除了朝代治亂更迭相關的歷史外,有些與圍村或本地客家文化相關的資訊,或者在英殖年代因文化衝突與融合而演變成為本地習俗的內容,可算是較為獨特、與國家主體關係較疏離的「歷史」,但應該在教學過程中加以引進,藉此加強年輕人對自己生活地方的歸屬感。這些內容可稱為本土歷史或地方掌故知識吧。
沿用上文的思路,根本就沒有所謂「有無必要加強本土歷史教育」的討論了。原先訪問題目中,更有諸如「當前香港社會對本土歷史的關注足夠嗎」的問題;這都反映出年輕一代研習的取態,就是把本土歷史與整體國史對立起來。為甚麼會有這樣的想法,可能要留待以後再討論。
反觀當前,其實是出現了過份關注本土歷史的聲音。根本不適宜把本土歷史抽離、甚至以刻意標榜成「港史」的說法。若要幫助學生更多認識香港、了解過去的百年經歷,應由師訓入手;讓老師們掌握更多資訊(英殖年代是刻意低調處理),加強他們因應實際環境調適教學的能力。
不論國內外如何處理國家歷史與地方歷史的經驗多得很,如國內城市和地區(上海、東北)、外國經驗(美國聯邦-加州、英國-利物浦)等,我們總有可供參考之處。
!doctyp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