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法會議員及政黨爭議特區政府撥十億元成立「一帶一路」國家的獎學金,爭議的重心也是與佔中一脈相承的政治化。反對的理由是不應討好中央政府,而不去認真討論獎學金的具體意義與作用。
「十三五」規劃中提及港澳參與一帶一路戰略,是港人向中央爭取的,不是中央強迫香港或施捨給香港的。
港人爭取的理由是從香港出發,為的是香港未來的發展。盲的人才以為歐美主導的世界發展格局還會延續下去,從日本、亞洲四小龍以至中國已顯示出世界大勢的轉變。以歐盟為例,2005年開始對亞洲的貿易超越美洲。世界的經貿重心從大西洋、太平洋轉回歐亞大陸,中國的一帶一路戰略正是順應這個趨勢。而香港若再留戀與英美日的關係,便可能與它們一同走下坡。一帶一路國家獎學金只是一個小措施,且要三、四年後才有些微效果。特區政府此舉已反映出它的思維問題:畏首畏尾,選擇最簡單的政策來推動,無視國際大趨勢。
立法會議員與政黨基本上對香港內部和外部環境不聞不問,純粹是抱着過往思維,為了選舉而遷就香港保守反動的既得利益。在一帶一路戰略的大變中,香港已無所作用,遠遠比不上新加坡,只與陷於台獨的台灣相類,但台灣的企業也開始動起來。香港要不失時機,怎能連獎學金這樣的小舉措也以政治化來阻撓。具體方案有改善餘地,議員政黨與社會可多提意見,而不是為反對而反對,以至訴諸港人自私排外心理。
奬學金為了吸引人才
一帶一路獎學金的討論偏離了正途,反映香港政界及部分媒體還是為了政治目標把一切政策都政治化地扭曲。反共反中者執着地說獎學金是為了討好中央,卻不理會究竟對香港有多大好處。反政府者指急着推獎學金,其他應做的政策卻未做。但為什麼要等其他政策批准後才推獎學金呢?為什麼不可以是合理的政策都盡力去推動,不用等等讓讓,浪費時間與時機?自私自利的人說要把獎學金的錢用在港人身上,多設大學學位與其他教育支出。為什麼錢只能用在港人身上?是香港要作為小漁村閉關自守?別國也不應該給港人獎學金?
又有人說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的大學國際排名低,港人不願去,香港也不應與它們對等合作。香港追求排名,人家也可追求排名,英美大學便不應與香港的大學合作。獎學金的目的不是為了排名,而是香港學生對該等國家熟悉,回來貢獻推動香港社會經濟的國際化、多元化。追求排名,倒不如把香港的大學都變成英美排名高的大學的分校,也把香港變成英美屬地算了。
一帶一路獎學金代表香港社會對未來發展的投資,但投資不在機器設備,而在人才,理由是今後世界發展是靠知識和人才,不是靠硬件和金錢。英美日正走下坡,21世紀國際經濟社會發展依賴中國及其他新興國家。獎學金正是香港投資於這些新興國家,為了香港參與未來國際的發展。10億元是極為有限的投資,連這樣的投資也無事生非地諸多反對,這些人的目的何在?
擴大資助學位有用嗎?
在一帶一路獎學金的爭議中,有人提出反對,認為應把十億元公帑改用作擴大大學和副學士的資助學位。
這種說法看似合理,實際上卻涉及眾多問題。
一是大學教育是否屬福利。若屬福利,至少要向某一年齡層的公民全面開放,入學試的限制亦應大幅放寬或全面取消,因為教育學的研究差不多已有共識認為,中上家庭背景的學生入學試成績佔優。要確保福利的公平性,如美國,便在入學試成績限制方面設立許多紓解的措施,包括成立黑人大學、社區學院,希望用大學的教育來改變階級背景對學生教育的負面影響。香港是否要走這條路呢?
若僅有限地擴大大學學位,只更有利於中上家庭的子女,耗用的公帑無助於基層子女脫貧或向上流動。
如要擴大學位規模,對大學教學質素的要求應更嚴格,否則的話,一方面學生平均入學試成績下降,一方面教學質素又沒有相應加強,怎樣維持大學整體學生的水平呢?這種結果豈不是與現時本港大學追求精英化、國際排名的趨向相反?
擴大學位必然會造成大學畢業生人數增加,就業市場供求轉變。若經濟不是高速增長或快速擴張,怎樣容納愈來愈多的新畢業大學生呢?他們和他們的家長為了大學教育投入眾多資源,更可能負上沉重債務。就業不佳的後果,會產生出諸種社會經濟與政治問題,今天的情況只是開始,擴大學位之後將會進一步惡化。
香港以後靠什麼立足?
香港有關一帶一路獎學金的爭議並不是茶杯裏的風波,而是一方是別有用心,當然是政治目的,因此什麼事都歸結到政治──梁振英與中央政府;另一方是蠢人做蠢事、說蠢話,指摘獎學金是梁振英討好中央,既沒有什麼證據,只是隨口亂說,也全不理會獎學金對香港未來發展的意義,附和者沒有能力去辨別事理,除了愚蠢,難有其他解釋。
我們浪費精神時間去分析評論這些反應,實在令人感到煩厭。不評論,則擔心他們會進一步使社會輿論愚蠢化,污染年輕一代;評論則意義不大,別有用心的人還是別有用心,蠢的人還是以蠢自傲,他們會聽得進理性的言語、懂得理性思維嗎?
香港社會把時間精力浪費於內耗,且是愚蠢的內耗,世界卻在急速演變。珠三角正在迅速轉型,愈來愈不用依靠香港,也因此愈來愈不會受香港拖累。深圳已變成全球的創新中心,珠三角的新興產業,單 IT 已是國際經濟的重要中心,且擴張快速,珠三角的互聯網經濟也傲視全國,領先全球,今後幾年移動通信由第四代升至第五代,變化更劇,香港已變成珠三角的落後者。
一帶一路正改變歐亞海運的重要性,中國主導、別國參與的鐵路、公路、水路三路齊進,大大分流傳統航運。香港的航運中心跌至全球第六,還會進一步衰落。教育科研香港落後新加坡,差距擴大;內地的資源投入高於香港,也早晚趕上並超越。香港今後靠什麼來維持?
(圖片說明:亞新社;印尼的大學學生相片)
!doctyp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