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錄我城故事,展現戰後到復甦的足跡

香港風致三十年──1940至1970年代歷史照片展覽 亞洲協會香港中心正在舉辦一場展覽,展出3位不同閱歷的攝影師,以不同的風格,記錄香港昔日的面貌,呈現我城從戰後走到復甦的足跡。

為慶祝位於金鐘的舊軍火庫會址建成10周年,亞洲協會香港中心為香港觀眾帶來歷史照片展《復甦生息、逆中求存、重振旗鼓》,展覽由歷史遺珍攝影基金會(The Photographic Heritage Foundation)創始人艾思滔(Edward Stokes)策劃,展出著名攝影師Hedda Morrison、李福志和Brian Brake拍攝的照片,描繪了二戰後急速變化的香港,透過歷久不衰的攝影作品,可追溯香港從1940到1970年代的歷史。

 

是次攝影展,以3位攝影師為專題,按年序劃分為3部分。這3位攝影師,來自不同的地域,他們在上世紀40年代至60年代,因不同的機遇來到香港,將戰後香港的社會面貌、民生百態,用攝影機捕捉下來,透過不同的視角,運用不同的技巧,記錄了香港近數十年,在經濟、社會和文化等方面迅速發展的軌跡,呈現出截然不同的個人風格。

 

復甦生息:戰後過客眼中的香港(1946-1947年代)


Hedda Morrison(1908–1991)是一位女攝影師,1908年出生於德國斯圖加特,原本習醫,後因個人興趣,轉往慕尼黑攻讀攝影。她小時候曾感染小兒麻痹症,故個子長得比較矮小,而且瘸腿,但她不因此而氣餒,反而奮發自強,立志走向世界。她於1933年飄洋過海,遠赴中國,在各地拍下不少照片,渡過了日軍侵華的抗戰歲月。

 

展示Hedda-Morrison作品的展廳。(亞洲協會香港中心提供)

 

二戰結束後,在1946年中,Hedda輾轉來到香港暫居,戰後的香港,城市百廢待興,處處頹垣敗瓦。她留港短短半年間,跑遍香港每個角落,接觸不同群眾,拍下一系列不同面貌的照片,既有人物照,也有地方及風景照。

 

據歷史資料顯示,自1945至1947年間,香港人口由60萬驟增至180萬,大部分都是南來逃避戰亂的難民,造成房屋緊張、糧食短缺。從照片可見,不少難民露宿街頭、席地而睡,貧無立錐之地,境況淒涼……

 

 

Hedda旅居香港之時,當時的上環及西環一帶,到處棲滿來港謀生的難民,雖然生活朝不保夕,卻能自力更生。在她的照片中,在街上售賣香煙的婦女、蹲在路旁賣雞的市民、手持香煙的女小販……相中人往往直視鏡頭,態度從容,充滿自信,流露出「逆境自強」的眼神。其鏡頭下的小市民,還有船上挑負重擔的貨運工人、鄉間以擔挑負載木桶的客家婦女……

 

 

亞洲協會香港中心助理藝術館長黃思穎(Elaine)指出,「Hedda Morrison雖然只是過客,但她對勞工階層的關懷,對平民大眾的熱愛,具有濃厚的人文精神。」她也認為,攝影師能走近尋常百姓,並取得他們的信任,也許跟其身體殘障有點關係。此外,Hedda亦具有過人之處,她早年曾在中國生活過一段時間,懂得跟中國人打交道。

 

除了人物照,Hedda亦拍下不少地方照,其中有一張,照片中的鐘樓,看來「熟口熟面」,原來是香港大學陸佑堂。陸佑堂為香港大學的主禮堂,建於1912年,身為港大校友的Elaine說:「打完仗後,物資匱乏,人們拆了禮堂的天花板,用作燃料,生火取暖……」從這張相片,她見到當時的情況,不禁慨嘆戰爭帶來的破壞。

 

香港大學陸佑堂。(President and Fellows of Harvard College提供)

