戲有益?戲無益?──馮以浤教授棋藝訪談錄

印度15世紀之前在文化、經濟上執世界牛耳。大約在公元6世紀時,印度盛行四子棋。四子棋有兩個形式,最初時是4人一起下的,每人有8隻棋子,8隻棋子中有4款是主力棋種,即車、馬、象和兵,所以叫四子棋。

編者按:馮以浤先生,畢業於香港拔萃男書院及香港大學,獲文學士及教育碩士學位,先後任教志蓮小學、拔萃男書院、香港大學及香港中文大學。馮先生一生從事教育工作,專研地理教育、課外活動和學生運動,也曾在中學任教中國語文和中國歷史。在青田負責人韋惠英女士統籌下,馮以浤教授與陳煒舜教授在2022年8月10日下午以棋藝為主題進行對談,錄影已上傳至YouTube,題為〈「戲有益?戲無益?──馮以浤和陳煒舜對談象棋」網上講座〉。後有節選內容、整理成文字稿,刊登於《華人文化研究》十一卷一期(2023.06)。

(陳煒舜)陳:馮先生,您好!首先恭喜您這本大作《象棋管窺》的出版。您在書中提到六種桌上遊戲,包括中國象棋、國際象棋、三棋、橋牌、天九和麻雀,請陳您為什麼會選擇這六種遊戲作簡介呢?

(馮以浤)馮:其實許多桌上遊戲我都很喜歡,但我比較熟悉的就是這六種,六種之中我選擇了三種棋、三種牌。國內習慣把棋和牌放在一起,所以我就選擇了象棋、國際象棋以及三棋。三棋現在很冷門,不過我覺得很好玩。牌方面,我4、5歲已經學會打天九和麻雀。6歲就學會下象棋了。這幾種遊戲我比較熟悉,所以我就介紹這六種。

陳:馮先生從6歲開始下棋至今,已經80年了。在這麼長的棋藝生涯裡,有什麼難忘的故事或有趣的記憶可以與我們分享呢?

馮:我第一次參加棋賽是因為聽了李志海在「麗的呼聲」的廣播,知道他要舉辦棋賽,我聽到之後就參加了。當時我13、14歲。

陳:當馮先生說到李志海先生在「麗的呼聲」的廣播,我就明白為什麼這本書您會請李志海先生寫序了。

馮:李志海先生是現在世界上年紀最大的中國棋王,他今年95歲。在國內和香港,與他同輩的棋王都已百年歸老,唯獨是他還很精壯。他每天下午都去西環和他的牌友──現在很少棋友了──打麻雀。

陳:另一位作序的趙雪小姐,應該比較年輕?

馮:是的,趙雪曾經是中國女子國際象棋隊的主力隊員。中國隊曾經連續幾屆拿到世界冠軍。後來,在青黃不接期間,由趙雪領軍,和她一起打拼的是現在著名的女子世界冠軍侯逸凡以及另外兩位。後來國家非常重視侯逸凡而忽視了趙雪,令她的表現比較低沉,我深感遺憾,於是就想辦法振奮她的士氣。我在2009年左右──現在已經記不起確切是哪一年了,去深圳觀看她的棋賽,順便帶了一副相當漂亮的水晶國際象棋送給她。後來,我便與她有較多來往。

在香港,國際象棋不算流行。(作者提供圖片)
在香港,國際象棋不算流行。(作者提供圖片)

陳:我也有看到這段新聞。馮先生真是仁厚長者,對後輩很提攜。

馮:難忘的是在1956年,我在拔萃男書院念書時,學校開懇親賣物會(School Fete),施玉麒校長問我們有什麼可以做。我建議辦一個棋檔,校長表示可以。於是,我就高調地擺了個擂台。當時我中六,與另外一位名叫余光超的小六學生,一起擺設棋檔。整個下午,我們未輸過一局,但試過和局,結果為學校掙了近百元。

陳:這對當時來說是很多的了。

馮:哈哈!也因為這個棋檔,引致後來九龍華仁及培正中學的同學紛紛向我挑戰,我也一一應戰,結果都僥幸獲勝。拔萃的棋會是我成立的。我從1961年起任教拔萃,隨即成立棋會。以前也有象棋活動、參加比賽,但沒有棋會。棋會成立後約2年,我開始教國際象棋。國際象棋在拔萃的起步比象棋慢很多,所以它受歡迎的程度理所當然低些。

陳:是的,我們當時也一樣,私下是幾乎不下國際象棋的,全部都下中國象棋。我記得當年拔萃還有圍棋會,為什麼馮先生的書中沒有提及圍棋呢?

