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破·地獄》到家長教育

在孩子的成長道路上,父母任重而道遠,但只要我們用心去理解、去陪伴、去引導,就一定能夠陪伴孩子走過這段美好的旅程。

電影《破·地獄》作為今年的熱門話題,不僅引發了觀眾對於生死及人生價值的深刻反思,也在我心中激起了關於孩子成長與家長教育的深層感悟。作為一位教育工作者及家長,我深感這部影片所帶來的啟示意義深遠。

緊握,還是放手?

家長對孩子的愛,是緊握不放,還是適時放手?這無疑是每位家長都曾深思的問題。身為中學校長,面對孩子青春期的暴風驟雨般的成長,我更是深感此問的複雜與微妙。每年新中一同學的家長會,我都會向家長們分享放風箏的比喻:孩子如同那只翱翔的風箏,而家長則是掌握線軸的人。要想讓風箏飛得更高更遠,既不能緊握不放,也不能完全放任自流。與其擔憂風箏墜落受損,不如學會順應風勢,讓風箏乘風而上。

中學時期,孩子正步入人生的新階段,從依賴走向獨立。我常對中一家長說,中學是一個特殊的階段,孩子們初領身份證,開始學習獨立生活,六年後,他們大多將帶着成人的身份證走出校門。這六年,是孩子從兒童走向成人的關鍵時期,學校、家長和學生都在共同面對這一巨大轉變,既是同行者,也是彼此的見證者。

家長的期望,孩子的夢想

電影中不乏家長與子女間的矛盾與溝通難題。甄小姐對兒子遺體處理的執着,在他人眼中或許顯得瘋狂,但在母親心中,卻是對兒子深深的不捨與愛意。然而,這種執着有時也可能成為一種錯愛,如喃嘸師傅文哥所言,它可能損害往生者的來世福祉。在現實中,許多家長也會將自己的期望強加於孩子身上,深信自己給予的是最好的。

文哥因認為兒子不是讀書的材料,便為他規劃了未來的生活道路,讓他成為自己的接班人。同時,受傳統重男輕女思想的影響,他從未考慮過女兒的想法和期望,也將女子不潔的思想強加在女兒身上。父母與孩子的期望之間往往存在着鴻溝,而缺乏坦誠的溝通則讓這道鴻溝更難逾越。

追求優質教育

劇中喃嘸師傅文哥兒子志斌為了幫兒子進入心儀的名校,不惜領洗成為天主教徒。這種做法在香港並不罕見,但父母的出發點雖是為子女安排優質教育,卻往往忽視了誠信的重要。這種言傳身教的方式,實際上是在傳授一種劣質的教育。

孩子從一出生就開始模仿學習,語言、行為、態度、處事方式等,都深受父母的影響。因此,當父母以不同的方式為孩子準備優質教育時,最好的教育其實就是自己的言傳身教。父母積極正念的態度、對知識的追求、自我超越的信念,這些才是我們追求的最優質的教育。

父母的任重道遠

破地獄儀式象徵着帶領先人離開地獄,免受苦難。戲中的名句「生人都需要破地獄,生人都有好多地獄」也啟示我們,人生中有許多困局和難題需要面對,作為父母也不例外。學會放下別人的眼光和自我的執着,嘗試從孩子的角度看待問題,或許就能發現新的景象,走出困局。在孩子的成長道路上,父母任重而道遠,但只要我們用心去理解、去陪伴、去引導,就一定能夠陪伴孩子走過這段美好的旅程。

楊佩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