筆者上一篇(2024年12月25日)才剛提到特區政府經常帳或已出現結構性的財赤,背後的財政壓力可令香港陷入內捲化危機,並勢將令原有的改革藍圖全面改寫。一個月不到,又傳出港鐵現金流收入難以應付龐大投資計劃,需另覓其他融資渠道,可能方案不排除發債和出售資產。繼政府深陷財赤之後,「入不敷支」情况正蔓延向港鐵及其他與建設相關的公營機構,包括市建局及房協。
近年政府、市建局及房協等紛紛舉債融資,固然惹人關注,但港鐵如果需為應付龐大投資計劃而發債、出售或抵押物業以獲取現金流,卻進一步印證了曾為本港帶來繁榮安定的「香港模式」正在逐漸崩解,並且無法推倒重來。
房地產經濟 難以為繼
面對近年樓市不振,港鐵長期看重的「鐵路+物業」模式陷入困難,其實並不意外。但「鐵路+物業」模式作為跟房地產深度綑綁的香港經濟的一個重要產物與體現,今天神話不再,無疑具有極重要的象徵意義與啟示。
有評論指出,地產業在本港堪稱為「百業之父」,近年樓市低迷,香港政府不能再奉行高地價政策,繼而令政府出現結構性的財赤,亦直接令「鐵路+物業」模式變得不再可行,可謂牽一髮而動全身。目前事態很大程度顯示本港經濟與房地產長年深度綑綁之弊,一旦碰上市場低迷,收入與盈利出現波動,便難以為繼,卻基本上無法擺脫這枷鎖。
當然,我們清楚港鐵出現入不敷支的情况,是由於多個新鐵路線工程陸續上馬,港鐵將迎來新的投資建設高峰期。但之所以有這麼多個項目在同時推進,背後的假設是需要這些基建來推動發展,甚至經濟升級轉型,當中北部都會區更被視為本港經濟轉型出路所在,因此政府與港鐵須確保相關鐵路項目順利推進,不能有所耽誤。
唯如此一來,港鐵未來10多年在鐵路建設及保養更新方面的投入,可能達2000多億元,相當於港鐵現時巿值大約一倍多,當中涉及相當大的不確定性與風險。然而有關的判斷究竟從何而來、到了今天或建成時仍是否有效、政府是否一意孤行、過程中有沒有足夠監察,實在是個極大的問號。背後暴露出香港的發展模式與新制度安排之間的矛盾和失序。
失效的模式 義無反顧的支持
在「愛國者治港」之下,香港的管治集團形成了一個在國家領導下的「愛國者超穩定結構/系統」,對於所有發展計劃,幾乎都會義無反顧地支持。
這一發展,在「公務員神話」破滅、諮詢式政治和議會政治不復存在,以及融入國家發展大局和大灣區的大旋律之下,導致政府失去了應有的制衡、監察以至判斷空間,其直接結果是一方面政府不懂(或無法)止蝕或叫停計劃,變相令財政紀律蕩然無存;另一方面,在面對面臨失效的發展模式下,例如「鐵路+物業」模式,也要全力推動,直至愈踩愈深、無法回頭。撇開「明日大嶼」不談,現在即使發展商「計唔掂數」,政府出現結構性的入不敷支,加上未來幾年公私營房屋的供應均接近歷史高位,政府仍堅持「all in北都」,並「立下軍令狀」,要求工商界簽署北都意向書,令北都變成政商界之間的一場大博弈,同時也埋下一個巨大炸彈,最後不知由誰來引爆和埋單。
現在的情况,好比1955年電影《阿飛正傳》(Rebel Without a Cause)中,占士甸(James Dean)與對手鬥誰能夠在駛向懸崖的最後一刻跳出汽車的「膽小鬼遊戲」。但是在香港政界,唯有不跳車才算贏,跳車或踩煞車掣你就輸了。不過更大的問題是,誰都不知道那部車有沒有足夠能耐跑到最後,所以大家只能暫時扮作永不跳車的「勇者」。
言歸正傳──目前香港模式正在崩解,港人鬥志正在消失,香港已成了一個殘局,不是簡單反思「鐵路+物業」模式或加快發展創科便解決得了;如要推動經濟升級轉型,當局也不具備相應的魄力和眼光。對香港來說,最不幸的是我們的經濟不屬於舊經濟或新經濟,而是一種尋租型經濟,不單無法創造任何重要價值,而且一旦房地產失靈,便難以扭轉或轉向。所以,香港與內地的新經濟其實從來都沾不上邊,現在想急起直追也沒有辦法,只能原地打轉,連重新洗牌也洗不了。
尋租型經濟的末路
以往這種發展模式與制度安排,已在不斷透支香港的未來;直至2019年全面崩塌,更導致無數人才及年輕人外流,對香港造成無可挽救的損失。現在當局又賭上香港有限的現有資源,甚至舉債,幻想一朝這些建設可為香港翻盤,很大程度是再一次透支未來。假使如意算盤打不響,或將引發巨大的社會危機。
舊有的香港模式固然早已失靈,唯目前更大的問題是:在不能看淡國家和香港長遠前景的前提下,即使特區政府連年出現巨額赤字,也只能夠在一個失效的模式之上繼續加碼,背後缺乏制衡及重新評估的機制,令人擔心長遠非但無法扭轉財赤,甚至有泥足深陷之虞。現在我們是否應先放慢腳步,經深思熟慮後再謀定而後動?
原刊於《明報》,本社獲作者授權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