馮:在香港,國際象棋的確不算流行。而圍棋方面,我勉強算會下,但不敢說真正懂得。因為圍棋易學難精,可以很快就學會怎樣玩,但要精通是很困難的。

陳:說回象棋的歷史,我小時候也喜歡下象棋和國際象棋,覺得它們兵車馬將的設計十分相似,您在書中也提到兩種棋之間的淵源,兩者到底是怎樣的關係呢?

馮以浤教授代表香港參加1966年在古巴首都哈瓦那舉行的第17屆奧林匹克國際象棋大賽。(作者提供圖片)
馮以浤教授代表香港參加1966年在古巴首都哈瓦那舉行的第17屆奧林匹克國際象棋大賽。(作者提供圖片)

馮:其實兩種棋的淵源都是一樣的,都來自印度。印度15世紀之前在文化、經濟上執世界牛耳。大約在公元6世紀時,印度盛行四子棋。四子棋有兩個形式,最初時是4人一起下的,每人有8隻棋子,8隻棋子中有4款是主力棋種,即車、馬、象和兵,所以叫四子棋。本來是4人一起玩的四子棋,後來因時代變遷,4人下棋有時候人手不足,而變成2人對弈。變成2人對弈後,每人16隻棋子,一對車、一對馬、一對象、一隻王、一隻士,兵變成8隻。印度棋在7世紀時定型,定型後就開始向外傳揚,先向西方傳、向波斯傳,因當時波斯與印度的來往十分密切。再由波斯向西傳。阿拉伯王朝成立後,傳得更快,直到歐洲。傳至歐洲有兩條路線:一條向西傳到達北非,再由北非傳去西班牙,另一條路線往北傳去俄羅斯。另外又有向東和向東南傳播兩條路線:向東傳去中國,向東南傳去緬甸、馬來半島、泰國、菲律賓和日本。在歐洲逐漸演變成國際象棋,在中國,唐朝末年開始慢慢演變成中國象棋,在日本演變成將棋──所以將棋其實就是象棋。

陳:砲、楚河漢界和九宮都是傳入中國之後才有的嗎?

馮:砲在唐朝便有了,九宮源於宋朝,但楚河漢界原來是根本不存在的。你可以看到,我這個棋盤就沒有楚河漢界。

陳:是啊,沒字的。

馮:其實一直都沒有。民國初年,製造象棋的商人才在棋盤上加入楚河漢界等字眼。有人考證過,楚河漢界這種棋盤,是在民國十多年才出現的。

陳:這麼遲才出現?

馮:是的,有人因此誤以為中國在漢朝就已經有象棋了。也有人因為中國的《楚辭·招魂》有「菎蔽象棋」一詞,就說楚國──亦即春秋戰國之時已有象棋。其實這是不對的。圍棋就真的是中國發明的,在春秋戰國時已經出現。

馮以浤先生談錄 4-1

原刊於 《華人文化研究》11卷1期(2023.6),本社獲授權轉載。

受訪者簡介:

馮以浤先生(1935- ),畢業於香港拔萃男書院及香港大學,獲文學士及教育碩士學位,先後任教志蓮小學、拔萃男書院、香港大學及香港中文大學,曾擔任拔萃運動主任、港大明原堂舍監及中大課程與教學學系主任。1994年退休。2000至2003年間應邀重返中大,出任大學與學校夥伴協作中心非全職行政主任,曾為中大榮譽副教授。馮先生一生從事教育工作,專研地理教育、課外活動和學生運動,也曾在中學任教中國語文和中國歷史。自1960年代以來,一共發表了近百篇文章,大部分為學術論文和教育評論;出版超過十本有關教育的書籍,包括中學地理教科書和地圖集。近作有To Serve and To Lead: A History of the Diocesan Boys’ School, Hong Kong(與陳慕華合著,2009)、《立足神州看世界》(2011)、《小河淌水:退休教師憶流年》(2015)等。自本刊八卷二期(2020.12)開始,馮教授在「三餘劄記」專欄一連五期刊載「象棋的沿革:中國與世界」系列。諸文結集為新著《象棋管窺》,2022年夏在香港青田教育中心付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