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課程發展議會《學會學習──課程發展路向》於2001年面世,為香港課程發展2001至2011年期間訂定大方向,目標是提高香港教育的水平及學生的學習水平。該教育文件建議推行4個關鍵項目,以提高學與教的效益,其中一個關鍵項目就是專題研習,那是為了「幫助學生培養共通能力及建構知識」。我們教育工作者對專題研習一詞,毫不陌生。
專題研習的緣起
專題研習的歷史可追溯至孔子、蘇格拉底等教育家及哲學家的思想理念。他們都以師生討論問題的形式而引導學生學習。專題研習並不是19世紀末美國興起的進步教育運動(Progressive Education Movement)的產物,而是源於16世紀末在意大利開始的建築和工程教育運動。M. Knoll於1997年發表了《專題教學法:職業教育起源與國際化發展》(The project method: its vocational education origin and international development)。其研究提出專題研習的發展歷史可分5期:
- 1590-1765:歐洲建築院校開始專題課(project work)。
- 1765-1880:專題課作為常規教學方法及傳到美國。
- 1880-1915:在手工培訓和普通公立學校進行專題課。
- 1915-1965:重新定義專題課方法及其從美國傳回歐洲。
- 1965年至今:重新發現專題課構想及其第三波國際傳播浪潮。。
首3個時期都是圍繞着職業教育的範疇,但於第四期正是美國進步教育運動期間。當時美國在第一次世界大戰後,百廢待興,教育改革的要求此起彼落。進步教育是強調學生為中心、自由、創造等理念,Dewey、Kilpatrick等人是該運動的骨幹成員。第五期更是將其功能發揚光大。
Kilpatrick是誰?
William Heard Kilpatrick(1871-1965)是一位教育學者,公認為「專題教學法先生」(Mr. Project Method)。於1918年寫了一篇名為「專題教學法」(The Project Method)的學術文章,刊於《師範學院誌》(Teachers College Record),他將專題教學法一詞,闡釋明確的定義。曾有學者稱沒有Kilpatrick,就沒有專題教學法。
Kilpatrick在師範學院舉辦無數的講座和研討會來推展專題教學法,約有35000名師範學生參加。他寫的《教學法基礎》(Foundations of Method)售出約61000冊,《專題教學法》(The Project Method)約賣出65000冊。人們確信Kilpatrick與Dewey和其他進步教育的代表人物相比,他在倡導開放教育、靈活課程和在當時的艱辛情況,為學校改革做出了重要貢獻。當時Dewey並不認同專題教學是「擺脫教育混亂的唯一出路」,相反,他認為只是眾多教學方法中的一種。
Kilpatrick的概念通常可以傷寒專題研習(typhoid project)來說明。可是他的博士學生Collings於1923年於報章述說教學專題的景況,文章述說有11名小三及小四的學生,其中的兩名學生感染了傷寒。於是學生獨自尋找有關傷寒的資料,沒有老師的幫助。由於他們的研究和活動,患病的同學很快就康復了。雖然Collings的敘述很吸引,可惜沒有事實的證明。因這項教學從未如描述一般的進行,生病的孩子亦不存在。加上有關專題教學法多個調查結果、眾多負面意見等,使到人們沒法接受他的教育理念。及至1970年代,專題教學法因建構主義的興起又再在歐美受到重視。
事實上,Kilpatrick如果活於現今的時空,專題研習在人工智能的協助下,定能促進學生明辨是非的思維和問題解決能力、提升合作及人際關係、增強自主學習,提高自主學習的能力、學生能夠把理論知識應用到實際情境及生活中、加深對所學內容的理解、提高學習興趣。上述各項功能,正是課程發展議會於2024年公布的《小學教育課程指引》所提到,專題研習可達至跨學科整合及應用知識與技能,從而培養學生的共通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