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教育之挑戰

漢字是中華文化的載體,除了覆蓋偌大的國土與華人社會,也貫穿中國幾千年的各代歷史時期。若社會上長期習慣於機器輸入,尤其是拼音輸入,漢字就會逐漸成為歷史,中華文化也會失去她寶貴的載體,因而逐漸消亡。

最近參加了兩個會,都與中文教育有關,參加的都是中文教師、學者、研究生。筆者在中學教過很多科目,就是沒有教過中文。因此下面的內容,也許難免是班門弄斧。但對於不熟悉中文教育的教師或者家長,也許有一點點參考價值。

我們說的中文,是指中國語文,包括「語」與「文」。此外,我們說的其實是漢語文。中國有56個「族」,不叫「種族」,不是西方世界所說的ethnic groups;因此稱為「少數民族」,比較接近西方的minorities(少數族裔)。這些族群大多數不是漢族,在風俗習慣文化方面,與主流的漢族很不一樣。除了服裝,更明顯的就是語言,甚至有各自的文字。(有少數其實也是漢族,例如在貴州看到過「老漢族」,聽說是祖先當年跟隨吳三桂到了貴州,沒有離開;又例如在浙江的畬族,傳說是社會上某個漢族階層,由於種種原因成了少數民族。)

先說語言,根據網上資料,中國有80多種語言,56個少數民族,有22種獨特的文字,甚至所用的字母也有六大類。看看相鄰的印度,有391種語言,互不相通,其中121種有自己的文字。可以說中國和印度,都是多語多文的國度。

中國除了「官話」,還有8至10大類方言(說法不一)。(Shutterstock)
中國除了「官話」,還有8至10大類方言(說法不一)。(Shutterstock)

漢語:統一的語言文字

中國有許多方言。都說中國除了「官話」,還有8至10大類方言(說法不一),例如香港人比較熟悉的粵方言、閩方言、吳方言、客家方言……他們之間互不相通,按語言學的定義,其實都是獨立的「語言」。而每一個方言大類中,又有許多次分類,例如就算是粵方言區的廣東,也有許多互不相通的「小」方言,也是互不相通,其實都是嚴格意義的「語言」。有統計說,這些第二級的方言有93種,但若是連不少農村的方言都算進去,就超過1000種。

印度有22種官方語言,中國只有一個國家語言──普通話。自民國以來,就有以北方語言為基礎的「國語」。(有傳說,民國初期有人建議以粵語作為國語,也許是因為革命黨人中廣東人很多;不過從實際看,長江以北、黃河流域、東北地區,北方語言都接近普通話。)1949年以後,又逐漸鞏固了「普通話」,這是全國的語言。第一、她是漢族的語言;第二、她是全國所有族群可以互相溝通的語言;第三、她也是所有華人社會共通的語言。在一個14億人口的國家,有這麼一個共通的語言,殊不簡單。

再看文字。在印度,很多語言都有自己的文字,但是全國只有印地語與英語兩種官方文字。印地語是政府使用的語言,不懂印地語就無法進入政府;官方文件也必定有印地文,公立學校也規定要教印地語。但是懂得印地語的,只佔人口的30%至40%。學者與大學教學都用英語,這是唯一可以打通語言障礙的語言;但那也給了印度人在國際溝通上莫大的好處,也賦予印度人在非洲東岸(前英國殖民地)發展的莫大優勢。

中國只有一種共同的文字──漢字。漢字,本來是中國漢族的文字,但也是全國通用的文字;也是貫通各個民族的文字。與普通話一樣,漢字也是所有華人社會共用的文字。1950年代出現了簡體字,但是基本格局沒有改變。現在在新加坡、馬來西亞主要的華人社會,用的都是簡體字。海外學習漢語的,也大多用的是簡體字。不過在這些社會,大多數知識分子都認得繁體字。在香港與台灣,基本用的是繁體字;不過在香港出現的簡體字愈來愈多;台灣的知識分子也大致能看懂簡體字。

漢字的使用連綿三千多年,從殷商時期的甲骨文到今天,沒有間斷。(shutterstock)
漢字的使用連綿三千多年,從殷商時期的甲骨文到今天,沒有間斷。(shutterstock)