另一張則攝於未填海前的灣仔,觸目的是海上一隻下沉的船……呈現出戰後破敗荒涼的境況。還有一張,攝影師站在馬己仙峽道,遠眺渣甸山,有一座歷史建築物,乃日佔時期,日軍為其陣亡戰士而建的紀念碑,故戰後已被拆毀。如果沒有歷史照片,我們便不可能知曉此事。

 

 

展品之中,有一幅上環的騎樓照,構圖甚為特別,安裝的防盜鐵枝,現已不復見,不規則的形狀,倍增照片線條之美;另一幅攝於中環雪廠街附近,跟目前所見的市容,已完全不一樣,只有在德輔道中行駛的電車,依然存在,戰後的汽車甚少,行人可氣定神閒,從容走過馬路。

 

 

此外,Hedda也愛好拍攝風景照片,如離島長洲,從照片可見,海灣內有大量的船隻,島上滿是矮小的房屋。

 

昔日長洲的風貌。(President and Fellows of Harvard College提供)

展覽中的30多張黑白照片,這些貼近生活的照片,不少獲選刊登於紐約出版的The Family of Man,部分甚至刊登在1946年的政府年報中。

 

「策展團隊以一系列的攝影照片,突顯『復甦生息』的主題,在一片蕭條的景像中,反映當時的香港人,在艱難苦困的生活中,仍然堅強不屈地生存。」Elaine說出展覽的目標。

 

逆中求存:平民攝影師鏡頭下的香港(1950年代)


李福志(1927-2012)是這次攝影展中唯一的華人攝影師,跟出身中產、受過攝影專業訓練的Hedda Morrison完全不同,他在1927年,出生於新加坡,因家境貧窮,剛生下來便被送給人領養。他受了兩年的基礎教育,就留在家中照顧家人,坎坷的童年生活,令他自小就想往外闖。

 

展示李福志相片的展廳。(亞洲協會香港中心提供)

 

1947年,他當上海員,從新加坡出發,途經曼谷,然後來到香港,並定居下來。剛抵香港,他投靠一位經營影樓的表親,學會了攝影的基本技巧,開始從事攝影工作。他一直嚮往獨立,遂另謀發展,自1948年開始,在山頂為遊客拍照維生,初時主要拍攝人像,後期則轉為向遊人銷售香港的風景照片。他到處拍下的照片,留下了香港昔日的面貌。

 

 

到了50年代後期,隨着科技進步,攝影機開始普及,山頂的攝影生意競爭激烈,有感於營生不易,「搵食」艱難,李福志放棄了攝影,輾轉做過不同的行業。60年代他曾搬到粉嶺經營士多,還購入雪糕車,往上水鳳溪中學校外賣雪糕和涼果。80年代左右,因士多所在之地被收回,他再次轉行,在停車場及住宅大廈當看更,與攝影漸行漸遠。至90年代後期,歷史照片逐漸為人認識,亦開始受到重視,他在太和邨一間淺窄的公屋單位內,自設小黑房,沖曬早年拍攝的照片,並於2003年回到山頂兜賣歷史照片,生意亦不錯。

 

自40年代末來港定居後,李福志在香港生活超過60年,儘管曾以拍照為業,但他從來不以攝影師自居,拍照對他來說,只是謀生的手段。然而,終其一生,他熱愛攝影,作品菲林一直保存至晚年。

 

這趟攝影展,重點展出這位平民攝影師的作品,近40幅照片,呈現50年代香港的風景、建築物,既有50年代中環的德輔道中、灣仔軒尼詩道的城市街頭面貌,也有香港仔漁村的風貌、西部沖積平原的稻田,以及客家村落等新界鄉土風情。

 

 

李福志出身貧寒,攝影全靠自學,教育程度雖然不高,但他對取景角度和光線甚為敏感,拍下的照片,如實地呈現了當時社會面貌、人民生活……將當年香港的世態人情保留在菲林底片中,成了一種歷史的紀錄。

 

