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畢業前,孩子是用耳朵來學習語文的。這種學習,主要用來掌握語言節奏;而節奏,正是好語感的基礎。小孩子學語言,先用耳朵,到他年老了,那些美妙的句子,還會在他腦海裏迴盪。
傳統的中文老師,上課時都用朗讀來開始。這是十分聰明、有效的做法。為什麼呢?因為這能迅速培養孩子的語感。古代書面語和口語的距離較大,朗讀,是縮短這距離的最佳方法。今天的粵語和書面語的距離相對小得多了,如果老師懂得適當運用朗讀(甚至背誦)來增強小學生的語感,一整輩人的語文都會好起來。認為「背誦」等同「死記硬背」而廢除背書的教育工作者大錯特錯了。
母語是人文故鄉
個人認為,書面語和口語如果全無距離,孩子的思維鍛煉太少,反而不美。粵語比普通話更接近古代書面語,距離現代書面語也不遠,是學習中文(包括古文和現代書面語)的合適短程「翻譯」距離(動腦筋的距離)。我不反對部分人、甚至大部分人用普通話學中文,畢竟學習方法各適其適;但我反對普通話霸權──即是命令所有人都放棄母語,改用普通話學中文。我自己也懂得講普通話,而且贊成年輕人學會普通話,然而母語是每一個人的「人文故鄉」,應該受到尊重。我在廣州成長的年輕親戚講得一口流利的粵語,但是,接受普通話教育之後,很多中文字都不懂得母語的正確發音,例如把「剔」讀成「踢」,這種現象很普遍。
小孩子三、四歲前,媽媽常講故事給孩子聽,到了四、五歲,就應該改為朗讀故事了。所謂琅琅上口,就是為了「上口」之後,那歌聲一樣的聲音能夠儲存於腦海,此乃一種基礎input (輸入),不可或缺。孩子將來寫作之時,筆下流露出來的,自然就是流暢的書面語。古代孩子讀的是「古文」(當時的書面語),那時文字和他們的口語距離甚大,但他們的語文更差嗎?不見得。
朗讀是孩子12歲之前必須天天做的事。小學畢業前,孩子是用耳朵來學習語文的。這種學習,主要用來掌握語言節奏;而節奏,正是好語感的基礎。好語文的大學生有一個共通點,就是寫作時腦海裏的句子會一個一個地形成,他不跟着這內部的聲音寫就不舒服,而且他比較能夠處理複雜的長句、甚至複句。其他大學生腦子裏完全沒有這樣的「聲音」,他們的文字雖能表達基本意思,但沒有美好的節奏,而且一寫到複雜的句子就患上許多語病。初中老師其實也可以用朗讀來支援語感較差的孩子,每天讓他們聆聽和朗讀15分鐘好語文,估計仍有點幫助。
掌握好粵語 學習古典文學更易
我認為語文老師除了發音清楚、讀音正確之外,本身的語感和朗讀功夫更必須極好。有些人說一個句子,總在錯誤的地方斷開來(我說的不是口吃,是語感不佳)。他們開了句、尚未講完,忽然覺得那一句無法組織得好,於是又再「開始」下一句,不斷用「即是」來調整。這樣的話,別的工作比較合適他,當中文老師就不大好了。
老師的朗讀功夫做得好,感染力自然出眾,孩子的朗讀也會好起來。用粵語進行的話,孩子的廣東話就會講得標準、漂亮,九聲鏗鏘美妙,懶音得以清除,寫作也漸漸變得優秀。粵語掌握得好,學習古典文學就容易得多了。聽說一位來自北方的教授,為了把詩詞讀好,要死記每一個入聲字。我極度佩服這位前輩的用功,但也為粵語感到自豪。
更要注意的是:現代漢語和古代漢語的節奏差異很大,一旦把兩者弄錯──比如說用讀古代漢語的節奏來朗讀現代漢語──孩子就慘了。廣東地區的流行戲曲是粵劇。早期教授朗誦的老師,大都是粵劇的粉絲。於是,粵劇的節奏成了香港校際朗誦節的基本節奏。參加比賽的孩子常常把一篇好端端的現代散文讀成舞台上的粵劇表演。這樣,孩子的語感就錯了。舉例說,現代漢語中那些「的、了、呢、麼、啦」的發音都是輕而短的,但粵劇式的朗誦,統統將之拉長,以增強舞台語言的效果。孩子多聽,就給搞糊塗了。因此,個人認為中文老師在都應該學習不同的朗讀方法,尤其是幼兒園和小學、初中的老師。
小孩學語言 先用耳朵
如果我是幼稚園或小學的校長,到了孩子午飯、午睡的時間,無論學生聽不聽,我都會全校播放「能聽的書」──就是用母語發音、書面語用詞和正確節奏朗讀出來的故事書。這樣,孩子就會不自覺地吸收了句子的結構和故事的內容。這不但豐富了他們的想像力,他更會不知不覺就明白了「的、了、呢、麼、啦」在什麼時候使用。沒有它們,就無法表達正確的語氣和時態了。外國孩子很小就聆聽大量的audio books(有聲書),我們卻沒有好好運用這個方法,真可惜。
美好的文學是可以掛在口頭的,語言是有聲音的。孩子是否有文學素養,和大人有多願意開口甚有關係。小孩子學語言,先用耳朵,到他年老了,那些美妙的句子,還會在他腦海裏迴盪。爸爸媽媽和各位老師,請不要忘記這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