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社會各界對於青少年的心理健康感到愈發憂慮。自今年9月開學以來,已經發生了好幾單學童自殺的不幸事件。在感到悲痛的同時,社會各界亦難免對他們為何做出這樣的選擇感到困惑和不解。
在現今這個愈來愈注重效率的時代,心理健康往往容易被忽略。不論是家長、教師及社會大眾,都必須要有所覺察,今時今日的社會環境跟上一代已經大有不同。
雖然青少年成長於物質豐富的環境,但他們的心理健康可能比我們脆弱,因為他們沒有在日常生活中的磨練,也沒有日積月累地增加抗逆能力,反而經常處於安逸的環境下成長,不習慣面對逆境。
培養抗逆力需日積月累的磨練
當我們以為下一代有了大家提供豐富的學習經驗,或讓他們持續增加了學歷後,就會有更多知識及技巧應付人生的逆境,這真是非常美麗的誤會!
這也做成了我們與青少年更多的溝通障礙,誤會他們是廢青,不思進取,不珍惜眼前大好光景,還要採取逃避的態度;當我們不斷怪責他們,期望能激勵他們可以上進一點點,我們可能就是採取了這樣錯誤的應變方式。
原來這種腦內理性的認知與心理應用的落差有如學習游泳一樣,那怕大家看了不同游泳專家所提的秘笈,都不會因為理性認知了大量有關技巧,便可以到泳池或海中自然地暢泳;事實上純粹理性的思維不能有效指揮身體的協調,反而做成更多不切實際的期望,有更多的失落感覺。
除此以外,當大家認知理解愈多愈高,更難於面對一些看似很基礎的心理困擾,如面對批評或失敗,情況有如成人在公眾地所學習游泳,比兒童階段的學習更容易感到尷尬,更不想面對。
大家也許會發現,不單止是青少年缺乏抗逆力,現在成年人所面對心理困擾的案例也層出不窮,因為商業化的社會的每個人都需要面對愈來愈高要求的社會,家人或朋友對彼此都可能提高了要求。
當面臨逆境時,由於缺乏面對難題與困境的經驗與鍛煉,大家可能感到束手無策,就像從未參與過消防演習一般。當一場小小的火災爆發時,大家便感到手足無措,無法找到適當的應對之道,還因驚惶失措而選擇了錯誤的回應方式。
人生不如意事十常八九;當我們將人生想得過於美好時,便難以面對現實的挑戰。儘管每個人都會遇到逆境,但為什麼有些人能夠勇敢面對困難,從挫折中崛起,而一些人卻一蹶不振?
正向心態是抗壓關鍵
正向的心態是其中的關鍵。懷抱正向心態的人將逆境視為人生的一課,從困境中累積經驗,不斷吸收智慧,茁壯成長。究竟大家是否可以轉變年青人願意及早體驗日常生活,然後推廣至人生逆境呢?
與正向心態相反的人,就經常懷有負面傾向,思想與行爲上更傾向於悲觀,被逆境壓得喘不過氣來,無法從中汲取教訓。這樣的人可能會以不當的態度和方法應對問題,或處事不當,形成惡性循環,將更多負面能量引向自己,最後將自己壓垮。
正向思維改變心態
當我們想易轉心態,就需要易轉思維;正向思維能夠塑造我們對事物和事件的看法。我們需要為青少年提供正向心理的訓練,亦需要同時提供實際逆境的鍛鍊,才可以建立正向的抗逆力。
當大家有積極、樂觀的態度面對生活時,同時不介意日常生活中體驗人生逆境,如參與一些歷險訓練,貧窮地區的建設或參選天氣差異很大的地方。
若我們能夠主動接受挑戰,並找到解決問題的方法。久而久之,大家就可以擁有正向的性格特徵,如堅韌、勇氣和希望,有助於我們度過人生中的艱難時刻,實現個人成長和自我實現。
這些正向心態和性格特質不僅有助於個人的心理健康,也對社會和人際關係產生積極影響。因此,我們應該努力培養和強化這些正向的抗逆力,使自己更有能力應對生活中的挑戰,並成為對自己和他人有益的人。
!doctyp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