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幣會否反守為攻

在強美元底下,人民幣並不需要與之硬碰,但考慮到美元以外的貨幣,稍作升值的成本代價與效果相比,可能對中國經濟的發展與擴張利多於弊。
封面圖片:人民幣穩而少貶亦可牽制美元的強勢,減少國際資金流入美國。(亞新社)
 
上世紀90年代以來的全球化與金融化,使一國經濟再不能閉關自守,特別是美國背後策劃,國際貨幣基金組織、世界銀行等公開推動,整個世界是朝金融自由化開放,也即各國的金融體制向美國金融企業和美元開放。美元又不再與黃金掛鈎,美國的貨幣政策及主宰貨幣政策的政治和利益考慮便決定全球的金融穩定與否。

 

人民幣的國際責任

 
98年亞洲金融危機開始時,泰國受到衝擊,求中國援助,朱鎔基拒絕,結果從泰國一國危機演變成亞洲危機,香港備受衝擊,中國也難免損失。08年金融海嘯開始時,越南受到衝擊,向中國求助,中國全面支援。結果越南稍受衝擊卻安然無恙,也沒演變成亞洲危機,反而美國轉移危機不成,爆發出本國的次按風暴。
 
今次強美元造成的風暴其實帶有相同性質。去年人民幣貶值加重了發展中國家的金融壓力,出現眾多國家貨幣大貶值造成的困難。猶幸在金融海嘯後,各國積累了不少美元外匯儲備,足以抵禦來自美元的衝擊。但這次強美元應該是美元衝擊發展中國家貨幣的另一輪攻勢。去年是人民銀行主動貶值,今次則帶有被動因素,連貶之下對發展中國家的貨幣、特別是土耳其和馬來西亞,壓力尤大。若馬國守不住,可能開啟如希臘債券危機引發的區域性危機。中國表示支持馬國,土耳其則鞭長莫及,屬歐盟的責任。
 
人民幣要成為國際貨幣,必須與美元抗衡,當然要有戰略和步驟。若人民幣放棄國際責任,到頭來還是會害人害己。
 

人民幣會否反守為攻

 
強美元是強弩之末,底下是美國經濟疲弱,靠金融化不能振興實質經濟,反而是飲鴆止渴,困難愈來愈大。
 
強美元卻是美債價崩,即使美國調動本身海外資金回流來推高美元,可是外國資金卻流出美國國債市場,實際上不少已流出美國,否則淨回流的資金應會更大。美國債券市場價格上升,一是外國資金已經看通美國經濟的脆弱,不會聽聯儲局與華爾街指揮,把錢投入。二是債券利息上升,國債還可支持,地方債卻難以支撐。債券市場的資金外流推動利息,不可能長久,否則美國的地方債、企業債容易爆發危機。正因如此,美國現時收緊貨幣供應,乃至加息來抬高美元,不會長久,早晚美國聯儲局也要放錢來穩定經濟。
 
但在美國放錢,美元回落之前,強美元衝擊所有貨幣,特別是用熱錢資金回流美國,借美元在國際市場上的緊縮供應引發個別國家與區域的金融危機,而衝擊主要對象是中國為首的新興市場經濟。
 
中國的對策是關門打狗,加強外匯管制禁止熱錢流走帶來的資金外流大潮。可是中國外匯管制有太多漏洞,若不配上人民幣匯率穩定,資金外流壓力只會增而不會減。而人民幣穩而少貶亦可牽制美元的強勢,減少國際資金流入美國,縮短強美元的時間,從而紓解其他貨幣所受壓力和迫使美元調整。日圓歐元聽美元指揮,只有人民幣有足夠經濟和政治力量與美元抗衡。打破強美元更可乘勢擴大人民幣國際化,這是反守為攻的戰略。
 

人民幣發展方向

 
中國對付強美元帶來的人民幣貶值壓力,現時主要是加強禁止非法的資金外流境外。但是,這種行政措施在內地存在眾多非法的地下金融渠道底下,加上有關官員的貪污犯法,雖有實效但並不足夠。當然還需要加強法制的執行,也需要其他政策的配合,特別是金融方面跨境資金流動的依法管制,且要港澳和海外金融管理部門的合作。為了殺一儆百,中國有關部門在對外資金融機構判決違反外匯管理法制時,應給予巨額的罰款,一如美國政府對外資銀行等近年的重罰方法。這不單是為了應付當前強美元引致的人民幣貶值,也是替今後的金融執法和改革明正法治的規矩與文化。
 
在此以外,最關鍵的還是人民幣的匯率穩定。行政措施往往有漏洞,匯率變化的作用卻是無遠弗屆,也如水銀瀉地,市場的影響遠勝人為的行政執法。
 
在強美元底下,人民幣並不需要與之硬碰,但考慮到美元以外的貨幣,稍作升值的成本代價與效果相比,可能對中國經濟的發展與擴張利多於弊。特別是通過國際化的拓展,與去美元化結合,使中國與其他國家的投資貿易擺脫美元大起大落衝擊帶來的壞處,也有助於逐步在國際市場裏形成人民幣區,使區內貨幣與人民幣掛鈎,而不是受制於美元。不過,此舉需要中國把貨幣政策擴及其他國家,並且以本國外匯儲備支撐這些國家,也因而要更深地介入這些國家的政治經濟。
 
這個方向可能更是人民幣的發展方向。
 
原刊於《東方日報》,獲作者授權發表。

陳文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