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的一帶一路天地

在今天許多國家教育已經難以成為政客的寵兒。近年來,已經很少聽到國外有什麼教育改革,甚至在教育理論方面也可以說是限於停滯。中國的教育穩步發展,而且在基層不斷有創新,還看周圍的華人社會,也還是朝氣勃勃。

「帶路」是一帶一路的簡稱。最近有機會「攀車邊」參加了「帶路」在上海的活動。在香港,有不少朋友會覺得一帶一路是一種政治套路。最近看陳貝兒的紀錄片,中國在不同國家的建設,改變了當地的經濟、生活與環境,加上訪問的大多數是當地的老百姓,甚少刻意宣傳的味兒,茅塞頓開。怪不得有原來對一帶一路將信將疑的朋友說:美國有錢去打人家,中國有錢去幫人家。

這次參加「帶路」活動,有點偶然。上海師大的張民選教授,港大博士畢業,後來在上海師大校長任內,完成了幾件事:建設了一個研究國際教育的團隊、促進了中國參加國際教育比較研究PISA、促成了紐約大學在上海建分校、為英國中小學改造數學教育(並推廣到非洲與拉丁美洲)等等。最近,在上海成立了UNESCO(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的教師教育中心,偌大的一座建築物,還包含類4至5星酒店的住宿設備。儼然成了一個教育的國際交流中心,甚為少見。

筆者忝為這個中心的顧問委員,有緣參加了他們「帶路」項目的最後兩天。這個項目,就是由這個中心主持。中心有20位學術人員。這次的「帶路」活動,是這個中心與新教育基金的合作。新教育的朱永新教授,前年獲得了一丹獎;他把3000萬港幣的獎金,全部捐給了他出身的蘇州大學,成立了這個基金,還獲得了其他的捐贈。一丹獎,一半給得獎者,另一半供得獎的事業繼續發展。這個項目,正好符合了一丹獎的原意──讓更多國家的教育受益。

這次他們訪問的學校,是由新教育基金安排,但並非全部是新教育學校。(Wikimedia Commons)
這次他們訪問的學校,是由新教育基金安排,但並非全部是新教育學校。(Wikimedia Commons)

最能引起共鳴的:訪問學校

這個項目,是第二屆,有44位來自世界各地的教育工作者,包括南亞、東南亞、中亞、非洲、南美洲、南太平洋。不少是當地教育非政府組織的核心人物。這一屆的項目,為時12天。內容包括不少的講座,當中是訪問學校。

這次他們訪問的學校,是由新教育基金安排,但並非全部是新教育學校;有公立也有私立(民辦),有當地的名校,也有新成立的學校;有普通中學,也有職業學校。可以說是不錯的一個學校光譜。

筆者在最後兩天,旁聽了科大訊飛給他們作的講座,觀察了他們在現場活躍的互動。也在一個擴大了的研討會(包括上海師大與其他學校的外國學生)做了一個報告,即場獲得了他們的反饋。在用餐與翌日早餐,與他們有了無所不談的接觸。事後,看到了主辦者的問卷結果,以及一些學員的事後訪談。下面是筆者的一些觀察。

觀察一。與學員交談,幾乎每一個第一句話都說:「這與我來中國之前認識的中國完全不一樣。」這說明,在其他國度,不必看最發達的社會,人們可以理解的中國是非常有限的。有關中國的訊息,也許很多都是負面的,而且往往純是政治性的,是跟着政客們的議程走的。中國人如何生活,外間所知極少。中國的教育是怎樣的?學校是怎樣的?更加鮮為人知。政治性的負面新聞,掩蓋了其他訊息,讓人們只能從那些負面的新聞中,揣測中國老百姓的生活,更遑論教育和學校。

筆者的感受,要「說中國故事」,適宜從民間生活的層面說起。教育是一個很好的窗口。教育,既可以看到宏觀的中國社會,又可以看到微觀的學生、教師、家長。就是平常心介紹我們身邊習以為常的生活,是最好的「中國故事」。

