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按:前文談及亞洲與西方的教研文化不同,其中之一在於對小班教學的理解。
這就牽涉到一個更深刻的問題,現在全世界的教育政策,基本上受到一個經濟話語(economic discourse)的支配:從國家維度來說是 competitiveness(國際競爭力),從個人來說是 employability(就業能力)。經濟話語對教育的影響是深入骨髓的,中國現在的教育政策當然也擺脫不了這個範疇。以前計劃經濟講的是人力規劃,人力規劃的目的是為了國家。國家的五年計劃,就是每一個經濟部門的指標,再轉化生產部門的人力規劃指標,人力需求指標就變成學校的產出指標。為了實現人才資源的配置,國家採取服從分配的辦法,但是僵硬的人力規劃只有引起愈來愈嚴重的錯配。如今是市場經濟了,人力資源的配置依靠市場,但整個教育的政策的背後還是「人才」觀念。說得不好聽,是把 human beings(人)變成 human resources(人力資源),我覺得這種人才觀其實是受西方的影響,與中國傳統的教育觀念不完全一樣。
教育是否就是完全為經濟服務?我這裏舉兩個例子作為回應。
教育非只為經濟服務
第一個例子,教育慈善家田家炳先生,2001年捐了一個億到他的家鄉廣東大埔,我當時跟着他去考察。他捐贈造橋、造醫院、造學校,所到之處,鞭炮聲隆,整個城市夾道歡迎。我問大埔的教育局長,受到資助後,你們的教育會獲得很大改進嗎?他說,對!我說那麼你們的經濟應該也有很好的發展。他說沒有。我說,那為什麼發展教育呢?他說:「就是多出幾個田爺爺呀!」這對我觸動很大,在很多地方現在都有這個思路,培養孩子唸書,就是為了把孩子送出去,而不是為了本地的人才與經濟。
第二個例子,1999年香港教育改革剛開始啟動,梁錦松(當時任花旗銀行總裁)第一個提出,再也不能把競爭力、GDP 的增長作為目標了,因為我們根本就沒有辦法預測未來的變化。只有把注意力放在整個人口素質的提高,把教育改革的目標放到個人身上,讓每一個人有充分的知識和素質的儲備,才能面對變化萬瞬的未來。梁錦松雖然是從商界的角度來提出的,但是很有見地。其實,國家讓每一個人「對口就業」的做法已經不可能了。因為今天的世界變化很快,光教他外功不行,還要內功精湛。國民經濟如果真的要持續發展,就必須退守培養每個人的最大可能的適應能力,經濟才有希望。不然,僅僅把一個人囚禁在一個能力的架構和牢籠裏面,宏觀經濟也不可能發展得好。而且現在有個趨勢,愈來愈多的年輕人,特別是有能力的年輕人,不一定選擇就業;他選擇創業,甚至多種職業一起做。現在很多淘寶賣家很厲害,我覺得中國人原來的「全面發展」的概念,好像有了新的意義。
面對一個不可測的、不穩定的、沒有保障的、不安全的風險社會,你該怎樣準備?從這個角度來看,我們現在上海在 PISA 上的成功,其背後的意義很大,因為它是測試能力,特別是適應未來社會的能力。其他許多國家,還沒有走到這一步,把教育移到培養個人的全面發展還要一段路。
中國教育值得肯定
因此,儘管我們自己對國內的教育還有許多不滿,對於應試教育的橫行,怨聲載道。但是從國際比較來說,就教育而言,我們確實已經做得很有起色了。家家有本難唸的經,西方的教育也存在問題,他們並沒有對自己的教育體制做根本性的改革,前面的路比我們更難走。處於 PISA 前列的上海、香港、新加坡三個城市,都是最近15年左右開始了教育的根本性的改革。儘管在實施過程,各有各的困難,但是 PISA 的成果說明,改革是必須的,也是富有成效的。我們必須把改革的方向與目前的困難,區分開來,不能混為一談。也不必認為,肯定了上海的 PISA 成就,就等於肯定了中國的應試教育。假如我們採取積極的態度,從 PISA 的國際比較中,汲取他國的經驗和教訓,這將是中國基礎教育難得的學習機會。
當然,PISA 的測試結果也提醒我們,從國際的視角看,今天的教育政策正面臨着巨大的調整,從一個經濟邏輯主導下的話語轉到學習的話語,應該是很大的突破。據我所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現在正在草擬新的檔,來回應1972年的 Learning to be 和1996年的學習四條支柱(學會自為、學會學習、學會實踐、學會共同生活)。因此,我對中國是很有期望的,我認為在一個世界教育政策開始做出調整的格局下,中國不必敝帚自珍,應該基於自己的傳統文化,創造出一套屬於自己的教育觀念體系。我對世界教育格局發生變化的判斷,首先是基於我個人的感覺。我覺得現在的世界跟以前的不一樣了,複雜得多了。很多事情並不再是零和遊戲,比如有人認為,功課好了就不能參加活動,參加活動多了成績就不可能好,其實這是一個錯誤的觀點。以前,中國人的中庸之道被看成是一種落後的思維,但是現在從新的世界格局看,中庸之道裏面的兼容並包、多方共存,恰好是現代面對種種張力的一種高端思維,其背後就不僅是文化差異的問題。
中國傳統全面教育
另外一個方面,我們要看到,今天的西方所進行 PISA 之類測試之外,正在研究所謂 non-cognitive skills、non-cognitive learning 之類的非智力的學習。箇中原因在於,今天的社會已經進入後工業社會。工業社會是金字塔式的,人們生活在科層、官僚架構裏面,每個人都是嵌在這個工作崗位上,根據崗位職責、工作指示、規章制度維持巨大的機器的運轉。但是今天的情況已經出現了新的變化,現在新的說法叫 “less of more”,就是「產量少,品種多」,這樣你才能奪得市場。因此機構愈變愈小,以前那種純粹地靠體力勞動、重複性的工作轉化為直接面對服務對象。這將考驗擔任者,你要決策,要冒風險,要管理自己,要不斷學習,等等,以前是當領導才需要具備的素質,現在一線工作者都必須具備。工業社會一直追求的是理性和功利的邏輯,今天,對於西方人來說,提出要超越「知識與技能」。這種對西方人來說比較新鮮的提法,中國的傳統對此並不陌生,中國人的傳統不早就提倡這樣的嗎:我們講究「五育」——德、智、體、群、美;起碼是三育——德、智、體。所以依我看,在人類社會比較極端的那種明確分工、非常有結構、非常清晰分析性的社會慢慢地演化的時候,中國的傳統教育思想今天好像逐漸具有了它的新的價值,變得返璞歸真,那種「全面教育」好像又回來了。
上海的 PISA 測試全球第一到底說明了什麼系列三之二
原文刊於中國教育三十人論壇微信平台,本社獲授權刊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