黃思穎指出,「透過他的照片,可以看到當時的香港社會,傳統與現代並存交疊的情景。此乃其作品特別之處。」例如其中一幀照片,鏡頭捕捉了兩個轎夫抬着中式轎子,跟路旁西式汽車擦身而過的一幕,反映了香港正處於新舊交替的轉變期。當時,轎子已開始式微,人們在特殊的喜慶場合,例如婚宴,才會坐轎,轎身外面,有一個大大的囍字的圖案,下面還有「電話六二六八零」,也許是讓人們可電召轎子服務。「是否有點像現時的Uber?」Elaine笑着說。

 

轎夫抬着轎子,跟路旁汽車擦身而過。(The Estate of Lee Fook Chee提供)

 

李福志的作品,亦顯示了他熱衷於拍攝以交通為主題的照片,如碼頭、巴士站、維港上的渡輪和帆船、街上的電車和人力車,都是他最愛拍的對象。另一例子是中環的填海區,其中一塊新填好的空地,由於要待地基穩固,未能即時作建築樓宇之用,於是被闢為停車場。

 

 

 

 

此外,他鏡頭下的尖沙咀火車站,以及隔着火車路軌的半島酒店,構圖相當優美。另有一幀照片,在似曾相識的畫面中,他拍下的循道衛理聯合教會香港堂,位於灣仔軒尼詩道和莊士敦道交界處,教堂依舊在,然面目已全非,周圍的環境、氛圍亦完全不一樣。

 

 

策展人艾思滔(Edward Stokes),來自澳洲,既是攝影師、攝影歷史家,亦是一位作家,兒時在香港長大,1993年回到香港發展,一向以來,對香港的歷史攝影照片,甚為關注。2008年,他創立歷史遺珍攝影基金會,並出版多本攝影集。

 

話說在2010年,Edward因陪同家人往山頂遊覽,無意中目睹到了李福志的攝影作品。他被出色的攝影技巧所吸引,對照片的構圖、光暗的控制……大為欣賞。為了進一步的交流,他聯絡到李福志,透過一位好友廖建明當翻譯,兩人一見如故,因有共同興趣,故相談甚歡。

 

徵得李福志同意後,Edward計劃將他的作品編成影集出版。在製作過程中,李福志因患上急病,身體每下愈況,Edward曾往其家探望他,遞上攝影機,他拿到相機的剎那,雙手迅速拿穩鏡頭,熟練而專業,臉上的神情,反映了他對攝影的熱愛,艾思滔回憶舊友,道出見面的情境,”He has a wonderful smile on his face, his eyes sparkling……Mr Lee is a loving man, and a little bit naughty!” Edward一邊說,臉上露出一抹淺淺的微笑。

 

李福志與世長辭後,直至2015年,他的攝影集《流光迅影香港情》才正式出版。

 

灣仔軒尼詩道和莊士敦道交界處的循道衛理聯合教會香港堂。(The Estate of Lee Fook Chee提供)

 

除了攝影作品,展覽中還設有展櫃,展出了李福志大量珍貴的照片和身份文件,也有別人為他拍的照片,還有他的蔡司Ikonta相機等。多年來,他四處飄泊,但一直悉心保存自己的私人文件,如出生證明書、海員文件、工作證件、流動小販牌照、的士司機筆試合格證明書,以及臨時駕駛執照……

 

 

李福志用照片記錄了50年代掙扎求存的香港;相片與文件,默默地記錄李福志的一生,而今天的香港,也用照片,讓我們記住李福志,以及那些年掙扎求存的香港人。

 

重振旗鼓:攝影名家相片中的香港(1960-1970年代)


Brian Brake(1927-1988)是紐西蘭著名的攝影家,1956年中至1957年底,他從倫敦出發,途經中東,遠赴南亞,然後繼續前往東亞,展開其攝影之旅。自1957年首次踏足香港後,他在1962至1976年間,以香港為基地,到亞洲四處獵拍,在此地居住超過10年。

 

