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修行:談一件企業重組的舊事

我們活着,就有不稱心的事出現,佛學就是提出理論和實踐,盡量去改善,所以無論在家佛教徒或出家的僧侶都不是消極避世的。
多年前當我還是個初級管理層時,企業在收購合併後重組業務,有一些同事受影響。我收到指示通知被裁的同事,一位剛離校不久的年輕人接過大信封後,問了我一個問題:「聽說你是佛教徒,為何能如此冷靜地派無情信給坐在那邊心情七上八落的同事,這樣是慈悲嗎?」當時我無言以對,只能說身不由己,會為願意保持聯絡的同事留意其他同業的招聘機會。後來這位同事發展得不錯,碰面時歡顏相對,可能已忘了當年的對話。
 
其實當年還未有「皈依」一位僧師傅,算不上正式佛教徒,只是個喜歡看佛教理論的「學佛人」,也去道場聽聽。這幾年青年和中年港人對佛學有興趣的有所增加,港大佛學中心的碩士課程、法鼓山香港道場和一行禪師和其他道場辦的禪修營,都有很多人修讀和參加,也有不是佛家徒和有其他宗教信仰的。佛陀不是「神」而是一個導師,是比我們早覺醒的人,留下許多修行的方法(法門),讓我們能隨着個人因緣去學習適合自己的真理和實踐,所以我們對佛敬禮時會唸「南無(皈依)本師釋迦牟尼佛」。後來覺得因緣成熟,自己對佛的遺教很感動,想朝着佛留下來的方向修行,發願學佛,皈依佛陀、佛法和一位師父,成為「在家佛教徒」(居士)。所以不一定要出家才是佛教徒。
 

佛教提倡自發修行 並非避世

 
在家佛教徒也承諾奉行一些最基本戒條,如不殺生、不偷盜等,注意佛教的戒是一種要求我們自發的修行,沒有懲罰,亦非硬性規定。例如食素,佛教徒有守全素,有每月守幾天素,好友楊大偉提倡周一素食的 Green Monday 就得到很多人士和企業參與。持素是中國(漢傳)佛教和一些其他流派的修行方法,不同流派有共同也有不同的戒律,認為我們不守某些戒律的話,我們很難成就修行目標。
 
佛教徒相信事情是有因果的,但不代表把一切推給命運,因為因果可透過「緣」改變。回到我那從前的經驗,因為那位舊同事一言驚醒,我在通知要離職的同事時,跟他們探討了應變的可能,另謀出路的意向,維持彼此間的善緣。我們活着,就有不稱心的事出現,佛學就是提出理論和實踐,盡量去改善,所以無論在家佛教徒或出家的僧侶都不是消極避世的。
 
原刊於《晴報》,本社獲授權發表。
 
(封面圖片:Pixabay)

馮孝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