梨是秋天的時令水果,例如天津鴨梨、韓國豐水梨、日本水晶梨等亞洲梨,汁多而清甜,生食能清熱生津,熟食則滋陰潤肺,非常適合秋季食用,具清熱解燥之功,是治療秋燥的好食材。
生食清熱 熟食滋陰
梨,性涼,味甘、微酸,歸肺、胃經,有清熱、化痰、生津、潤燥、解瘡毒、酒毒等功效,主治消渴口乾、傷寒發熱、熱咳、中風不語、噎嗝、反胃、便秘、驚邪等病症。明代醫家李中梓在《本草通玄》中所說:「生者清六腑之熱,熟者滋五臟之陰。」因此凡屬熱病,生食者為佳;用於滋陰,煮熟者為優。清代名醫王孟英也強調:「新產及病後,須蒸熟食之」,以防生梨寒涼礙胃,不利體質虛寒者復元。
清代著名醫家吳鞠通擅治溫病,其著作《溫病條辨》、《吳鞠通醫案》中有不少藥食兩用的方子,例如「雪梨漿」和「五汁飲」。温病後口咽乾燥者可用雪梨漿方︰用甜水梨一大個,切薄片,用新鮮取的井水浸半天,取泡梨水頻頻飲用。現代方法可用礦泉水冷泡薄梨片飲用。
五汁飲方︰梨、荸薺(馬蹄)、鮮葦根、麥冬、藕或用甘蔗各等份,搗汁飲用。若不喜歡飲涼者,可把鮮汁燉熱溫服。五汁飲清熱生津更勝雪梨漿,並具有涼血止血之功,能治燥邪引起的咳血及流鼻血症狀。
食用方法 多種多樣
梨的食用方法多種多樣,可生食、絞汁、熬膏、煎湯,或加工成梨乾、梨膏糖、蜜餞、糖水梨等。胃熱液燥者,梨與麥冬、石斛、玉竹沙參等同煮食之,可以生津潤燥,改善口乾及皮膚乾燥等症狀。川貝燉雪梨是化痰止咳的良方;雪梨蘋果雪耳無花果南北杏瘦肉湯是秋季的時令湯水,清甜潤喉,能治秋燥乾咳無痰或痰少而粘的症狀,其可口味道連小孩也會愛上。
梨屬性涼水果,凡脾虛便溏、慢性腸炎、胃寒病、風寒感冒咳嗽者勿食;孕婦產後以及女子月經期間,尤其是有寒性痛經的女性,勿食生梨為妥;由於有些梨種個大而味甜,有機會令血糖升高,糖尿病人少食為好。
韓國也盛產梨,喜歡用梨入饌。例如在醃泡菜時也加入梨片,水冷麵加入切好的梨絲等。韓式炆牛肋是一道美味暖胃的菜式,材料簡單但加了梨令味道清甜可口,梨的寒性可減輕牛肋的溫燥,同時減低肉的肥膩感。若有興趣者可以煮來試試!
韓式炆牛肋條食譜
材料:急凍牛肋條500克、梨1個(韓國梨或黃金梨皆可)、薯仔1個、紅蘿蔔1條、洋蔥1個、薑一大塊、韓式牛肋骨汁100克。
煮法:牛肋條解凍切大塊,汆水備用。生薑去皮、切片,梨去皮切細粒或打汁備用,薯仔及紅蘿蔔去皮切大塊,洋蔥去乾衣後切小丁狀或絲。之後熱油鑊,加入薑片及氽過水的牛肋條,煎至表面微黃,再放入湯煲內加清水1升及梨粒,蓋上煲蓋先用大火煲滾再轉中小火煮。用熱油鑊炒香洋蔥,再加入薯仔、紅蘿蔔,同炒約5分鐘,熄火。待牛肋條煲足30分鐘後,再加入炒過的蔬菜及韓式醬汁,用小火炆煮45至60分鐘,即可享用。
!doctyp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