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園違規處理差 恐為港深創科園立壞榜樣

政府應比以往更審慎理財,防止有任何大花筒的情況出現,不止是政府部門本身,任何牽涉到公帑運用的機構亦然,尤其是一眾自以為是土皇帝的公營機構。

早前特首公布新一份《施政報告》,當中提及要強化政府治理,如果當真,一則要精簡公務員團隊,減少冗員,最近《亞洲週刊》一篇評論文章便提到,一向被視為香港對手的新加坡人口有590萬,比香港少約21.3%,但新加坡公務員只有8.6萬人,比香港少差不多一半,某程度上反映香港公務員偏多、效率偏低,亟須處理。二則要杜絕公帑和土地資源的浪費,解決土地資源運用不當的問題。

比方說,早前兩任特首的隔空土地大辯論,引起政圈及社會熱議,無論立場如何,出發點都是想令政府公帑每一分每一毫都用得其所,避免未來負債度日。就目前情況,政府應比以往更審慎理財,防止有任何大花筒的情況出現,不止是政府部門本身,任何牽涉到公帑運用的機構亦然,尤其是一眾自以為是土皇帝的公營機構。

公營機構不是土皇帝

法庭兩年前裁決科技園租上租違規問題,但科技園近月才對其中一間違規的租戶數據中心HKCOLO發出傳訊令狀,且僅僅要求近6個月的額外費用,相對於該營運商過去超過10年違規所賺的豐厚利潤、阻嚇力極弱,加上園方對於其他違規租戶亦未有絲毫行動,究竟有多重視此法庭判決,相信看倌心中有數。要知道,科技園的營運資金,大多來自公帑,成立20年以來亦是如此,單計2018至19年度《財政預算案》便獲政府再注資100億元。本來,政府投資支持創科發展,無可厚非,市民亦理解,卻不等於相關公營機構真的是土皇帝,可以慷公帑之慨,可以任由租戶無視租約限制,分租地方以賺取龐大利潤。

回顧科技園的表現,可謂前科屢屢,管治素質備受質疑,但在最新一份《施政報告》中,更獲批新田科技園區20公頃土地。既然科技園掌管愈來愈多的公共資產如資金、土地,如此龐大的公共資源託付,科技園就必須負起更大責任,提升透明度,加強問責性,以昭公信,方能不負公眾期望,彰顯公平、公正、公開、透明的香港精神。

無法承受錯失創科浪潮後果

說到科技園的問題,便也聯想到《施政報告》提及要推動河套港深創科園發展,包括特區政府正與國家有關部委探討試行創新的便利措施,例如港深兩地園區特定人員便捷過境、利用無人低空運輸,方便物資跨境流動、便利落戶香港園區的內地企業跨境調撥資金等,予香港及大灣區極大期望。

筆者在想,若作為公共機構的科技園也搞不好管治,輕視違規問題,罰則不痛不癢,勢必為河套港深創科園的發展樹立壞榜樣,以為可以隨便行事而沒有後果,其子公司港深創科園的發展能否步上正軌,亦令人憂心。香港已經錯失多次機會,實在無法再次承受錯失創科發展的浪潮。在科技園的董事局及委員會中,創新科技及工業局常任秘書長是當然成員,理應該加強監察,彰顯政府妥善理財的決心,科技園的主席及其管理層也有責任開誠布公,勇於擔當,作公開交代以釋公眾疑慮,確保資源妥善運用,這才是整個香港之福。

陸振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