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 for Museum,M+博物館。早前寫了〈今晚落老M〉一文,欣賞「M+夜不同」成功吸引夜蒲人士參與中外文化藝術交流之餘,財經專欄難免寫多少博物館收入模式去滿足財經版編輯定下的KPI(績效指標)。我的想法是,多吸引原本只愛文化藝術的朋友讀我的財經文章,view數當然是我專欄持續發展的一個KPI。至於博物館收入模式,不寫猶自可,一寫便引來讀者向我詢問怎樣看西九財困引發未來發展制定KPI的討論。
讀者問對人了,因為有效設定KPI,其實屬於合約經濟學的一大核心問題,而我有幸是合約經濟學之父張五常的學生。
設定必須符合西九成立願景
M+以至整個西九文化區可持續發展需要定什麼KPI?事緣行政長官李家超近日在行政會議開會前表示,為確保西九文化區成功營運,有需要在公帑謹慎使用原則下,就未來發展設KPI。據報道,特首有提及「自負盈虧」,「自負盈虧」作為KPI不就是來自《基本法》第107條的「力求收支平衡,避免赤字」?非也。同意特首公帑必須謹慎使用,但我認為「自負盈虧」不應該單獨成為西九文化區可持續發展的KPI。原因非常簡單,要盈虧完全自負,最簡單的做法是讓西九文化區變成商業區,由商業機構接手營運。認真回答讀者與特首的問題,我們要先搞清楚西九文化區的成立究竟使命為何?
根據官方資料,西九文化區有3大願景14大目標。願景之一包括「提供高質素的文化、娛樂及旅遊活動,成為本地居民和世界各地訪客心目中務必到此一遊的地方」,而目標之一有「促進香港長遠發展為國際藝術文化大都會」。透過高度商業化達致自負盈虧,區內博物館和其他設施會完全變質,明顯有違西九文化區的願景和目標。
要歸納西九文化區的3大願景14大目標,國家《十四五規劃綱要》提出的「發展中外文化藝術交流中心」可能就是西九文化區最清晰的使命。有了這個使命,執行上KPI卻又不適宜是「發展中外文化藝術交流中心」。
太辣難免扭曲不可量化的使命
首先,怎樣才算是中外文化藝術交流中心?我寫過的得獎書《經濟學說藝術投資》,便解釋過上世紀的西方文化藝術中心,怎樣從世紀初的巴黎轉移到二戰後的紐約。不易量化,要達到這使命亦非一朝一夕的事。因此,即使可以量化,亦不適宜作為短期的KPI。這裏跟大家介紹一下老師張五常的合約理論中他稱為「履行定律」的KPI含意:凡是被量度而作為KPI的特質,監管費用較低。倒轉過來,不直接算KPI的特質監管費用較高。於是合約一訂下來,履行的主要困難在於沒有被量度作KPI的其他特質上。其他行家(包括2016年諾貝爾經濟學獎的合約理論),把類似分析稱之為「多任務委託的代理問題」(Multitask Principal-Agent Problem)。
老師教學是個經典例子:把學生考試分數作為KPI,老師不但會漠視德育等不用考試的傳授,更有證據顯示有老師替學生作弊拿高分數。求學不是求分數,KPI太辣導致行為被扭曲,偏離沒有被量度作KPI的其他長遠有用特質。毋須透過KPI提供太強誘因,以low-powered incentive scheme取代high-powered incentive scheme,反而較易平衡各種可量化及不可量化的特質。
同樣道理,太辣的個別可量化KPI應用在西九文化區,亦不利完成3大願景14大目標以至中外文化藝術交流中心的長遠發展。
我們要提醒自己,假如商業上發展中外文化藝術交流中心是有利可圖,政府打從第一天起根本不用干預市場。環顧全球有影響力的博物館,例如上世紀初西方文化藝術中心的巴黎羅浮宮,以及二戰後西方文化藝術中心的紐約現代藝術博物館,前者一直有法國政府大力資助,後者靠的是分散收入的預算模式,包括捐贈籌款、門券收益,還有品牌商品、教育課程、餐飲和其他場地活動等等。行外人有所不知,門券收益佔博物館總收入的百分比一般只是個位數字,沒有龐大的政府資助或私人捐贈,博物館一般是無法自負盈虧的。品牌商品、教育課程、餐飲和其他場地活動等,多少是近年博物館在捐贈或資助比例下降之下迫出來的。追求自負盈虧,西九文化區可多考慮以上不違反原來使命的商業活動,甚至作為實行上的措施。
應反映物有所值而非收支平衡
作為香港的一種軟實力,西九文化區的總收益是不容易被客觀量化的,因此社會亦不應視她為一門簡單的生意去經營。
M+之外,西九文化區值得欣賞的還有去年的原創粵語音樂劇《大狀王》和今年的《仙樂飄飄處處聞》。喜歡建築的中外朋友,相信會像我一樣更期待全球首個貝聿銘大型回顧展。說到底,最好的KPI,應該是大家的親身體會,看你能在西九文化區欣賞到多少令你驚喜的節目、感受到多濃厚的藝文氣息。
特區政府要替未來中外文化藝術交流中心設KPI,我認為首要原則不應是平衡收支,而是平衡其影響力和支出之間是否物有所值。自負盈虧短期內是不切實際的,縮減營運亦有違成立西九文化區初心和國家政策的大方向。試想,籌備7年,貝聿銘首個回顧展「貝聿銘:人生如建築」的第一站,選擇了西九M+。量度影響力的KPI,要為這場中外文化藝術交流的重要展覽打高分。一般來說,高活動參與人數或良好國際口碑等,都是反映博物館軟實力的KPI。
至於量度支出,現階段來說以成本收回比例作為其中一個KPI,目標是參考其他成功博物館的相關數據。
原刊於《信報》,本社獲作者授權轉載。
!doctyp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