看到學校裏豐富多彩的學生社團,他們覺得很新鮮。(Shutterstock)
看到學校裏豐富多彩的學生社團,他們覺得很新鮮。(Shutterstock)

習以為常的學校生活:引起興趣

觀察二:一些在中國習以為常的,在其他社會也許很少見。他們來自不同的社會,但都是教育工作者。而且看他們所在的單位,都是懷有改革創新使命的有心人。他們都是「懂行」之人,善於與本身的工作發生聯想,是思想非常活躍的一群。他們看到中國學校的生活,覺得大開眼界,「原來學校可以是這樣的!」

例如他們看到學校裏豐富多彩的學生社團(類香港的課外活動組),他們覺得很新鮮。在很多他們的學校,教師基本上在為學生的成績而掙扎。許多學生社團是學生集體管理的,他們也覺得新鮮。又例如科技的應用,雖然在中國還剛起步,他們都覺得新鮮,而且覺得學起來並不困難。很多說這是他們的一個大收穫。

一方面覺得新鮮,另一方面又覺得他們也可以做,感到特別親切。因此他們都說,氣氛頗為熱烈,大家都深有感受。

觀察三。他們最感到意外的,是學校的開放。學校、教師、學生,都是以主人翁的姿態與他們交往。筆者也曾經訪問過其中一些學校,都比較習慣於有外人訪問;教師也習慣於有人聽課。學員們與學生交往,大方而生動活潑,毫無保留;完全沒有感到學生是經過挑選的,或者是經過綵排的。中國學生的自信與主動,也是學員們感到驚訝的。而這種自信與主動,又與在西方見慣的個人自由很不一樣。這一點,也許我們自己也不覺察到。

觀察四。他們受感染的,是所有陪伴人員的真誠和友好。這也許是上海師大和新教育的人員自己沒有覺察到的。上上下下都把這些學員看成是貴賓,這也許是中國的文化習慣,「有朋自遠方來」嘛。

中國很難代替其他社會去發展教育,但是我們可以提供參考。(Shutterstock)
中國很難代替其他社會去發展教育,但是我們可以提供參考。(Shutterstock)

同行的互相學習:引發思考

筆者又進一步的思考,這樣的國際交往,是一個非常難得的互相學習的機會。從具體活動來說,當然是「帶路」的學員來訪問中國學校。也的確有許多方面讓他們覺得大開眼界,但並不等於他們是來學習中國的教育。的確有學員說:「希望把新教育搬到我們的國家。」也的確有學員馬上邀約筆者為他們做網上講座。他們是誠心想學習,想把自己國家的教育,注入中國「新教育」的元素。

當然,他們的學習,可以是簡單的模仿(例如科技使用);也可以是從辦學層面的改革(例如增加學生課外活動);更可以是體制結構上的變革(例如設立類似中國的教研機制)。每一樣都不容易,但是我們的「帶路」活動可以引發他們的思考。不像基本建設,中國很難代替其他社會去發展教育,但是我們可以提供參考。這項「帶路」活動說明,中國的教育,可以引起其他國家同行的共鳴。關鍵不是我們如何講,而是如何開放地讓更多人親眼看、親身體驗。

在今天,在許多國家,教育已經難以成為政客的寵兒。近年來,已經很少聽到國外有什麼教育改革,甚至在教育理論方面也可以說是限於停滯。中國的教育穩步發展,而且在基層不斷有創新,還看周圍的華人社會,也還是朝氣勃勃。這對全世界是一種珍貴的寶藏。想這個一帶一路項目,是真心希望其他國家因此創建出有自己文化特色的教育。中國是大國,但不是西方式的殖民霸權。「俏也不爭春」、「待到山花爛漫時,她在叢中笑」。這應該是中國的大國風範。

原刊於《信報》,本社獲作者授權轉載。

程介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