展出Brian-Brake作品的展廳。(亞洲協會香港中心提供)

香港在40代末,在經濟蕭條下逐漸復甦,到了50年代,在韓戰引發的禁運下掙扎求存,發展至60、70年代,由轉口貿易港成功轉型為工業城市,香港社會的面貌亦因而大幅改變。策展團隊以「重振旗鼓」形容這個時段,反映當時香港發展之快速。

 

自1953年底石硤尾木屋區大火之後,政府開始興建公共房屋,其後,大量徙置區廉租屋相繼建成,令香港人「有瓦遮頭」,生活得以逐步改善。

 

Brian來港時,已是60年代,正值香港經濟的起飛期,他的足跡遍布香港,以鏡頭說故事,見證了香港城市景觀的蛻變。當時,他開始以彩色菲林攝影,展出的20多張彩色照片,正好跟前兩位攝影師的黑白照片作對比。

在Brian Brake作品中,反映了香港迅速演變的社會面貌,例如行人路上,一家大小圍坐包裝玩具,徙置區的天台學校,小學生列隊做體操的場面,正是不少香港人的集體回憶。

 

 

從尖沙咀眺望中環,他鏡頭下的怡和(康樂)大廈,當年全港最高的大廈,聳立於鬧市中央。在另一幀照片中,右下角的Mandarin與中國銀行大廈遙遙相對,中銀後面的香港希爾頓酒店於1963年落成,已於1995年拆卸;舊日的滙豐銀行大廈亦已重建;前身是最高法院的立法會大樓,現為香港終審法院的一幢歷史建築,在四周高樓大廈的包圍下,毫不起眼。

 

「一般來說,其他地方的歷史建築,如新加坡,相對比較突出,也保存得較好……」Elaine補充說。

 

 

Brian不單拍下了高級食肆宴席的佳餚美食,也捕捉了上環平民大牌檔,赤裸上身的「伙頭大將軍」,在火光熊熊中炒菜的場面。據Elaine介紹,「他甚少運用閃光燈,但在這幅照片中,為了突顯火光的亮度和顏色,他不得不用。」

 

展廳中最矚目的,莫過於一幅經典照片,拍攝於慈雲山屋邨,仿如萬國旗的晾衣竹,與前方的巴士相映成趣,構圖非常特別。慈雲山有62座樓宇,一度為全港擁有最多樓宇的屋邨,這個舊式的公共屋邨,於1990年代開始拆卸重建,現在已完全不同。另有一幀照片,是武俠片的大型海報,大家都被相中的馮寶寶所吸引,她當年仍是童星,可見年代久遠。

 

Brian拍攝的照片中,不少都反映平民的生活,如新填地街的花市,一家大小逛街買年桔,充滿歡樂的氣氛,騎在父親肩膊上的小男孩,頭上戴着白色的海軍帽,與橙黃橘綠的桔子盆栽,互相輝映,色彩明艷豐富,洋溢着一片節日的喜氣。

 

新填地街的花市,一家大小逛街買年桔。(Wai-man Lau提供)

Brian Brake手持相機,踏遍不同的地域,到處獵影,其作品常刊登於當代各大環球攝影雜誌,如《生活國際》、《國家地理雜誌》等。在1970年代,他受Time Life委託拍攝的作品,其後彙編成為Great Cities of The World一書的「香港篇」,於1977年,由時代生活出版社製作出版。

 

藉着歷史照片,說香港故事


是次歷史照片展覽,展出的87幅黑白和彩色照片,以華人攝影師李福志為重點,4個展廳中,他佔2個,其餘2位各佔一個。他們各有所長,取景、構圖、焦點、拍攝角度各異,展現了幾個年代的不同特質,反映了戰後的香港30多年來的蛻變。

 