漢字:中華文化的載體

南韓歷史上也用漢字,但是發明了拼音文字。至今他們的名字,都還保留着漢字。1993年以前,高中要學漢字;後來因為「去中國化」而取消;近年又陸續恢復,因為覺得需要與歷史連接。越南原來也用漢字,後來法國傳教士發明了拼音文字,漢字基本消失。日本也用有限的漢字,有些保存着漢字的意義,有些跟隨漢字原有的字音,此處不贅。

漢字是中華文化的載體,除了覆蓋偌大的國土與華人社會,也貫穿中國幾千年的各代歷史時期。漢字的使用連綿三千多年,從殷商時期的甲骨文到今天,沒有間斷。一方面這要歸功於秦始皇的「書同文」,但另一方面與強勁的漢文化互為因果,有非常強的生命力。元、清兩朝即使非漢族統治,也沒有改變漢字的絕對優勢。香港理工大學的裴卿博士曾經研究歷史上全球氣候變化與人口遷徙的關係。聽他說,做中國的研究最方便,因為都有文字記載──官方記錄、民間文學──都有與氣候相關的記載(例如稅收、旱澇、豐欠),其他社會很難有這種方便。筆者曾經在伊朗──也是有悠久的文化歷史──知道他們在過去200年左右,經歷了5種語言;歷朝的佔領着都徹底改變文字的使用,因此他們的歷史記載沒有連續性,很多歷史就失傳了。

筆者近年涉足的一些前蘇聯國家,也有類似的經歷。在蘇聯年代,那兒用的是Cyrillic字母,向俄文看齊。獨立以後,為了與國際接軌,都努力改為拉丁字母。結果造成老一代與年輕一代在文字上的隔閡,有點尷尬。往往街上的招牌、路牌,需要有3種文字:Cyrillic的本地語、拉丁字母的本地語、俄語。

由於有文字的記載,中國的口傳歷史非常薄弱。很多其他地方的文化,由於文字不發達,或者文字更迭頻繁,口述歷史反而豐富而蓬勃。

但是漢字最大的特點,是她的構建:六書,也就是象形、指事、會意、形聲、轉注、假借,因此有認為漢字是「表意」文字。世界上其他的文字,絕大多數是「表音」文字。因此,漢字表達的就不只是漢語語音。也就是說,漢字可以表達的,遠遠超過人們的口語。因此出現了「一音多字」,不像其他文字般「字」與「音」基本上是一對一的對稱。但是更大的影響,是文字形成了有異於口語的一個體系,形成了例如「詩、詞、歌、賦」的文字表達,並非口語的表達。而古代流傳下來的「文言文」,又有異於現代的「白話文」。

語言腦科學家發現,孩子若是只習慣於電腦輸入而不習慣書寫,很可能出現因為不認字而引起閱讀困難。(shutterstock)
語言腦科學家發現,孩子若是只習慣於電腦輸入而不習慣書寫,很可能出現因為不認字而引起閱讀困難。(shutterstock)

書寫:機器輸入的影響

中國的方言,甚少可以用文字表達。《繁花》的原著用滬語寫成,那是萬中無一。香港卻是例外,社會上充滿了用特有的表達粵音的文字,可以稱為粵文字。這背後有一個鮮為人覺察的現象:香港人讀與寫白話文,都可以用粵音;講其他方言的,例如滬語、閩南語,讀與寫,都是用普通話。

這使學習漢字,與學習其他文字有非常大的分別。學習其他表音文字,只需要學會有限的字母,與基本的拼音規律;學習漢字,卻起碼是幾千個字。這在我們華人來說,理所當然;但在非華人看來,卻有點匪夷所思。很多外國朋友,能講流利的漢語,甚至能看懂漢字,卻無法書寫漢字,太難了。

這就帶出電腦輸入的問題。上述的外國朋友,沒有辦法手寫漢字,卻可以用電腦輸入寫中文。電腦輸入,也為其他種種漢字表達帶來極大的方便。但是,語言腦科學家發現,孩子若是只習慣於電腦輸入而不習慣書寫,很可能出現因為不認字而引起閱讀困難。筆者則認為,若社會上長期習慣於機器輸入,尤其是拼音輸入,漢字就會逐漸成為歷史,中華文化也會失去她寶貴的載體,因而逐漸消亡。相信這並不是危言聳聽。不過,國際評估計劃比較如PISA、國際考試如IB,都已經或者準備轉向電腦輸入,那將會對用漢字作答的學生造成什麼影響?

原刊於《信報》,本社獲作者授權轉載。

程介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