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台灣看了與科舉有關的兩個展示,可以說是近距離看科舉。
首先在台北的中央研究院歷史文物陳列館。這是歷史語言研究所的一個博物館。大多是1949年歷史學家傅斯年帶到台灣的歷史文物,有一部分是清朝政府的公文。筆者專門看的是一個不大的分展廳,裏面卻是非常珍貴的科舉文物。在這裏與讀者分享。
一踏進廳,矚目的是一個「榜」字,卻原來是一大幅「金榜」的榜末。這幅金榜,是武舉的大榜,試場是顏滄洲。還有一些與武舉有關的引起注意。一是有實體的測驗(香港所謂要考Practical):「馬上中七箭,步下中肆箭,舞壹百貳拾觔刀,掇叁百觔石」。因此中榜者,必須孔武有力,而且是神射手。二是發覺大多數上榜的,都是北方人,南方很少,廣東人更是極少。三是知道武舉也要考筆試,聽說曾經比較繁重,因為要求過高,後來就改成比較簡單的筆試。其中一個展品,試題例舉李廣、程不識、郭子儀、李光弼等名將之特點,然後問:「其道孰優?」再後來,就變成只需背誦《武經》。
值得注意的是,這些文物展品,來自不同的年代(雖然都是清朝),不同層次,不同考區。這裏只能夠是摘取其中個別例子,屬於管中窺豹,但也希望可以從一些側面想像到科舉的當年實況。不過要說明,對於研究科舉,筆者是個初學。讀者中藏龍臥虎,下面有不準確的,歡迎指正。
更引起興趣的,當然是影響至深的文科舉。上述的陳列館,與另外參觀的新竹清華大學文物館的科舉展覽,私人收藏捐贈,都是清朝的文物,可以說是巧妙的互相呼應,而且兩者都是經過認真研究的。對於筆者認識科舉的具體運作,就像一幅拼圖補充了一大塊。
科舉制度
一、制度的流程。首先是縣試,連考五場,兩年一次;通過的,進入府試,連考三場(縣試後兩、三個月考);然後進入院試,兩、三年一次;通過的稱為童生,可以參加童試,考上的就是秀才(或稱生員)。秀才經過歲試、科試兩級篩選,才可以參加省級的鄉試(秋天考),考三場,每三年考一次;考上的就是舉人。舉人可以參加(下一年春天)的會試,連考三場,每場三天,選拔出貢士。貢士下一步就是參加紫禁城的殿試,只考一天。考的是「對策」(政策議論);然後是在保和殿的朝考。選出最優者。三年一個循環。數起來,有九到十級的篩選,據說清朝末年考殿試的有一萬多人。要被選中,真的不容易。
二、金榜的人物。以前只知道前三名是狀元、榜眼、探花。原來這是「一甲」。稱為進士及第,然後有二甲(進士出身)、三甲(同進士)。筆者購得的道光二十七年(公元1847年)金榜(當然是複製品),二甲110名,三甲118名,也就是說金榜題名的有331人。
令人矚目的是,名人上榜的不多,而上榜的名人,又不在前列:李鴻章(二甲第三十六名)、沈桂芬(二甲第八名)、沈葆楨(二甲第三十九名)、郭松燾(二甲第六十名)。也見證了近年一項推斷,功名與能力,不是一回事。
三、考試的規格。從展覽中看到的,鄉試「三場程式」,每場一天。以乾隆52年所定,頭場考四書,要寫文三篇、五言八韻詩一首;第二場考五經,要寫文五篇。第三場考所謂「策」,「經史時務」議論,五道題。從此成為定律。還嚴格規定字體,只能用「真草」,不能用「省筆俗字」,不能有「卦畫篆體」,不准「裁割挖補」等等。違者「貼出」(取消資格也)。也不得有錯字,但「錯而改正」則「免貼」(可豁免)。
四、考試的試題。看到幾份試卷,這裏只能介紹一份比較看得明白的。是康熙四十一年(公元1702年)第三場試卷,也就是「策」,可以說是論政。五道題,就筆者看得懂的,分別是關於學問、風尚、糧食、水利、治盜,每道題都是有一段幾百字的記述(通常還引述皇帝的功績),然後最後提出答卷要求。學問:「其詳言之。無隱。」風尚:「其具陳之。」糧食:「今日坐而言他日,即可起而行。其備著于篇。」水利:「設施次第,其詳言之。」治盜︰「其備陳之。」頗有治國平天下的味道。
五、考試的評卷。評卷員如何評卷,沒有看得到的文物,無從得知。但是令筆者側目的,是「硃卷」。原來由於考生都有獨特的字體,為防止有人買通評卷員從字跡認出考生,所以每一張答卷,都要找人重新抄寫一次,因為是用紅筆,所以稱為「硃卷」。如此龐大的工程,有點不可思議。
六、考試的監控。從展出的文物看,考試的監控是非常嚴格的。很多考試文件,都有「主考官關防」的印章,標誌經過保密程序。與筆者年前在四川閬中看到的一樣,還有搜出作弊用的內衣與小本子,都是用蠅頭小楷密密麻麻抄下的四書五經文字。考場作弊,罪大惡極,五花大綁,送官究治。
七、考試的結果。那就是金榜題名,根據歷史文物陳列館的介紹:「大金榜是內閣於皇帝欽定甲乙後,以黃紙書寫,唱名後由禮部官員舉榜,第一甲第一名進士率眾進士跟隨,張榜於東長安門外,三日後,繳送內閣貯存。惟武殿試舉榜由兵部,榜張於西長安門外。」看到的道光二十四年(公元1844年)武殿試大金榜,長4米多,闊近1米。榜末一個大「榜」字,佔盡紙寬,不無震撼。
本文不厭其詳地介紹科舉的細節,是覺得科舉是中國古代影響深遠的一項「工程」,一千多年歷久不衰,不只是影響了現代華人社會的教育理念,也影響了社會的許多其他方面。這次在台灣看到的,在在都說明這項「工程」之龐大、複雜與嚴謹。實實在在地明白其影響後世的原因。若有機會到其他貢院訪問,也許可以更加充實筆者對科舉的認識。
原刊於《信報》,本社獲作者授權轉載。
!doctype>