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ng Kong’s Got Talent?

香港能否出現一個沒有幕後操控賽果、真正能選拔出優秀的競技者的電視節目,叫做 Hong Kong’s Got Talent?但我相信這想望是無法達成的,因為 talent 之在香港,不要說有人會想方設法去 get,你不去 waste 他們已是萬幸了。
封面圖片:Britain’s Got Talent 在全球享負盛名,發掘了當地許多人才。(wikimedia commons)
 
美國很受歡迎的競技比賽節目 America’s Got Talent(英國也有,叫 Britain’s Got Talent),香港電視台稱為「全美一叮」(或「全英一叮」),單看譯名,水平差劣,完全忽視了節目創製的原意。這類優秀競技者的選拔,比賽者 talent 的發掘,精粹全在一「got」字。「Got」有上天賜予(God’s giving)的意思。America’s Got,就是說,有這類才華的人,能選拔出來,充份體現了美國(或英國)獲得了人才。毫無疑問,這「got」字的內涵,充滿了讚賞、珍惜、慶幸等。
 

香港為何沒有Hong Kong Got Talent?

 
事實上,經過多輪的淘汰,最後優勝者所得奬賞非常豐厚。美國的是100萬美元,兼得到拉斯維加斯的表演合約;英國的是10萬鎊,兼可在英女皇御前表演。事實上不要說最後得勝,即使只是晉身複賽,參賽者在全國電視亮相,知名度也即時提升。所以比賽吸引了技藝超卓的無數參加者演出。
 
這不禁使人想像一下,香港能否出現一個沒有幕後操控賽果、真正能選拔出優秀的競技者的電視節目,叫做 Hong Kong’s Got Talent?但我相信這想望是無法達成的,因為 talent 之在香港,不要說有人會想方設法去 get,你不去 waste 他們已是萬幸了。「Hong Kong’s Got Talent」後面是有個大大的問號的。
 
看看美國及英國的比賽參與者,各種技藝包羅萬有,由傳統的歌唱、樂器獨奏或合奏,以至舞蹈、雜耍、魔術、動物訓練、口才表演等,總之想得出而能施展技巧,吸引觀眾者都可成為參賽內容。每一表演完畢,評判都慎重評價,而且設家庭觀眾投票,能突圍者必有一番本事。要成就這些技巧,要投放多少時間心力?若是群體演出,成員的合作訓練也是絲毫不苟的。
 
單從「技」的角度看,香港已無法產生高水準的參賽者,因為傳統覺得不同的技能只為小道,不能登大雅之堂。即使是樂器或藝術表演,社會也普遍輕視。有特殊表演天份者,很早已被功利思維扼殺了,因為成年人往往會問:「學了又點」、「搵到食嗎」之類的問題。不是有淺薄者已斷言,在香港,體育、藝術對經濟貢獻不大嗎?香港是經濟城市,一切人類活動和發展,自然得由這主旋律操控,求學、就業以至立身處世,不按旋律舞動,是要注定吃虧的。
 
所以,人數按比例,總有一大群特定不同禀賦的人。但在香港,你的禀賦不能應世,即使不早被淘汰,但堅持下去,命途總是坎坷的。
 

「勤有功,戲無益」:這話絕對嗎?

 
出奇的是,這種偏狹的人才選拔或任用方式,沒有太多人會起質疑,即使望子成龍的家長,知道子女禀賦特殊,也未必會加珍惜,反之一同參與扼殺的行列,為的就是子女出人頭地,向做一個社會需求的專業人士的方向走。
 
較為惋惜的是,沒有天生合於世俗品味與興趣的人,一生命途多蹇,很早便被界定為失敗者,絲毫不能分享社會經濟發展應向多元化走的應有路途。
 
看到外國人對於一個表演節目、對於不同技能的表演者的尊重和珍惜,對於給予一個有足夠才華和毅力的訓練者所給予的獎賞,就知「勤有功,戲無益」之類的傳統觀念,其後半句是如何坑害人。
 
很多技能上的優勝者,就是從「戲」中培養出天份,最後得到成就。要先有欣賞者,才會有參與者。
 
網上流傳一張全港中學排名表,學校的排名先後不叫人意外。較令人奇怪的是,410間補助學校,大家一同要考(大致)相同的科目和課程,已不是新鮮事物。但明明排名有大差距,即是說學生質素有大分別,但施行的教學和訓練(其實是操練)的方法,及對教育成效的期望是一致的。為甚麼讀書資質差但有不同技能的人,社會不能容許他們有不同的發展方向,而不會受到歧視?香港人究竟是怎樣去界定、理解與及幫助一些talent的?
 
原刊於鄭楚雄網頁,獲作者授權發表。

鄭楚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