李福志走的是紀實路線,以平民視角,切實反映小市民的樸實生活,例如赤腳的蜑家婦女,在岸邊輪候用水……跟其他兩位攝影師相比,他的藝術加工最少。李福志以外,其他兩位都是外國人,但他們對於香港的基層市民,都有着同樣的尊重和同情,如Hedda照片下露宿街頭的老婦,Brain鏡頭下在天台做體操的學童……隨着歲月的流逝,這些一去不復返的畫面,全一一保存在底片裏,成為市民集體回憶的一部分。

 

 

一場歷史照片展覽,盡顯策展團隊的心思,Elaine表示自己會研究照片的細節,例如憑藉照片上的路牌、被攝者的服飾等,進行資料搜集。「照片除了是視覺媒介,它同時藴藏很多故事,每一張照片都能呈現人、事、物的轉變。」

 

例如展品之中,有一張照片,呈現馬場公眾看台上,普羅馬迷的眾生相,由Brian攝於60年代後期。Elaine指出,早期馬場觀眾席,已有會員席與公眾棚之分,前者的看台由混凝土建成,後者則以竹棚搭建。當時的馬會會員,全是外國人。」1918年2月,因公眾看台棚架突然倒塌,釀成大火悲劇,不少人因走避不及而被燒死,多達600餘人,死者絕大部分為華人。其後,公眾看台分階段進行擴建,花了足足40多年才建成。照片背後的故事,實在令人感觸良多。

Brian Brake鏡頭下跑馬地馬場觀眾看台。(Wai-man Lau提供)

 

策展人艾思滔亦表示,他向亞洲協會香港中心提議舉辦這個歷史照片展覽,主要原因有二:其一,3位攝影師在香港拍攝的時間不同,正好反映了幾個非常重要的時段;其二,其基金會曾為3位攝影師出版影集,已為他們做了詳盡的資料蒐集。Edward認為,與文件相比,照片可以更好地描畫一個地方,舊相片展覽能反映香港的歷史轉變,也可讓觀眾見到當時的人,他更希望活在今天疫情中的香港人,要「疫」境自強,並從「疫」境中恢復過來,發揮當年社群守望相助的精神。

 

是次展覽,由潘燊昌博士及灼見名家贊助,並得蔡加讚先生、太古集團慈善信託基金、黃廷方慈善基金,以及澳洲駐香港總領事館支持,已於去年12月中旬開始。由於疫情第5波來勢洶洶,這個甚為適合作「疫」後復元的舊相片展覽,也得暫時關閉,實在非常可惜。

 

展廳一角。(亞洲協會香港中心提供)

亞洲協會香港中心日前宣布,原定於3月6日結束的相片展覽,將延期至7月31日。因應展期延長,中心將於3月舉辦特別會員活動,與艾思滔會談,深入了解3位攝影師及其個人旅程,以及展覽照片背後的故事。而活動將在展覽延長期內,發展成一系列網上研討會,從而加強中心與社區的聯繫。

 

據資料顯示,亞協香港中心現時暫停開放,其網頁設有虛擬導賞團,觀眾可隨時上網瀏覽。願疫情稍後平緩下來,藝術館可於4月20日後重新開放,讓觀眾入內欣賞這個難得的展覽,細看3位不同閱歷的攝影師,如何以不同的風格,記錄香港昔日的面貌,一睹我城從戰後走到復甦的足跡。

 

作者與策展人艾思滔(中)及助理藝術館長黃思穎(右)合照。(作者提供)

 

展覽照片版權

  • Hedda Morrison 照片版權:President and Fellows of Harvard College.
  • 李福志照片版權:The Estate of Lee Fook Chee
  • Brian Brake 照片版權:Wai-man Lau

 

 

「復甦生息、逆中求存、重振旗鼓」展覽
日期︰即日至2022年9月30日
時間︰上午11:00至晚上6:00(周二至日)、上午11:00至晚上8:00(每月最後一個周四)逢星期一休館
地點︰亞洲協會香港中心麥禮賢夫人藝術館(金鐘正義道9號)
虛擬導賞團:https://www.youtube.com/playlist?list=PLNMC2j0t9C6s_eCUxVQGiebYSE_wH30FQ

馮珍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