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香港新冠疫情復常後,港人多作報復式旅遊,至今以「變本加厲」形容這種消閒模式也不為過。過去一年各類媒體登載最多的廣告,不再是疫情前的推銷新樓盤,而是旅行社、航空公司、郵輪公司推銷外遊,以及發行信用卡的銀行推銷外遊消費獎賞。假如今年聖誕和新年的外遊人數破紀錄,大家應不會感到意外。
以上現象源自多個原因。在宏觀層面,反映香港社會和經濟結構面對困難和挑戰;在微觀層面,則為政府和商界特別是地產、零售、餐飲業,以及希望僱員不會快閃的其他行業僱主帶來不少煩惱。外遊本來是生活經常承受巨大壓力的港人之減壓良方,有助宣洩心中鬱結,包括無力影響政府改善施政而可能積存的怨氣(近日有媒體評論關注社會怨氣的形成),也是不看好前景、難圓置業夢的年輕市民要活在當下、及時行樂、不甘半生當「樓奴」和「職奴」的表現。對政府而言,市民外遊行樂散心,雖可減低了「由治復亂」的風險,甚至向國際間證明港人出入境自由和社會安穩,實現「由治及興」的「治」,但港人外遊潮影響本地消費和經濟,「由治及興」中「興」那部分就似乎力有不逮。
大量港人外遊消費不菲,若果目的地是內地,總算是香港對國家「內循環」經濟略盡綿力;但若是前往海外地方如大熱門的日本、歐洲等地花錢,大量港元外流,決非港元國際收支平衡之福。香港回歸後,大陸遊客成了我們的主要客源,日前中央宣布深圳市民來港可一簽多行,帶來更多內地遊客,雖可裨益發展商管有的商場和酒店生意,但仍離不開「內循環」經濟。有意見指旅遊業和相關行業認錢不認人,哪管旅客說普通話或是英語,哪管花的是人民幣還是歐羅,只要有錢進賬就行。話倒不是這樣說,香港自2019年動亂及其後近4年因新冠疫情封關和受地緣政治影響,已流失大批居港外僑和歐美澳旅客,假如香港街頭巷尾的遊客清一色是深圳河以北的同胞,香港還能自詡是國際城市和中西文化交流中心嗎?
假如有人覺得「北水南調」,內地客源源不絕已餵得我們旅遊產業飽飽的,香港政府和旅遊發展局就無謂費煞思量花費公帑在海外說好香港故事和搞國際級的盛事推廣旅遊,也毋須呼籲的士司機自發學習簡單的阿拉伯語會話,和在遊客區添加阿拉伯文的標誌。故此,當局還要致力擴大旅遊業的「外循環」成分,爭取內地以外的遊客和他們帶來的外匯,收窄因港人外遊流出港元與外國來港遊客帶來外幣的國際收支平衡。北京剛公布全面放寬外國人過境免簽政策,雖然目的是方便更多外國人到中國大陸旅遊,特區政府、旅發局及旅遊業界也應探討如何招徠這些旅客順道來港一遊,做大香港旅遊產業這個餅。
愛好旅遊是香港人的DNA,隨着更多港人退休,而且現今年輕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有別於他們的上一代或上二代,外遊潮是不會逆轉也不該遏阻。港人外遊對香港未來發展雖然有危但亦有機,外遊可以擴闊年輕人的國際視野,筆者呼籲他們吃喝玩樂以外,還可在旅途中多觀察當地的智慧及綠色城市規劃和管理、房屋建設、自然環境保護、可持續發展模式、國民教育和修養等,充實自己,回港後以親身體驗和所見所聞,參與政府不時在各政策範疇進行的公眾諮詢,為建設香港未來發聲,旅遊就變得更有意思了。
原刊於《信報》,本社獲作者授權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