聖誕之際,幼稚園高班的小朋友排練兒童劇《胡桃夾子》,在胡桃夾子和克拉拉打敗老鼠王的環節,一位出演老鼠王的小朋友(化名為樂樂)怎麼也不肯表現出被打敗的樣子,事實上,老鼠王這個角色是小朋友自己選的。於是,老師問他為什麼?不說。是否需要更換角色?不要。鼓勵他大膽一點,不管用。邀請他用自己的方式演繹被打敗的樣子,亦無效。
不聽話背後的因由
上述情況在學校和家裏都有可能發生。如果發生在家裏,樂樂就很容易被父母認為是不聽話的小孩或難搞的孩子:「明明是他自己選的角色,為什麼不演出來呢?」「明明是他要做的事情,怎麼開始的時候又不做了呢?」不管是父母還是老師,有時在一些孩子的挑戰行為面前會變得手足無措,丈二和尚摸不着頭腦。有些情況下,最終可能會直接進行吼罵或道德綁架:「是你自己選的,你怎麼這麼不負責任呢?」「快點啦,別人一直在等你呢!」「那麼簡單的動作,你快快做一下就結束了。」
然而,這些方式都沒能看到孩子真正的內在需求。我們看看這位老師後來是怎麼處理的。
過了兩天到彩排的時候,這位老師似乎突然明白了什麼,於是在彩排之前對樂樂說:「你是不是不喜歡胡桃夾子打敗你?」樂樂點了點頭,「其實胡桃夾子打敗的不是你,而是老鼠王。你演老鼠王,但你不是老鼠王。你把老鼠王演好了,我們就覺得你很認真很棒!」果然,彩排的時候,樂樂的表現讓所有在校老師都刮目相看。
老師的做法其實充分顯示了對孩子的理解,具體來說,是對孩子內在需求的理解。樂樂選擇了老鼠王這個角色,但在表演中無法接受被打敗的情感,顯示了他對角色與自我身份的混淆。老師讓樂樂明白,他所扮演的角色老鼠王,只是劇中的一個角色,而並不代表他自己。這幫助樂樂從角色的行為中分離出來,減少心理壓力。
多問為什麼
那問題來了,怎樣才能理解不同孩子的內在需求?
簡單一句話:多問為什麼?
第一,多問問孩子為什麼,但是這很有可能得不到任何答案。因為在這種情況下,孩子不知道如何表達自己,也或許不太想講話。我們可以嘗試用「是不是⋯⋯」句型來展開對話。例子中「你是不是不喜歡胡桃夾子打敗你?」就是採用這種方法。如果孩子點頭,太好了,你已經變成孩子的隊友而非敵人了。如果孩子搖頭,那就繼續追問,直到他點頭為止。變為隊友之後,恭喜你!事情就好辦多了,開始你的說教之路吧!但別忘記要用溫柔和理解的語言哦。我相信這樣的處理方法能大大提高小朋友聽進你所說的話的機率。
第二,多問問專業人士或互聯網。與學校的老師、校長或者有經驗的媽媽們聊天能夠幫助我們更客觀地看待孩子。此外,現在的科技也能更好地支持我們的成長。例如筆者在ChatGPT輸入「我的孩子選了一本故事書,可是剛要開始讀的時候又不要了。這是為什麼呢?」後,得到六個原因和四點建議作為參考。此外,馬斯洛的需求層次理論雖然已為大家所熟知,但時不時翻出來看一看,也能在理解我們和孩子的需求方面帶來一些啟發。
第三,多問問自己為什麼,學會內求。資訊豐富的時代,我們常常被動地接受很多信息,這也導致我們無法靜下心去真正了解孩子的需求,或許連自己真正的需求都不知。多詢問專業人士或者在互聯網上查找資料作為參考可以,但請不要忘記,要向內求,我們每個人的身上都隱藏着巨大的能量。多問問自己,在自己的身上尋找答案,往往更能解決問題。如果想要更了解孩子的內在需求,不如試試去了解我們自己的內在需求。一個能夠客觀自信地看待自己的人,必然會客觀自信地看待孩子,這包括孩子的長短處、內在和外在需求等。
最後,願你的、我的、孩子們的需求,都能夠被看見、被理解、被尊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