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優勢變劣勢,香港還可自鳴得意嗎?

香港人需認識自己,認識香港的能量與條件,不能生活在幾十年之前。

香港的和平演變

香港經濟經歷過殖民地時代的英資壟斷和回歸前過渡期英資撤退、華資接替的變化,在這個過程中,香港的經濟結構雖因進一步擴張而有所開放,但壟斷的勢力依然盤據在關鍵的公共服務、公共事業部門,以及與政府關係密切的金融與房地產。資本主義的市場經濟從來都是朝向壟斷,要維持社會經濟的公平競爭發展,只能靠政府,靠超脫壟斷企業集團利益的政府。英資壟斷時代能夠有麥理浩的大改革、剷除貪污和政府無能,靠的是英國政府,不是香港那時的既得利益者,也不可通過民主選舉,後者極易受金權政治操縱。

今天,經歷了內地20年的貪腐,香港也沒有進行反殖民化來清理英國的殘餘勢力和替代英資崛起的本地華資大集團的壟斷。若政府要令香港升級轉型,持續和包容的發展,便要應付既得利益勢力──殘存的英國影響(主要反映在政府官員和主流社會的制度與意識形態),和已經尾大不掉的華資大企業集團。回歸前,中央主管香港政策的思想是倚靠港英的殖民地制度與華資大集團,結果是回歸平穩過渡,但回歸後積累的禍害愈來愈大。若不是沙士帶來經濟困難、政治出現港獨傾向,回歸後的香港很可能會過渡為沒有英國人在台前的舊體制、舊人事,中國收回主權卻失掉治權,香港成為最成功的和平演變例子。只不過和平演變是為了英美的利益,不是中國的利益,而香港的和平演變絕對會伸延至內地。

回歸時本應兩手兼備,卻不知是甚麼原因,兩手只餘下一手。

香港還可自鳴得意嗎

香港人需認識自己,認識香港的能量與條件,不能生活在幾十年之前,以為周邊世界全然不變。事實上,香港自開埠以來便不停地轉變,才有今天的成就。回歸以來的20年,根本上是不求變,結果是優勢不變,卻在人家趕上之後由優勢變成劣勢。

香港有電台節目的開場白引述某人的說法:「GDP上去了,卻換來噓聲。」看似成理,卻是愚蠢。GDP是附加值,是經濟,是實實在在的活動。噓聲不是誰噓得大便成事實,噓聲是主觀看法,也可能包括仇視香港的人的噓聲。他們不高興見到香港經濟增長,為的不是香港大多數人的利益。

香港的GDP沒有上去,比回歸前的平均增長率還低,他們會減少噓聲嗎? 除了噓聲外,他們會做實實在在的事嗎?

香港的優勢變劣勢的清楚例子是,香港經濟與珠三角的比較。當然,珠三角九市人口五六千萬與香港不可比,但在改革開放初期,香港經濟規模遠比珠三角大。今天,香港的GDP只是珠三角的三分之一。更突出反映社會經濟信心的本地零售消費,香港僅只是珠三角的六分之一至七分之一。而代表國際競爭力的出口規模,香港更只有珠三角的十分之一。珠三角的外貿順差相等於GDP的近四分之一,屬世界罕見的出口競爭力至強的經濟。而作為未來發展重要指標的科研經費支出,深圳一市便是每年近八百億元人民幣,香港只及深圳四分之一左右。香港優勢變劣勢,我們還可自鳴得意嗎?

原刊於《東方日報》,獲作者授權發表。

陳文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