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面圖片:社會不斷變化,教學模式亦需與時並進。(Pixabay)
筆者認為每間學校,不論小學或中學有兩大核心工作,一是「育人」,一是「教學」,我相信也許沒有人會反對。正如教育局的外評架構,把學校的工作分做四大範疇,其中第二範疇是「學與教」,第三範疇是「學生成長」。要評價一間學校是否成功和有效能,兩者都是關鍵。對筆者而言,育人的工作才是最核心,重中之重,所以我校的生命教育推行「以品帶學」和「做最好的自己」都很落力,學生的品德操行都不斷提升。
分層教學 因材施教
近年,我把我的工作重點由「學生成長」慢慢轉移到「教與學」的工作,這因為學校有許多有關課程和教學方法的事宜需要帶領和發展,但全校有中、英、數、常等科目,再加上術科及校本課程12科。而小學共六級,每一級都有所不同,所以對課程和教學領導和管理的要求很大,雖然我校已有教務組管理教學,並由教務主任統領,和由科主任帶領各科科任老師,算是各司其職,群策群力,各自也有各自的發展。
但教育也必須要與時並進。21世紀對教育的要求和上世紀已有顯著的不同。傳統的教學,「教」和「學」的任務是分開的。老師的教學通常以教師為本(teacher-centered approach),以講授(lecturing)為主,一班學生坐在聽課,安靜地聽便可。學生不必回應,更不必討論。畢竟,每班坐着40個學生,一行一行的,黑壓壓的人頭,老師根本不能記得每一個學生的名字,遑論他/她的興趣和能力強弱。
一班學生雖然坐在一起,但每一個人都是單獨地吸收、領悟和學習,聽課後學得多少,那就要看個別學生的造化了。傳統的老師通常只是依書直說,很少會因材施教,不會照顧學習差異,更不會採取分層教學(differentiation)。而老師確保學習成果的策略大都是大量的家課,頻密的默測考。於是勤力的和聽話的學生進入「精英班」,可升讀好的中學;但頑皮的和懶散的不是被淘汰了,便是升讀較差的中學。
一般學校重視成績,無論校內及校外,因為影響學校的收生,縮班或「殺校」都是學校的噩夢,很少請老師鑽研教學方法。傳統的教學方法是一種工業生產的模式,目的是量,不是質,但雖然政府已在幾年前推行每班26人的小班環境,可是許多老師仍然沿用往昔的方法,浪費了改進教學的環境。
筆者認為有效的方法是以學生為本,因為可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最基本的方法是小組學習,將一班細分為幾組,每組由不同能力的學生組成,他們可互相補足,互相扶持。但有句話叫「有競爭才有進步」,老師可安排小組比賽,令同學都可以做到既合作又競爭,即所謂 Co-opetition,同時擁有 Cooperation 和 Competition 的好處,詳情下次再談。
!doctyp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