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按:2013年12月3日,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發布了2012年的 PISA(國際學生評估項目)成績報告,上海參賽學生的成績再度奪冠。PISA 測試對中國在考試改革政策上有何啟示?
上海的中學生在經合組織舉行的兩次 PISA 測試中獨佔鰲頭,在國際上引起了不小的反響,可以說是翻開了基礎教育國際互相學習的新的一頁。但是2012年 PISA 測試結果公布後,也引起了一些質疑。美國有人懷疑中國抽樣作假,國際經合組織已經嚴正闢謠。中國國內也有人因為不滿應試教育的變本加厲,繼而遷怒 PISA,認為 PISA 測試高分不過是應試教育的結果。
PISA 非死記硬背
筆者追蹤 PISA 多年,仔細研讀過 PISA 的測試方法和題目,實在無法得出死記硬背出佳績的結論。現代學習理論把理解作為衡量學習成效的標準,而理解的真正考驗在於應用。PISA 恰好就是測試青少年應用知識的能力。把 PISA 測試與一般的選拔考試混為一談,是沒有根據的。值得說明的是,PISA 的原意,本是一項國際比較的研究,而不是一項國際評比。美國有人把上海的 PISA 測試成績抹黑,是用慣性的「冷戰」眼光看 PISA:「中國怎麼可能這麼好?」在 PISA 測試中名列前茅的,除了2009年的芬蘭,其他都是受儒家「筷子文化」影響的國家和地區:上海、中國香港、新加坡、韓國等。這種現象也一度引起了有關儒家文化的議論。
中國學生的優勢
要解釋 PISA 的好成績,關鍵不是測試本身,而是學生學習的整個過程與環境。
第一,中國學生學習的強度與密度,是許多其他文化的學生難以比擬的。中國課堂裏面40分鐘的活動,往往要比西方國家課堂強幾倍甚至幾十倍。因此,學生的學習經歷,比其他文化的學生,也許要豐富很多。這包括學生專注的程度、教師對學生的期望、課程要求的進度等。
第二,中國學生的學習是全時間的。課堂以外,還包括課後的、課外的、校外的,還有學校、家長以至學生自己組織的學習活動。大多數國家的教育,特別是公立教育,都把資源全部投放到課內學習,因此學生課後、課外、校外生活中學習的元素很少。
第三,中國教師經常地、有組織地進行專業的研討與提升,也是其他國家難以比擬的。例如學校有教研組、政府教育部門有教研室。這與許多地方的教師,需要個人應付多個課程、課時繁重,不可同日而語。同樣,我們自己習以為常的,在別的國家很難實現。
第四,上海對於薄弱學校的改造,花了不少工夫,是提升整個教育體系的重要關鍵。如何改變薄弱的學校,許多教育制度束手無策;上海在這個方面卓有成效,使學生的學習成果在大面積的系統裏面,不致有太大的差異。這也可以解釋為什麼在 PISA 嚴格的抽樣條件下,上海學生的總體表現還是比較好。如果說前述三點都是多年的傳統,薄弱學校的改造,則可以說是政府刻意的改革行為。看來這也是 OECD 和其他國家最感興趣的,因為從政策層面政府大有可為。
上海的教研體制
關於第三點,我想再展開說明。上海曾於2006年對 PISA 的題目和報告做過研究,繼而引起了上海學校內部評估方法、思路的變化。當時我做這個研究的時候,詢問了一些老師,他們都不知道 PISA 是什麼。這些老師都覺得新鮮,我就告訴他們 PISA 的設計和理念。他們說,與我們現在學校裏做的測試差不多啊。其中,我覺得上海的 PISA 測試成績之所以獨佔鰲頭,很大程度上歸功於上海基礎教育的教研體制。教研是一種中國特色,在提高老師的專業素養方面起到很大的作用。現在全世界對上海的教研體系都感到很有興趣。這種教研制度在別的制度裏是難以想像的。
比如說,外國人覺得奇怪,中國的教師每周12至15節課,上課之餘幹什麼?在其他制度裏,教師教課的時程表基本上是滿的,學生上幾節,他們也上幾節課。他們從教研制度裏,發現了許多中國人習以為常、理所當然,而他們覺得不可思議的一些現象:比如教師集體備課、集體評課、教研組織與活動等等。比起他們自己的教學,外國教師有點恍然大悟:原來教學是可以這樣準備的!但是同時又覺得在他們的制度和環境下很難做到。
因此有人懷疑上海教師教課少,是以大班制作為代價的。實際上上海的學生班級規模也不算太大,現在是30個左右;國外是20至25人左右。然而,所謂的班愈小愈好其實是個神話。國外這方面的研究並沒有一個確定的結果。因為這是一個沒有根據的假定:班愈小愈好,老師對學生的關注愈高。這裏面有一點文化的因素在起作用。有一本書叫 Pre-school in Three Cultures (《三種文化裏的學前教育》),原書1991年出版,它在中國、日本、美國等三個地方,攝錄了幼稚園一整天的活動,然後交叉評論。當時日本幼稚園一個班級的學生有30個人。作者就問,「為什麼要30人這麼大的班?你不覺得班小一點好一點嗎?」那個日本老師覺得奇怪,「為什麼小一點好一點呢?」作者說,「小一點,不是每個學生受到的關注就多了嗎?」老師想了一想,說:「但是他的同學不是少了嗎?」她是這樣想的:人數少了,這個班作為一個群體的力量就弱了。
班愈小愈好?
由此可見,「班愈小愈好」其實是個神話。這個神話裏面教師跟學生、學生跟班級是什麼關係,其實在西方世界教育中是沒有考慮的。西方的教學組織按照的是生產模式,一個教師面對多少學生,講的是生產效率與效益。這與「筷子文化」所代表的東方儒家國度是不一樣的。
當然,現在美國借鑒「筷子文化」的教育方式,也加強課外的學習。但實際上,這些課後活動不是由本校老師組織的,主要依靠的是外聘教師,課外活動不是整個教育體系的一部分。幾年發展下來,課後活動中的絕大部分變成補習活動,等於替代了我們的補習學校。在美國,雖然理論上認為教師的專業發展很重要,但實際很難做到。美國教師理解的教師概念就是在課堂上課。
所以我覺得,PISA 引起了一些中外比較,其中的差異是很深刻的。然而愈比較愈難比較,因為人們會發現更多的差異。PISA 前幾名的,都是「筷子文化」的社會。我舉個例子,我參觀過美國麻省一個村子,這個地方叫斯特爾布里奇(Sturbridge),村裏所有人都在過1836年的生活。我就坐在裏面上課,後來就跟老師談,我說這裏學生為什麼來念書?他說因為他們將來要到波士頓(Boston)打工,所以要學會唸讀,學會寫,學會計算。所以美國傳統的學習概念就是 Read、Writing、Maths(讀、寫、算),就是為了打好基礎,就是為了打工。
上海的 PISA 測試全球第一到底說明了什麼系列三之一
原文刊於中國教育三十人論壇微信平台,本社獲授權刊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