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南海出現危機之後,危機的因素仍會持續,中央政府在香港的政策便不再含糊了。
台獨化的內外因素
在一國兩制底下,香港法治與政治的底線是反港獨。這是中國主權大是大非的原則,港獨分子不僅如英國人那樣爭香港的治權,且更直接地爭主權,同時顛覆兩制與一國。從台灣的經驗看,由黨外至民進黨的台獨化過程裏,不只是台灣本地因素,更重要的是美國因素。除美國的長老會外,還有眾多的台獨人士從美國陸續回來,用美國的錢、價值、關係及教育來改造反對黨。由民主反專制轉而為台獨,親日親美,失卻民主的初衷。而國民黨執政的貪腐,中國大陸的貪腐,禍延對台政策與對台機構,給台灣新生代去中國化、去國民黨化的極大推動因素,可見內因與外因造成台獨。
阻止港獨肆無忌憚
港獨因素在近年迅速冒起,內因亦與台灣有相同之處。若中央政府一如面對台獨興起時那樣輕視,港獨隨時走上台獨狂潮之路。回歸後的年輕一代,特別是大學生已在政治上迷失了,不防微杜漸,港獨大有可能成氣候,趁現在只是苗頭便強力鎮壓掉,可保香港長年安穩。
於是,第一步是把任何公開主張港獨者排除在立法會選舉之外。第二步是規定公開宣揚港獨,包括媒體讓出平台給他們宣傳,都是違反基本法,即使現有法律都足以治之以罪,阻止他們肆無忌憚地宣揚。
這不是打擊言論自由,而是禁制公開煽動反基本法、推翻香港政制的政治言論與行動。
大選年擾攘一番
香港的政界人物正急不及待跳出來爭奪下任特首寶座,這本不是壞事,民主政治需要競爭。明年特首選舉,除選舉委員會的投票外,還有民意爭奪,二者是相互影響,不是關着門搞小圈子選舉。就算中央政府龐大的政治資源可以左右結果,但中央政府不會漠視香港民意,一意孤行。當年梁振英當選前還是要與唐英年激烈競爭,中央政府並不是一開始便決定了人選,梁振英也要努力做多方工作才獲得足夠票數當選。
或許正因如此,各方有心的政治人物都動心,做各種準備和舉措爭取香港社會與中央政府支持。或許有些結結巴巴、掩掩飾飾、多番扭擰,都不過是公關手段,目的還是一個:爭奪特首寶座。
沒有合適政治人物
香港的大選年比不上西方大國的大選年。由於缺乏有意義的政治題目,政黨及政治人物也缺聲望和能力,加上世代更替,立法會將是混戰一場。港獨只是一個小插曲,且看特區政府有否政治魄力和決心阻止小患惡化。即使梁振英連任或其他人當選,也未必有真正政綱,有政綱也未必執行,社會和選民也沒有方法監督新的特首,特首選舉只是幾年擾攘一番。我們還看不到有哪個政治人物與政黨是真心復興香港,和照顧市民利益。
我們的期望只是不要太壞,不要讓曾蔭權一類人物上台。最關鍵的,卻是國家安全問題。新特首要與中央政府好好合作,應對中美矛盾帶來的國家安全挑戰,應對金融問題,乃至避免顏色革命。
(封面圖片:亞新社)
!doctyp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