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宗偉在全英賽吐氣揚眉說明什麼?

正所謂千里馬常有,伯樂不常有

據李宗偉向媒體表示自己對外聘來自丹麥的總教練弗羅斯特很不滿, 不是因為單一事件,但爆發點是因為李宗偉練球時摔了一跤, 傷及膝頭。 教練不但不表示痛惜自己的第一單打球手而應該趨向關心, 反而在一個旁邊的笑容,隨即作下判斷說李應該退役了, 言下之意是身體已不靈光,摔倒儼如鐵證。偉聞言, 什麼舊怨新仇齊都湧上心頭,對媒體把心事全都抖出來了。
原來這名總教練早已和李宗偉結下樑子,最令李宗偉感到不能理解, 不能接受的是平日練球不讓年輕後進球員參與宗偉練球, 其他點點滴滴累積下來的積悶是領教不到這名高薪從外國聘請來的總 教練對自己球技有所啟發有所突破。

宗偉成為羽壇一哥與弗羅斯特無關

李宗偉的一句話:自己球技走上世界一哥地位是在這總教練受聘前, 不是他來後,若說自己有成就是師父李矛和米斯本的指導( 目前的教練是鄭瑞睦和印尼籍教練葉橙旺), 而李宗偉深切體會到的鼓勵與教導是來自這兩位恩師。 這位外來總教練有什麼長處?宗偉卻年復一年, 從沒領教到因此他深感這公是否值得用高薪聘用? 而且還是本國教練的好幾倍薪水呢?

李宗偉曾對話媒體表示:很多人認為我已經老了, 都勸告我是時候退休了,但我想要證明他們的想法是錯誤的, 於是李宗偉站在國家球員的前途作出了仗義執行, 他作出了第一個挑戰, 以自己能否迅速傷愈及時復出參加英國的全英賽作賭注, 以證明這總教練對自己此時退役的看法是錯的。

雖然李宗偉沒明言若自己能克服膝傷的問題而又能拿到英國舉行的全 英賽男單冠軍的話,總教練便必須辭職回丹麥去告老, 但從李宗偉要求另組教練團隊負責他養傷,訓練, 以及出征全英賽的工作而不讓總教練弗羅斯特參與其中來看, 羽總諸公答應李的請求,這說明了羽總等公的決定是英明的。 因為李宗偉的確拿到本屆全英賽男單冠軍,實現了自己的諾言。

本文作者從事教育工作半個世紀,從教學工作中深有體會以學生/ 學員為本的教育原則才是教育成功的保證李宗偉與弗羅斯特之爭, 涉及的問題正如如此。是學生,弗羅斯特是老師, 老師或教練成就的根本是建基在能否發揮學生或學員的長處,能, 便是好老師好教練,否則便是失敗的老師/教練。

高徒才能造就名師

偏於一個人本末倒置, 以為自己的學問或本領是學生或學徒必須十足复貝(複製), 否則便是不聽教在教育領域裡,只有高徒出名師, 大家慣常聽到的是名師出高徒, 以為只有本領高超的教師教練才是有條件成為名師, 以為學生學徒能將師父的本領依樣畫葫蘆, 師徒兩人便算完成教育的使命,師父成為名師,學徒也成為高徒, 這樣去了解師徒的教學關係,大錯特錯,名師之所以能成為名師, 是要他長於發掘與啟發徒弟,將徒弟的潛力能力充分發揮出來, 他便是好老師好教練

試想想,就算師父本人學問或技能高超, 一人的本領要人完全去复貝,學徒先必須完全淨空自己, 放棄自己的想法, 甚至連自己的個性與喜怒也要淨空否定他或她無法順着師父與教練就 業學徒完全复貝師父,成就也很有限。因為人不是機器, 可以先造一個模具,然後開動機器複製, 何況有潛能的徒弟不會淨空去复貝別人。 因此迷信复貝的老師或教練,要找到好徒弟很難很難。

伯樂能發現千里馬

反而是相信以學生為本位的老師才知道師父的角色是伯樂, 正所謂千里馬常有,伯樂不常有,因此,一旦有了伯樂, 千里馬便源源而來潛能的學生或學徒多得是, 一個伯樂能發現千里馬的成功率, 絕對比一個迷信复貝的老師的成功機率高得多多。

羽毛球的玩法千變萬化,正是因為球員八仙過海,各顯神通, 成功的教練只要讓球員發揮他/她的專長特長,他/她便是好教練, 羽毛球的玩法也就層出不窮,不斷叫人嘆為觀。

說回李宗偉的感受,好在羽總及時作出了正確的決定。 即以學生為本位,為了李宗偉能完成與充分發揮其潛能, 及時另組教練團專責讓宗偉好好發揮他再創高峰的雄心壯志, 最後果不出宗偉所願,終於在創傷後復出取得全英賽冠軍。

羽總應檢討對外聘教練

李宗偉在賽前曾指出:他的成就源於長期操練他的本地教練, 既然本地教練可以造就一個世界排名第一的球員, 外聘教練如果能為馬來西亞球員再創高峰,當然是好事, 否則只會給球員洩氣,負氣,怒氣,還付出幾倍薪酬, 那就不是好主意了。既然李宗偉親身感受指出了外聘的問題, 羽總也是時候考慮李宗偉的感受而重新考討外聘教練有無必要。

其實,將馬來西亞與丹麥相比,馬來西亞在羽球創下佳績, 若以早年湯姆斯盃來算,早年羽球王都來自馬來半島, 其中黃秉璇更是羽球技術的經典,後來才轉為印尼與中國領先。

因此不說教練人才則已經, 否則像馬來西亞這個羽球土壤肥沃的羽球王國更有條件找到好教練。 捨得而他求,很說不過去羽總有有志要栽培世界羽球高手, 也不能不照顧到本國羽球精英的感受。誠如宗偉所言, 用高薪外聘教練把本國教練比下去,他們有苦不說, 李宗偉替自己教練陳情,羽總應聽進去!

原刊於《大馬華人周刊》,本社獲作者授權轉載。

鄭赤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